第51章 年輕大犇

字數:2207   加入書籤

A+A-




    沒錯,就是那個葉神!

    說起來,葉寒真挺有名的。

    他的名聲,蘇星眸或高一本這種娛樂界人士不知道,莊威這樣忙到飛起的警察也無暇關注,但隻要稍稍跟科學界擦一點邊,甚至不用擦邊,隻是對這方麵有點興趣,應該都聽過的。

    他研究的是蛋白質,準確的說,叫蛋白質組學,繩命科學的最前沿領域。

    自從人類基因組計劃大致完成,人們發現,並非全部堿基順序測定清楚,生命的遺傳奧秘就會顯露無餘——遺傳信息竟不直接參與生命活動,而是通過控製蛋白質的形成間接操作有機體。

    於是發布人類基因組框架圖時,《自然》同期登載了人類蛋白質組研究組織成立的消息,告訴人們,從今往後,生物學的最前沿,就是蛋白質組學了。

    就是這麽重要!

    唯一獲過兩次諾貝爾化學獎的大犇弗雷德裏克?桑格,第1次獲獎,就是憑蛋白質測序。

    這種情況更是在去年,2018年達到巔峰!

    這屆的諾貝爾,三大自然獎赫然被生物學包圓了!

    而蛋白質組學,又在其中占了兩席!

    生理學和醫學獎,給了分子製動器抑製免疫細胞抗禦或殺滅癌細胞和病原微生物機理的研究,正與蛋白質相關。

    化學獎是關於酶的,而酶,就是具有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質。

    至於物理學獎的光鑷技術,同樣是研究生物分子狀態的重要技術工具。

    或許有人會說,你說這麽熱鬧,跟葉寒的研究有一毛錢的關係嗎?

    還真有……

    他的研究方向是蛋白質組學的基礎——結構測定。

    蛋白質有序列測定,就是搞清楚氨基酸殘基的排列順序,相當於弄明白分子表達式;

    也有結構測定,就是要搞清楚蛋白質空間三維結構,因為長鏈空間彎折的方式,會極大影響蛋白質的功能與表達。

    序列測定不算太難,但沒什麽卵用;結構測定比較有用,但也更難……

    難到什麽程度呢?

    排列順序通常被稱為一級結構。

    在此之上,又有多肽鏈主鏈原子局部空間排布的二級結構;多肽鏈內鄰近二級結構空間折疊靠近的超二級結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盤曲折迭形成的三級結構;以及多肽鏈間通過次級鍵相互組合形成的四級結構……

    所以,如果序列測定是小學生程度,那結構測定至少是大學本科。

    如果序列測定是一元一次方程,那結構測定至少是一元五次方程……這樣的難度。

    目前通行的做法,是通過序列來預測空間結構,又有同源建模法;threading法或者叫串線法、折疊識別法;以及從頭預測法,就是用超級計算機或分布式計算暴力破解。

    三種方法同樣難度有差別。

    就跟前麵一樣——容易的,比較受限;不受限的,就比較難。

    其中從頭預測法是最難的,但也是適用性最強的。

    因為其基於分子動力學,不需要同源蛋白質,也不需要核心折疊數據庫,除了計算量超大,幾乎完美。

    葉寒的論文,就是通過一種純數學的算法優化了該法,在保證準確率的同時,大大減少了某些步驟的計算量。

    雖然生物學家不那麽需要智商,多了反而浪費,是更加需要體力的一種職業,但到了葉寒這個等級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