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字數:4873   加入書籤

A+A-


    石虎焦急的在屋裏走來走去,時不時的看看躺在床的劉貴妃,眉頭緊鎖,一言不發。

    張太醫小心翼翼的把劉貴妃的手放好,收拾好自己的東西,連忙來對石虎稟報:“陛下……”

    “怎麽樣!情況如何!”石虎問道。

    “娘娘受了刺激,導致氣血淤滯,暈了過去,不會有大礙,隻是動了胎氣,需要臥床靜養,否則……”

    “否則如何?”

    “否則腹中胎兒恐怕會有危險……”

    “混賬!愛妃要是有半點閃失,朕誅你九族,掘你祖墳!”石虎罵道。

    張太醫嚇的兩腿一軟,跪倒在地,磕頭喊道:“微臣一定竭盡全力……”

    “滾!做你的事去!”

    張太醫連滾帶爬的跑了出去,石虎憋著一肚子火,對小香吩咐道:“跟朕出來!”

    小香低著頭跪在石虎麵前,石虎問道:“劉遠誌的事,娘娘是怎麽知道的?是哪個該死的多嘴!”

    “回稟陛下,是幾個不知死的婢女在那裏議論,剛好被娘娘聽到了……”

    “長舌婦!該死!”石虎咒罵了幾句,喊道:“來人!”

    幾個禁軍連忙從外麵走了進來,領頭的那人喊道:“在!”

    石虎指著跪在地的小香,對那幾個禁軍吩咐道:“跟著她去,把那幾個多嘴的賤人給朕烹了!”

    “領命!”

    小香顫顫巍巍的從地爬了起來,退了出去。

    等了一個多時辰,屋裏忽然傳出了劉貴妃嚎啕大哭的聲音,緊接著,劉貴妃喊道:“陛下!我要去找陛下……”

    石虎立馬起身走了進去,說道:“愛妃,朕在這裏!”

    劉貴妃掙紮著要從床爬起來,哭著哽咽道:“我的兄長……他怎麽樣了?外麵的傳言是真的嗎……”

    石虎一把抱住劉貴妃,將她攬在懷裏,輕輕撫摸著她的頭,糾結了許久,終於緩緩說道:“你兄長的喪事,朕已經命慶王好好操辦,他的家小,朕也會妥善安排!”

    得到確認的消息,劉貴妃“哇”的一聲,又大哭起來,隻是哀嚎了幾聲,便又暈了過去。

    “來人!”石虎吼道。

    話音剛落,正在外麵候旨的張太醫連忙趕了進來,還未開口,石虎便吩咐道:“趕緊看看娘娘如何了!”

    “是……”

    石虎看著張太醫給劉貴妃施針救治,沒等多久,劉貴妃便蘇醒了過來。

    “陛下,娘娘醒了”

    石虎擺擺手,示意退下,然後自己走到床前又坐了下來,輕輕的抓著劉貴妃的手,說道:“事情已經發生了,這是你兄長的命,現在你腹中懷著孩子,要好好的養好身體。”

    “我要回家,我要回去看看大哥!”劉貴妃哭著說道。

    “你現在身子虛弱,得好好休息。你大哥的後事,朕已經安排好,你把心思都放在自己身便是。”

    劉貴妃搖搖頭,喃喃自語道:“沒想到次見麵,竟然就是永別。”

    劉貴妃說著,緊緊抓住石虎的手,用哀求的口吻說道:“陛下,求您了!我要回家我要送送大哥送他最後一程”

    話都沒有說完,劉貴妃又“嗚嗚嗚”地哭了起來。

    石虎無奈,歎了口氣,說道:“要去也不是現在去,天都黑了,你先歇著,朕看看如何安排!”

    劉貴妃沒有說話,自顧自的捂著被子繼續哭泣。

    石虎站起身對站在旁邊的兩個婢女吩咐道:“你們好好照顧娘娘!若有閃失,朕砍了你們!”

