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 晉滅吳之戰

字數:2928   加入書籤

A+A-




    天紀三年(279)末,晉國晉武帝令鎮軍將軍司馬、安東將軍王渾、建威將軍王戎、平南將軍胡奮、鎮南大將軍杜預、龍驤將軍王、巴東監軍唐彬等分六路大舉伐吳。

    次年,吳**隊節節敗退,孫皓效仿劉禪向王投降,吳國正式滅亡,三分歸晉。

    【終於開始的滅吳之戰】

    曆史上在孫皓上台後,他不修繕內政,暴虐荒淫,導致民窮財竭,上下離心,各地叛亂四起;又自恃水軍強大,憑借長江天險,戒備鬆散,吳國亡國之相早已明顯。

    而在晉朝方麵,司馬炎則是積極在滅吳做準備,在當時晉朝陸軍強大,而水軍弱小,於是王在益州造戰船,治水軍數萬人,使晉軍的弱點得以克服,實力大為增強。陸抗死後,征南大將軍羊祜一度奏請伐吳,指出伐吳的條件已經成熟,可惜由於西北鮮卑族首領起兵反晉,後方不穩,此事就被拖延了下來。

    羊祜去世後,晉武帝依羊祜生前所薦,以杜預繼任征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當時羊祜做的準備已經相當齊備,杜預在羊祜的基礎上,利用離間之計解決了駐守西陵的名將張政。滅吳的條件已經完全具備,於是杜預連續三次上書請求伐吳,司馬炎終於同意,滅吳之戰於是開始。

    【六路大軍來襲】

    曆史上司馬炎采用羊祜生前擬製的計劃,發兵二十萬,分六路進攻吳國:1.鎮軍將軍、琅邪王司馬自下邳(今江蘇邳縣南)向塗中(今安徽滁河流域)方向進軍;2.安東將軍王渾自揚州(州治在今安徽壽春),向江西(指今安徽和縣方向),出橫江渡口進軍;3.建威將軍王戎自豫州(州治在今河南許昌東南)向武昌(今湖北鄂州)方向進軍;4.平南將軍胡奮自荊州向夏口(今武漢市武昌)方向進軍;5.鎮南大將軍杜預自襄陽向江陵(今屬湖北)方向進軍,爾後南下長江、湘水以南,直抵京廣;6.龍驤將軍王,廣武將軍、巴東(郡治在今四川奉節)監軍唐彬自巴蜀順江東下,直趨建業。以太尉賈充為大都督,冠軍將軍楊濟為副,率中軍駐襄陽,節度諸軍;中書令張華為度支尚書,總籌糧運。

    總體而言就是全線壓進,將吳軍各個擊破,力圖一舉攻入建業。雙方最終的交戰過程則是吳軍節節敗退,完全沒有一戰之力。

    孫皓先是讓丞相張悌統率丹陽太守沈瑩、護軍孫震、副軍師諸葛靚率兵三萬,渡江迎戰,以阻止晉軍渡江。沈瑩認為應集中兵力於采石,等待晉軍前來決戰,不應該冒險渡江,而張悌則認為吳國早已經大勢已去,不冒險一戰再無機會,於是率兵渡江,正遇王渾部將城陽都尉張喬率七千兵馬趕到,張悌軍隨即將張喬軍包圍,張喬兵微勢弱,便閉寨請降。副軍師諸葛靚認為,張喬是以假投降行緩兵之計,拖延時日,等待後援,我應急速進兵予以殲滅。但張悌卻主張放過他們,因為強敵在前,不可因小敵而出戰。遭遇晉軍主力部隊後,吳軍先是屢戰不勝,後又被偽降的張喬軍夾擊,全軍潰敗而逃。諸葛靚見大勢已去,收集敗兵數百逃回江南。張悌不肯逃走,與沈瑩、孫震力戰而死,吳軍三萬多人,被斬近八千人,餘皆逃散。

    揚州別駕何惲認為應該乘勝追擊,一舉殺入建業,但主帥王渾認為應該按照命令等待王軍的到達。

    當時琅邪王司馬所率的一路大軍,自正月出兵以來,迅速進至塗中後,令琅邪相劉弘率兵進抵長江,與建業隔江相峙,以牽製吳軍;同時派長史王恒率諸軍渡過長江,直攻建業。王恒軍進展順利,一一擊破吳沿江守軍,殲滅吳軍五六萬人,俘獲吳督蔡機。而王率水陸大軍自成(cheng)都沿江而下,過瞿塘峽、巫峽,進至秭歸附近。王率巴東監軍、廣武將軍唐彬攻破吳丹陽,擒吳丹陽監盛紀。然後順流而下,進入西陵峽,遇到了吳軍設置的攔江鐵鎖和暗置江中的鐵錐。由於此前羊祜擒獲吳國間諜,得知上述情況,王就做了幾十個大木筏,每個也有方百餘步大,筏上紮成草人,被甲執杖,令善水士兵乘筏先行,鐵錐刺到筏上都被筏帶去。又做火炬,長十餘丈,大數十圍,灌上麻油,放在船前,遇到鐵鎖,就點起火炬,將鐵鎖熔化燒斷,於是戰船通行無阻。二月初三,攻克西陵,俘獲吳鎮南將軍留憲、征南將軍成據、宜都太守虞忠。初五,攻克荊門、夷道二城,俘獲監軍陸晏。初八,攻克樂鄉,俘獲水軍督陸景。平西將軍施洪等投降。十八日,晉武帝下詔進王為平東將軍、假節、都督益梁諸軍事。

    王從蜀出兵,兵不血刃,無堅不摧,夏口、武昌的吳軍,無敢支吾抗拒者。於是揮師順流而下,直抵吳都附近的三山,孫皓派遣遊擊將軍張象率水軍萬人抵禦王,張象望見晉軍旗幟而投降。

    原先吳主派往交趾征討郭馬的將軍陶,行至武昌時,聽到晉軍大舉進攻的消息,便停止去交趾,返回了建業。孫皓就立即召見他,問他水軍的情況,回答道:”蜀國的船都很小。現在給我二萬兵,乘坐大船戰鬥,也足夠了。“於是就匯集大眾,授陶浚假節鉞,明日出發,結果當天夜裏所有人已經全部逃走了。

    【孫皓投降】

    王渾、王和司馬等各路大軍已逼近吳國京師建業長江的北岸,孫皓已經將要落敗,就寫信給舅舅何植,又給群臣留下書信,承認錯誤,已經沒有了戰意。於是吳國的司徒何值、建威將軍孫宴等交出印信符節,前往王渾軍前投降。

    吳主孫皓見自己內部已分崩離析,便采用光祿勳薛瑩、中書令胡衝等人的計策,分別派遣使者送信給王渾、王、司馬,請求降服,企圖挑唆三人互相爭功,引起晉軍內部分裂。使者先把印璽送給司馬。王此時正揮軍直進,三月十五日行至三山時,王渾派使者命其暫停進軍,王不理,借口風太大,無法停船為由,扯起風帆直衝建業。

    孫皓聽從胡衝的建議,仿效劉禪的做法:備亡國之禮,素車白馬,肉袒麵縛(兩手反綁),銜璧牽羊,大夫衰服,士輿櫬(把棺材裝在車上),率領太子孫瑾等二十一人來到王營門。孫皓決定投降後,為了讓晉軍順利接收各地,廣發勸降書信給臣僚。王接受孫皓的投降,親解其縛,接受寶璧,焚燒棺櫬。並派人將孫皓一家送到晉都洛陽,孫吳至此滅亡。

    ps:最近加班,大家久等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