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僵持五丈原

字數:2894   加入書籤

A+A-


    在諸葛亮出兵的同時,孫權也發動的全麵的北伐作戰,曹魏以滿寵禦之,後魏帝曹睿親自領兵出擊,將孫權逼退。

    而在西線戰場上,司馬懿拒不出戰,諸葛亮拿其沒有辦法,最終病逝五丈原。

    孫權退兵

    在諸葛亮北伐後不久,孫權亦率大兵來到巢湖口,直指合肥新城,號稱十萬大軍;又派遣陸遜、諸葛瑾統率一萬餘人進入江夏、沔口,進指襄陽;將軍孫韶、張承進入淮河,直指廣陵、淮陰。

    曹魏方麵以滿寵為主與之對峙,後曹叡親征東吳,未至,孫權已敗走。此時曹睿判斷諸葛亮在孫權退後不日夜會退走,於是未去長安,而是南下壽春,大賞功臣。

    僵持五丈原

    諸葛亮正麵強攻不克,孫權相繼退兵之後,依然沒有退兵,他反而吸收前幾次兵糧不足的教訓,擔心糧草接濟不上,而使自己誌願不得實現,於是將部隊分作兩部分,一部分就地開荒耕種,作為長期駐紮的基礎。耕墾的兵卒雜居在渭河附近的百姓中間,百姓生活安定,軍卒所種不謀私,所以蜀漢糧草問題暫時不大,諸葛亮並未放棄這次北伐,就此諸葛亮和司馬懿在五丈原一帶開始了百餘日的僵持。

    一次,諸葛亮派虎步監孟琰駐武功水北,適逢水漲,阻斷了諸葛亮和孟琰的聯係。司馬懿趁機出兵進攻孟琰。結果諸葛亮一方麵派工兵架橋,一方麵派弩兵向司馬懿的部隊射箭。司馬懿看到橋快架好,隻好撤退了。(注1)

    據《漢晉春秋》記載,諸葛亮來到之後,數次向司馬懿挑戰,司馬懿亦上表請戰,明帝派遣衛尉辛毗執持符節為軍師來節製司馬懿的行動。護軍薑維對諸葛亮說:“辛毗持符節來到,賊軍不會再出戰了。”諸葛亮說:“司馬懿本來就無心作戰,所以一定要請求出戰,是向部眾表示敢於用武而已。將領在軍中,君主的命令可以不接受,如果他能製勝我軍,難道還要遠隔千裏而請求作戰嗎?”

    關於司馬懿請戰之事在其餘資料中亦有記載。

    先是,大將軍司馬宣王數請與亮戰,明帝終不聽。是歲恐不能禁,乃以毗為大將軍軍師,使持節;六軍皆肅,準毗節度,莫敢犯違。——《三國誌·辛毗傳》

    宣王數數欲進攻,毗禁不聽。宣王雖能行意,而每屈於毗。——《魏略》

    《晉書》中關於這段事情也有著比較詳細的記載,當時魏朝廷以為諸葛亮遠征異域,利在急戰,每次命令司馬懿持重,等待敵軍內部變故。諸葛亮多次挑戰,司馬懿都不出,諸葛亮於是送給他一幅婦人頭巾及首飾之類的東西,以羞辱司馬懿。

    司馬懿得到之後大怒,向天子上表請求決戰。天子不許,即派遣剛直之臣辛毗帶著天子符節以軍師身份控製魏軍。後來諸葛亮又來挑戰,司馬懿將出兵應戰,辛毗持節立於軍門,他這才退回。當時蜀將薑維聽說辛毗來,對諸葛亮說:“辛毗持節至軍,賊兵不會再出來了。”諸葛亮說:“司馬懿本來就沒有應戰的打算,所以要堅決請戰,隻不過是向其士兵表示為將帥的勇武罷了,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他能製服我們,何必到千裏之外請戰呢?”

    司馬懿之弟司馬孚寫信問軍中情況,司馬懿複信說:“諸葛亮有大誌而不能見機行事,多謀略而少決斷,好用兵而無權,雖率十萬大軍,已經墜入我謀劃的圈套了,破敗蜀軍是肯定的了。”

    各個資料的相關記載大體吻合,從這些資料中可以看出來,司馬懿之所以拒不出戰,一方麵是對於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有些忌憚,另一方麵和朝廷內部的意見也有著很大的關係,當時作為魏帝的曹睿是反對直接交戰的,他采取保守政策,不讓司馬懿出兵。

    曹魏策略

    在諸葛亮時期,蜀漢一共發動了六次北伐,總體交鋒趨勢是有利於蜀漢的:

    第一次諸葛亮大敗虧輸,箕穀、街亭和柳城三場作戰全部兵敗;第二次北伐曹真事先有所預料,派郝昭將諸葛亮擋在了陳倉,諸葛亮糧盡兵退,雖然斬了王雙,但還算是小敗一場;第三次北伐,諸葛亮閃電發動,曹魏措手不及,成功的收複二郡,逼退郭淮,可以說小勝一場;第四次交鋒,曹真大舉來襲,損兵折將無功而返,諸葛亮又派魏延等人北上,擊敗郭淮,費曜,可謂一場大勝;第五次北伐,諸葛亮親自領兵對抗司馬懿,場麵占據上風,但最終因為糧盡還沒有取得多大成果就不得不退兵,事後還擊殺了來追的曹魏大將張郃,這波實際上不虧的。

    能看出幾次交鋒下來,曹魏方麵吃了不少的苦頭,對於諸葛亮還是忌憚很深的,曹真討伐諸葛亮失敗後,曹魏對於伐蜀的提議更加不感冒了。對於諸葛亮這次北伐,很可能曹睿認為諸葛亮用兵鋒銳,曹魏部隊未必是其對手,所以幹脆就準備熬過去,畢竟諸葛亮幾次北伐兵糧上都出了問題。

    不過司馬懿本人出兵的意向可能也不是很強烈,如果他有把握打敗諸葛亮的話,不會說什麽作為主帥還要千裏請命,不要忘了曹睿可是一度南下壽春的,一來一回時間都浪費完了,他這樣做也可能是要體現出一個姿態,並不是真的想打,畢竟當年司馬懿討伐孟達的時候,可沒有浪費時間等朝廷的回複,而是急行軍打了孟達一個措手不及,將其消滅。

    而對於諸葛亮而言,他來到之後,不是沒有發起過進攻,但幾次出兵都沒有什麽效果,攻打北原和陽遂都未能如意,在魏軍徹底固守、擁有地利的情況下,諸葛亮強行出兵基本沒有勝算的,畢竟曹魏方麵準備充分,魏國國力也要比蜀漢強的多,司馬懿、郭淮等人也都不是什麽易於之輩,所以諸葛亮隻能期待和曹魏正麵對決。

    在強攻無果,正麵對決無望,魏軍死守的情況下,諸葛亮也是無計可施,這換誰過來說實話也都一樣。諸葛亮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沒有退兵,而是拖了下來,他決心和司馬懿熬到底,等待時機的到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