    兩個婢女被嚇的不輕,低著頭應道:“是”

    石虎離開房間,張太醫正在外麵候著,見石虎出來,他連忙行禮。石虎瞥了他一眼,坐了下來,問道:“娘娘若是明日出宮,身子可有大礙?”

    張太醫甚是為難的樣子,說道:“陛下喪親之痛,對娘娘的影響太大,本該臥床靜養,此時出宮,怕是不妥微臣擔心,娘娘回到劉府,隻會情緒更加激動,這萬一”

    “混賬東西,朕不管那麽多萬一!你就說行還是不行!”石虎嗬斥道。

    張太醫“撲通”一下跪在石虎麵前,磕頭說道:“陛下三思啊!”

    石虎眉頭緊鎖,回頭看了看劉貴妃休息的屋子,又對張太醫吩咐道:“起來!”

    張太醫連忙起身,低著頭等候石虎的吩咐。

    石虎低聲問道:“有沒有什麽安神的湯藥,對娘娘和胎兒沒有影響的,讓娘娘安心靜養幾天。”

    張太醫自然明白石虎的意思,他想了想,點頭說道:“有!”

    “開幾副,給娘娘服用!把娘娘的身子調理好!朕有賞!”

    “微臣明白!微臣明白!”張太醫連連點頭。

    深夜,寧王石鑒回到府裏,高尚之已經在等著了,見石鑒回來,高尚之連忙迎了去。

    “大人,這麽晚還沒回去?有什麽事情,交代下人一句便是,何必親自等本王回來?”石鑒拍了拍高尚之的肩膀,客氣的說道。

    “殿下吩咐的事情,老臣已經辦妥,特來向殿下複命來了。”

    “消息已經傳出去了?”石鑒問道。

    高尚之點點頭,說道:“不但消息已經傳出去了,今天下午,已見成效。”

    “哦?什麽成效?”石鑒一邊用濕毛巾擦著手,一邊問道:“難不成劉環那賤人已經知道了不成?”

    “正是”

    石鑒冷笑一聲,問道:“怎麽樣?死了沒有?”

    “隻是氣血攻心,傷心過度,暈倒了。”

    石鑒微微皺眉,顯然有些失望,說道:“沒急死她,真是可惜!”

    高尚之沉默了片刻,緩緩說道:“還有一事,今日剛剛得到的消息。”

    “嗯?什麽事情?”石鑒把毛巾丟給了下人,對高尚之說道:“來,大人,咱們坐下說。”

    “邊關告急,匈奴和鮮卑同時調動兵馬,恐有南下之心。”

    “老不死的怎麽說?”

    “今日已經召見六部,還有慶王府和西華候父子,商討此事。尚未拿出應對之策。”

    “咱們當時低估了慕容儁這小子,本以為他會取道齊地,繞回遼東,沒想到他反向去了匈奴,與匈奴人勾結在了一起。”

    “現在想想,似乎有縱虎歸山的意思了。”

    石鑒搖搖頭,說道:“也好!他既然挑起了戰事,也省得本王去找機會。”

    “殿下的意思,是要渾水摸魚嗎?”

    “燕王府已經是日薄西山,慶王府是時候動一動了!”石鑒一邊沉思一邊說道:“再不動,等老九的皇位坐定,咱們寧王府,再下手,可就名不正言不順了!”

    “可是”

    “可是什麽?”

    “今日在陛下麵前,老臣幫襯了西華侯府一把,建議陛下不要用兵鮮卑”

    “大人沒有做錯!”石鑒安慰道:“您不必多想。”

    “殿下,這是何意?”高尚之有些不解。

    “老不死的是什麽脾氣,本王清清楚楚,不是大人一句話就能左右他的。”石鑒說著,站了起來,又解釋道:“您今日的進言,不過是給這把火添了點柴而已,不會有什麽實際的影響。”

    “但是恕老臣直言,眼下的趙國,確實不宜開戰。咱們的軍隊,久經戰征,早已疲乏,民心不穩,糧草不足,貿然開戰,於己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