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字數:4016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該作何部署?”石虎問石閔。

    “繼續攻城。”石閔瞥了石遵一眼,說道:“不過還是佯攻。”

    “之前你說的減灶之法呢?”

    “從今日起便可減灶,由原來的一日兩次生火造飯,改為一日一次。”

    “說的輕巧,東西總得吃吧?難不成還真要餓著肚子打仗?”石遵又刁難道。

    “這個簡單!”石瞻笑了笑,說道:“米麵摻水和好捏成餅,大火將石頭燒燙,麵餅攤在燒燙的石頭上,用不了多久便熟了,一次可夠三日之用!”

    “五日之用也不行!就吃那破餅,沒有肉,如何下口?你們漢人吃素,我們羯族人可是吃肉的!”

    “太子殿下和李城軍們若是願意生吃肉糜,我們也不反對!”石閔冷笑道:“更何況這天寒地凍的,營中本來也沒多少肉。”

    石遵正要開口說有肉,石虎咳嗽了兩聲,嚇的石遵立馬閉嘴。石虎瞥了他一眼,對眾人說道:“就按西華侯說的去辦!打仗不比在你府上!這裏沒酒沒肉!”

    “兒臣遵命!”石遵悻悻的點點頭。

    “太子殿下,不知幽州來的糧草,何日能到?”

    “十日前糧草已經從幽州運出,不出意外,再過五六天便差不多可以到了!”石遵微微皺眉,問道:“怎麽?本太子做事,西華侯這麽不放心?”

    石遵看都沒看他一眼,對石虎說道:“父皇,營中糧草,隻夠半月之用,剩下的糧草還要除去一部分,留給咱們的時間,可不多了!”

    “那怎麽辦?”石虎問道。

    石瞻想了想,說道:“咱們先後撤十裏!讓鮮卑人認為咱們已生退意,如此,他們才會盡早上鉤。”

    “這......”

    石虎話還沒有說完,帳外便傳來一個聲音,喊道:“啟稟陛下,雁門關急報!”

    聽到雁門關三個字的時候,所有人的心都拎在了手上,石虎“騰”的一下坐了起來,喊道:“進來!”

    那人掀開簾子,快步走了進來,雙手遞上奏報。

    石遵連忙接了過來,又遞到了石虎手裏。

    石虎迫不及待的拆開一看,隨即便狠狠的將奏報甩在地上,破口大罵:“該死的匈奴人!乘人之危!”

    石瞻心知大事不妙,馬上撿起地上的奏報,石閔也湊了過來,父子二人隻看大致看了一遍,便又被石遵一把奪了過去。

    “匈奴人果然佯攻雁門關,暗地裏卻取道平城,現在已經逼近代郡!”石虎焦躁的在帳內來回走動,嘴裏罵罵咧咧道:“匈奴單於!還真是老謀深算!這該死的混蛋!”

    “這石勇是幹什麽吃的!早就說了平城可能是匈奴人的目標,他為何不當回事!”

    “石勇據守雁門關,與關外的匈奴人對峙,且敵我兵力懸殊,本來就處於被動的態勢,丟了平城,不能都怨石勇!”石瞻毫不避諱的替石勇辯解。

    “現在說這個沒有用!匈奴人現在在朕的地盤上肆無忌憚!這頭鮮卑人還沒有搞定!如何是好!”石虎看著眾人問道。

    石瞻父子沉默不語,石遵也答不上話。石虎見奏報在石遵手裏,便問道:“奏報你看完了,有沒有什麽主意!”

    “父皇,現在匈奴人逼近代郡,往東行軍,不需幾日便是幽州,就目前的形勢而言,很有可能會馳援鮮卑人!依兒臣之見,倒不如咱們立馬撤回幽州!”

    “不行!仗打到這個份上,豈能說撤就撤!”石虎一口回絕,又說道:“現在的局勢,牽一發而動全身,要謀定而後動!”

    這時候石瞻父子已經站在了地圖前,絲毫不顧及其他人,而是全神貫注的看著從雁門關一直到盧龍塞一線的情況。

    “太子殿下,請把你手裏的奏報給我再看一下。”石閔伸手向石遵討要。

    石遵自然是有些不情願的,隻是無奈石虎在場,他勉為其難遞了出去。

    接過奏報,石閔一邊看一邊對石瞻說道:“奏報上說,匈奴人大約有三萬人,在攻陷平成後,往東行軍,一路燒殺搶掠。石勇已率領本部人馬追擊,剩餘的兵馬仍然在雁門關駐守,提防匈奴人。”

    “匈奴單於有沒有來?”石瞻頭也沒回的問道。

    “奏報上說,匈奴單於還在雁門關外。”

    石瞻微微點頭,對著地圖作沉思之狀。

    “父親,匈奴隻有區區三萬人,應該不會有繼續東進的打算。”石閔說道。

    石瞻想了想,對石虎說道:“父皇,依兒臣之見,匈奴人隻以三萬人突破平城的防線,沿途還燒殺搶掠,應該不會繼續深入。他們的目的,應該隻是為了擾亂我們的部署,讓我們首尾不能兼顧。”

    “何以見得?”石虎走上前,看著地圖問道。

    “父皇您看,匈奴人現在大致在這個位置,往東有代郡,若是匈奴人想與鮮卑人對咱們形成夾擊之勢,恐怕不太現實!幽州的北邊是上穀,南邊是範陽,相隔不過半日多的路程,一旦匈奴人敢打幽州的主意,這兩個地方的駐軍有足夠的時間同時出兵攔截,更何況,石勇的人馬還在追擊他們,如此一來,那這三萬匈奴人便成了甕中之鱉。這麽愚蠢的打法,不是匈奴人的風格!”石瞻說著,又指了指雁門關的位置,說道:“最主要的一點,匈奴人單於還在雁門關外,若是他真的打算直來遼東,那他一定是親自帶兵過來。”

    “你怎麽就這麽肯定?憑什麽?”石虎問道。

    “憑兒臣對他的了解!”石瞻堅定的說道:“匈奴單於一心想複其先祖之功業,一生戎馬,每每大戰必定親自帶兵衝鋒,勇猛過人,他若真想與父皇您交手,斷然沒有不親自來的道理!”

    “那朕就不明白了!匈奴人遲遲不動真格的,到底是何用意?”石虎說道。

    石瞻歎了口氣,說道:“兒臣也沒想明白,匈奴單於到底在謀算什麽!”

    一旁的石閔說道:“陛下,父親,我有一個猜想......”

    “什麽猜想?”石瞻與石虎幾乎異口同聲的問道。

    “匈奴單於的主力人馬按兵不動,一定是在等待什麽時機,否則他完全沒有必要調動所有人馬南下!而且還是在這樣一個季節。”

    “時機?”石虎微微皺眉。

    “表麵上看,匈奴人與鮮卑人狼狽為奸,想一起謀奪中原,但實際上,慕容氏與匈奴人是各懷鬼胎。現在鮮卑人已經是騎虎難下,而且兵力折損不少。匈奴單於想以這三萬人馬,加上這邊的鮮卑人,打亂我們所有的部署,好讓他渾水摸魚!到時候,鮮卑人與咱們兩敗俱傷,匈奴人便是坐收漁翁之利!”石閔說著,對石虎行禮說道:“陛下剛剛說的對!眼下的局勢,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倘若咱們現在回撤,保不齊鮮卑人不會趁機偷襲追擊,咱們若回頭反擊,他們可隨時撤回盧龍塞,而我們想要撤回到安全地帶,還有好幾百裏路。這樣一來,我們的一切行動便會陷入被動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