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 被忽悠的關羽

字數:2972   加入書籤

A+A-




    曆史上孫權最終決定對關羽動手,不僅僅是因為無法坐視劉備集團的擴張,其中關羽和劉備等人的態度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不過關羽對於孫權等人也不信任,但這一點上關羽最終被呂蒙、陸遜等人忽悠了,調走了本來駐守荊州的部隊,讓孫權有機可乘。

    【聯姻之事】

    關羽坐鎮荊州之後,和孫權之間的關係是相當惡劣的,這點也是孫權最終決定討伐關羽的原因之一。

    起先,孫權曾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結果關羽不但拒絕結親,還辱罵來使,孫權因此十分惱恨。

    另據《典略》記載,羽圍樊,權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進,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遲,又自已得於禁等,乃罵曰:“貉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權聞之,知其輕己,偽手書以謝羽,許以自往。

    可以看出當時關羽對孫權的態度是非常惡劣的,沒有給這位江東老大一絲一毫的麵子,把孫權得罪的很慘,這也使得孫權最終下定決心除去關羽。

    孫權當時準備和關羽聯姻也是有著相應的政治考量,在湘水劃界之後,孫權雖然從劉備手中奪取了三郡,但同時也把劉備集團得罪了,孫權這時想和關羽聯姻,主要是想修複孫劉同盟之間的關係,畢竟當時孫權已經將孫夫人迎回江東了,另外孫權這樣做也有著自己的小心思。

    現在就有一種觀點認為,關羽當時就不應該拒絕和孫權聯姻,就算日後同盟破裂,關羽也可以學習孫權,把自己女兒接回來,然而這種看法是非常片麵的,缺乏政治常識,將聯姻之事想的太簡單了。

    因為孫權和劉備聯姻與孫權和關羽聯姻這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劉備是老大,但關羽不是!孫權和關羽聯姻之後就變成親戚,當時關羽可是和劉備都沒有親屬關係的,如果關羽貿貿然答應了聯姻,讓劉備怎麽看,孫權聯姻的提議本身就是含著毒藥的蜜糖。

    不過話說回來,當時關羽未必考慮到了這些,有可能就是因為單純的不爽,才拒絕了孫權的提案,畢竟孫權奪取的三郡可都是劉備委托給關羽掌控的,失去三郡之地的屈辱關羽恐怕並沒有忘記,而且說起孫權的親屬,關羽有著最直接,最深刻影響的應該就是孫夫人了,可以腦補一下,關羽聽到孫權使者提出聯姻之事,想起了孫權的妹妹孫夫人是什麽樣的人,然後又想了一下孫權的兒子可能是怎麽樣的,然後很自然的就破口大罵了。

    在《三國誌·關羽傳》關於此事的記載為“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用的是一個“索”字,當時很可能孫權一方在這事上的態度也未必很好,關羽被激怒罵人也可能有這方麵的原因。

    但毫無疑問,從政治的角度來上說,關羽這樣做百分百是不應該的,他就算拒絕和孫權之間的聯姻,也應該給孫權一個台階下,所以後來孫權出兵討伐關羽,關羽可以說是活該。

    【被忽悠的關羽】

    曆史上關羽對於江東是有著足夠的警惕和防禦的,但可惜的是就算是關公也架不住呂蒙、陸遜等人一個個的忽悠,最終關羽調走了本來駐守荊州的部隊,給了呂蒙、陸遜可乘之機。

    早先呂蒙代替魯肅成為江東西線統帥之後,他心中雖然想著消滅關羽,奪取荊州,但表麵上卻便對關羽加倍殷勤,廣施恩義,比魯肅這個親劉派對關羽還好。後麵呂蒙看到關羽顧忌自己,還主動請病帶兵回江東。

    呂蒙退回江東之後,西線統帥由一個青麵小白書生陸遜暫代,然而這僅僅是假象,實際上陸遜和呂蒙一樣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忽悠。

    當時陸遜到陸口後,寫信給關羽說:“以前承您觀察對方形勢而行動,依據法則指揮大軍,輕輕的舉動即大獲全勝,何等崇高的威風!敵國吃了敗仗,我們的同盟有利,聽到您勝利的喜訊而擊節叫好,想您由此而完成席卷天下的功業,共輔朝廷同振綱紀。最近我這愚笨之人,受命西來此地,非常仰慕您的風采,頗想受到您的有益教誨。”

    又說:“於禁等人為您俘獲,遠近都對您欽佩讚歎,認為將軍您的功勳永世長存,即使是當年晉文公出師城濮,淮陰侯謀取趙國,也未能超過將軍的功績。聽說徐晃等以少數騎兵駐紮,窺測您的動向。曹操這個狡猾的敵人,因失敗而忿恨不會想到危難,恐怕會暗中增添兵馬,以求達到他的野心。雖說他的軍隊出戰過久,但還有一些驍悍之將卒。況且人們在打了勝仗之後,常常會產生輕敵思想,古人根據兵法,軍隊獲勝後倍加警惕,希望將軍多方采取措施,以保住自己的全勝。我書生意氣粗疏遲鈍,頗為慚愧自己力不勝任這個職位,十分高興與將軍為鄰,欽佩您的威望德行,樂意向您傾訴心中所想,所說的雖不能合乎您的策略,但仍然可以看出我的心情。倘若承蒙您的關注,您會明察其意的。”

    關羽看到陸遜的信中含有謙虛依附的意思,心中十分高興安定,再沒有戒備之處,遂將原本駐防荊州的部隊調往荊州前線。

    就這樣一世英名的關雲長最終被呂蒙、陸遜這兩個大忽悠給忽悠了。

    當然了,呂蒙、陸遜等人之所以能成功忽悠關羽,一方麵固然是因為他們演技太好,沒有給關羽識破,另一方麵是因為關羽本來就軍力不足,無法兩全。

    前文已經提過了,關羽在當時麾下能控製的軍力是比較有限的,而襄陽和樊城又被曹軍重點守護,易守難攻,關羽進攻兩城的兵力本來就不充裕,之後曹操還不斷派兵救援,關羽為了對付這些援兵不得不再一次分兵,這樣一來關羽的兵力更加短缺,雖然關羽在初次大勝之後擴張了軍隊,但也多是戰鬥力弱小的新兵和不穩定的降兵,有量而無質,這種情況下關羽不想半途而廢的話就急需要後方的支援,否者他也很難進一步打開局麵,拖延的越久也對關羽越加的不利。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就算呂蒙和陸遜沒有動作,關羽後期也可能要調走本來用以防範孫權的軍隊,因為關羽本身就並沒有太多的選擇。(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