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 其餘江東將領(上)

字數:3049   加入書籤

A+A-


    除了甘寧、賀齊之外,孫權麾下不少將領也都在這一段時間內去世了,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有孫皎、孫瑜、孫桓、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朱治等人。

    【孫皎】

    孫皎,字叔朗,是昭義中郎將孫靜第三子,起初被任命為護軍校尉,領兵二千多人。其時曹操多次出兵攻濡須,孫皎常常趕赴抵禦,號稱精銳。後升任都護征虜將軍,替代程普督夏口。黃蓋和孫皎哥哥孫瑜去世後,孫皎合並了他們的部隊。後受賜沙羨、雲杜、南新市、竟陵為封地,自己設官置吏。

    孫皎輕財物好施舍,善於結朋交友,與諸葛瑾關係最為友好。他委任廬江人劉靖負責下屬得失的處理,江夏人李允負責一般人事的安排,廣陵人吳碩、河南人張梁負責軍旅大事的布置,對他們傾心相待,他們都竭心盡力。孫皎曾派兵伺機抓獲魏國邊境守將官吏及美女,讓他們把這些人送到自己這兒來,然後讓這些人更換衣服並送他們回去,同時下令說:“今日所要誅討的是曹氏,他的百姓有什麽罪?自今以後,不許攻擊魏國的老弱百姓。”由是江淮一帶歸附他的人很多。

    他曾因為小事與甘寧爭吵負氣,後被孫權責備,上疏表示謝罪,反悔後與甘寧結下深厚交情。後來呂蒙出兵襲取荊州,擒關羽,孫皎出了大力。

    建安二十四年(219)孫皎去世,孫權追記他的功勞,封他的兒子孫胤為丹楊侯。

    【孫瑜】

    孫瑜,字仲異,孫堅之弟孫靜的次子,孫權的堂兄。他以恭義校尉身份開始帶兵。當時賓客和各位將官大多是長江以西之人,孫瑜虛心地安撫大家,得到大家的喜愛、信任。

    建安九年(204),孫瑜兼任丹楊太守,眾人前來歸附,兵力達一萬餘人。他被加授為綏遠將軍。

    建安十一年(206),孫瑜與周瑜一起討伐麻屯、保屯,獲得勝利。他後來跟隨孫權在濡須抵禦曹操,孫權想交戰,孫瑜勸說孫權應穩重防守,孫權不聽,軍隊果然沒有獲得戰功。升任孫瑜為奮威將軍,兼任郡守如前,從溧陽遷到牛渚駐守。孫瑜用永安人饒助為襄安縣縣長,無錫人顏連為居巢縣縣長,讓他們招納廬江的兩郡,都得到降附之眾。濟陰人馬普篤學好古,孫瑜厚禮相待,讓兩個郡府中將領官吏的子弟幾百人從他受業,於是設立學館,置備飲食講堂。當時諸位將領都隻專心從事軍務,而孫瑜卻喜好典籍,雖然身在軍旅,卻誦讀之聲不絕。

    建安二十年(215),孫瑜三十九歲時去世。

    【孫桓】

    孫桓,字叔武,孫河的第三子。他年紀二十五歲時,被任為安東中郎將,與陸遜一道抗擊劉備。劉備軍勢甚為壯盛,滿山遍野,布滿山穀,孫桓揮刀拚死力戰,與陸遜合力同心,劉備終於敗走。孫桓截斷上夔門的險要道路,劉備翻山越險,才得以自身逃脫。他慚愧又忿恨地歎息道:“我當年初到京城,孫桓還是一個小孩,然而今天竟把我逼到如此地步!”孫桓以功被升為建武將軍,封爵丹徒侯。至下遊都督牛渚,修築橫江塢,就在此時去世。

    【程普】

    程普是江東舊臣,資曆非常老,是孫家的三代老臣,曾經追隨過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孫權上位之初,局勢不穩,程普與張昭等人共同輔佐孫權,轉戰三郡之地,平定討伐各種不歸服的勢力。

    後隨孫權出征江夏,回師路過豫章,單獨領軍討伐樂安。平定樂安後,程普代替太史慈駐防海民曰,與周瑜分任左右督,在烏林戰敗曹操,又進攻南郡,打跑曹仁。程普被任命為裨將軍,兼任江夏太守,治所設在沙羨,封邑四縣。

    在吳國早期的將領中,以程普年齡最大,當時人們稱呼他“程公”。程普天性樂於施予,喜愛結交士大夫。周瑜去世後,他接替周瑜兼任南郡太守。孫權將荊州分讓劉備,程普又回到江夏兼任江夏太守,升為蕩寇將軍,不久去世。孫權稱帝號後,追論程普平生戰功,封他的兒子程谘為亭侯。

    【黃蓋】

    黃蓋和程普一樣,都是孫家的三代老臣之一。早先山越諸部族不願歸服孫吳,或者有賊寇作亂的縣份,總是用黃蓋為那裏的地方行政長官。

    黃蓋先後再石城縣、春穀縣、尋陽縣等九個縣的任職,全都平安穩定。又升任丹楊都尉,抑豪強濟貧弱,使山越誠心歸附。在赤壁之戰時,周瑜采取黃蓋的詐降之計,大獲成功,黃蓋還因此落水受傷。

    後來武陵發生蠻族叛亂,進攻城邑,黃蓋被調駐為太守,當時郡中隻有五百人,黃蓋運用戰術,大開城門引蠻兵入城,入了一半時,立即發動攻擊,斬殺數百人,並收複所失的城邑,斬殺其領袖,放了投降者。以一季的時間,平定所有的亂事,當地的各部落的頭目對他以禮相待。

    不久,長沙郡的益陽縣也受到山賊的侵犯,黃蓋再次平定,孫權便升他為偏將軍。最後病死於任內,國人都思念他,及至孫權登上帝位,追論他平生功績,賜予他的兒子黃柄爵位為關內侯。黃蓋姿貌威嚴,善於養眾,每次出戰,士卒們都爭先立功。而且為官決斷,事無留滯。

    【韓當】

    韓當亦是孫家三代老臣之一,孫權上台後,曾經以中郎將身份與周瑜等一起抗拒擊敗曹操,又與呂蒙一道襲擊奪取南郡,被升任為偏將軍,兼任永昌太守。在夷陵之戰中,他與陸遜、朱然等在涿鄉共同攻打蜀軍,將蜀軍打得大敗,升為威烈將軍,封爵都亭侯。曹真進攻南郡,韓當負責守衛南郡東南。他在外為將,激勵將士同心固守,又敬重督司,奉法遵令,孫權很為賞識。

    黃武二年(223),韓當被封為石城侯,升為昭武將軍,兼職冠軍太守,後又被加授都督之號。三年後,韓當統帥敢死及解煩營兵萬人,討伐丹陽郡賊寇,同年病亡。

    然而遺憾的是,韓當去世後不到一年,他的兒子韓綜就因為為非作歹不守法度,害怕孫權的責罰,於是用車載著父親的棺木,帶著母親、家眷及親兵男女數千人逃奔到魏國。魏國任命他為將軍,封爵廣陽侯。(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