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字數:4243   加入書籤

A+A-


    “可是殿下,西華侯早在前幾天就已經離開鄴城去了邯鄲……最主要的問題是……陛下若是想殺燕王,肯定不會對任何人說,外麵又是哪來的消息?”

    “現在糾結這個已經沒有任何意義,這幾句狗屁不通的歌謠,轉眼間就會傳到父皇耳朵裏去!到時候再有人借此做個文章,說不定就會讓父皇改變主意。”

    “樹倒猢猻散,燕王府已經垮了,甚至現在提到燕王這個名諱,陛下都會覺得是禁忌,應當不會有人去自找沒趣吧?”

    “既然有人故意造謠,豈會放過這樣一個機會?”

    “那……”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下人忽然前來稟報道:“啟稟殿下,寧王求見。”

    “寧王?他來做什麽?”石遵問道。

    那人搖搖頭,答道:“奴才不知,寧王隻是說有要事求見殿下您。”

    “殿下,這寧王總是神神秘秘的,輕易不會上門來,不如看看他想要說什麽。”譚淵在一旁說道。

    石遵點點頭,吩咐道:“讓他在前廳等著,本王隨後就到。”

    “是……”

    石遵伸了一個懶腰,扭了扭脖子,說道:“走,咱們去看看這位寧王殿下想幹什麽。”

    石鑒在前廳走來走去,轉悠了好一會兒,看著什麽都覺得有些新鮮,摸摸這個,看看那個,一旁的下人都用有些鄙夷的眼神看著他,而石鑒卻似乎沒有看到。

    “三皇兄。”石遵站在門口喊道。

    石鑒聽到石遵喊他,連忙回頭,笑著迎上來,說道:“九弟!不對不對,慶王殿下,多日不見,愚兄前來打擾了。”

    石遵笑了笑,走進屋子,笑著抬手示意道:“三皇兄,坐!”

    “誒!”石鑒笑嗬嗬的坐了下來。

    石遵坐定,問道:“三皇兄今日過來,說是有要事,不知是什麽要事?”

    石鑒微微皺眉,一臉憂愁的說道:“現在外麵流傳一首歌謠,不知道您知不知道。”

    石鑒說著,略加思索,緩緩說道:“北雁南去,雁字無頭。十月飛霜,霜盡招災。懸崖勒馬,為時未晚。”

    譚淵看了看石遵,說道:“寧王殿下這是哪裏聽來的?”

    “你們沒有聽過嗎?”石鑒看著兩人問道。

    “不曾聽過。”石遵微微皺眉,問道:“這歌謠說的是什麽意思?”

    “這歌謠不就是在幫著燕王府說話嗎!殿下看不出來?”石鑒問道。

    石遵搖搖頭,問道:“三皇兄,你今日來就是為了這件事?”

    “也不完全是!”石鑒說著,停頓了一下,故意壓低嗓門,神神秘秘的說道:“我是給慶王府出謀劃策來的!”

    “出謀劃策?”石遵不禁笑了笑,問道:“皇兄這是什麽意思?”

    石鑒看到石遵有些不屑,微微皺眉,說道:“九弟,我可是看在你幫了我的份上,才好心來提醒你的,你要是不想聽,那當我今天沒來,我這就走!”

    石鑒說著,準備起身。

    看到石鑒這番舉動,石遵倒覺得有些稀奇,抬抬手示意道:“三皇兄,小弟可沒有這個意思,兄弟幫忙,求之不得,說說看,皇兄有什麽事要提醒小弟注意的?”

    石鑒歎了口氣,問道:“剛剛那首歌謠,你真沒覺得有什麽不妥的地方?”

    “願聞其詳!皇兄請說!”

    “誰都知道,過去是燕王府和慶王府爭儲位,現在燕王府倒了,那贏家肯定是慶王殿下你了!所以我當初才會找慶王殿下你幫忙……”

    “這麽說,三皇兄也是很有眼光了?”

    “哪裏哪裏……”石鑒擺擺手,接著說道:“說正事說正事!”

    “繼續說。”

    “燕王被關進大理寺監,父皇遲遲不發落,雖說現在對外已經宣稱要封慶王您做太子,可是這燕王一日不死,您一日不受封,在我看來,總歸是夜長夢多!”石鑒說著,微微咂嘴,說道:“在我看來,外麵都在傳的那個歌謠,就是有人想替燕王府出頭!”

    石遵想了想,吩咐道:“皇兄說得有道理,繼續!”

    “聽說咱們趙國馬上要與鮮卑開戰,慶王殿下你也要出征,而且主帥是殿下你,對不對?”

    石遵微微一笑,說道:“三皇兄消息倒是有些靈通啊!”

    “九弟!慶王殿下!你要是信我,這次出征,你千萬不要當主帥!”石鑒一本正經的對石遵說道。

    “哦?這是為何?”石遵和譚淵一時間都不太明白石鑒的意思。

    “哎!這不是明擺著的事情嗎?這仗要是這麽好打,西華侯豈會把這個功勞讓給慶王殿下你啊?”

    “寧王殿下,西華侯辦不了的事情,我們慶王殿下可以!西華侯不敢打的仗,我們殿下敢!”譚淵在旁邊說道。

    石鑒搖搖頭,說道:“譚大人呐,您要是這麽說,我也沒話反駁,但是我就想問問你譚大人,這次你們慶王府,可有十足的把握取勝?”

    石遵沒有說話,譚淵也沒有回話,而是看看石遵的臉色,等候石遵吩咐。

    見主仆二人都不說話,石鑒這才說道:“這不就對了?既然沒有十足的把握,那在這關鍵時刻,慶王殿下,您何必去冒這個風險?”

    “本王不去?那若是西華侯府去了,僥幸奪了頭功,慶王府豈不是把到手的勝利拱手讓人了?”

    “那萬一要是敗了呢?若主帥是殿下您,責任全是慶王府的!若要是勝了,未必是殿下您一人之功!在這個問題上,西華侯府可謂是算的夠精明啊!我可是聽說,這次出征,石瞻隻派三千人去斷鮮卑人的糧草,其他的兵源都不是他的人!為何?他就是不想冒風險!”

    石鑒說完這些話,石遵與譚淵半天沒有說話,自然是在琢磨石鑒所說的,是不是有道理。

    過了好一會兒,譚淵緩緩說道:“殿下,寧王殿下說的似乎有那麽幾分道理!”

    石遵瞥了譚淵一眼,又對石鑒說道:“現在主帥還沒有定下來,關鍵還得看父皇選誰!但是不管誰做主帥,本王都有風險!這是一塊燙手的山芋,抓手裏怕燙著,丟了怕被狗叼了去!”

    “那幹脆不要抓著山芋!丟給別人就好了!”石鑒說道。

    “給誰?”

    “山芋從誰手裏丟出來的,就還給誰。”

    “你的意思是拒絕掛帥?”石遵有些疑惑。

    石鑒搖搖頭:“不不不,不光是拒絕掛帥,而是讓父皇掛帥!”

    “什麽?讓父皇掛帥?”石遵有些吃驚,說道:“哪有這樣的道理!”

    “父皇掛帥,若是敗了,慶王府和西華侯府都逃脫不了關係!但是起碼他們也沒占便宜!若是勝了,西華侯府出兵少,更不可能得到多大的封賞,到時候功勞的大頭還是慶王府的!這有什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