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3459   加入書籤

A+A-




    離開潁川前,馬超在潁川郡裏又多逗留了一日,他感到,這個地方靈氣鼎盛,修煉才氣事半功倍。

    如果有可能,他很想一直待在這裏,等修煉成文聖再回去,怎奈他在洛陽城裏還有要事處理,不能在這裏久待。

    在潁川郡,隨便遇到一個人都是有文士造詣的,有文師才氣的一抓一大把,在西涼的時候,馬超可是很難遇到一個文師層次的人物,連那個韓遂都隻是巔峰文師,沒有進入文宗的境界。

    馬超不禁感歎,潁川真是一個地傑人靈的地方啊。

    傳聞,當年那個從天而降改變這個時空靈氣的神石就降落在潁川郡和汝南郡之間,所以潁川郡和汝南郡的人才特別多。

    對於這個傳聞,馬超隻相信一半。

    在潁川郡裏逛了幾天,馬超發現,潁川之所以有那麽多賢才,不隻因為地傑,還因為人靈,因為這裏私學盛行,許多名士大儒都設館授徒。

    郭嘉的先祖郭躬家世衣冠,郭躬的父親郭弘習《小杜律》,躬少傳父業,講授徒眾常數百人。

    鍾繇的祖父鍾皓世善刑律,以詩律教授門徒千餘人。

    黨錮之禍前後,許多潁川名士回歸故裏,潁川成為士人遊學的首選之地。

    陳群的祖父陳寔曾隱居荊山,設館授徒,遠近士人都以他為宗師。北海人管寧與平原華歆、同縣邴原相友,俱遊學於潁川,並敬善陳寔。太原人王烈也拜陳寔為師。陳寔去世時,海內赴者三萬餘人,製衰麻者以百數,可以想象到陳寔所授生徒之多。

    在私學中,潁川士人不僅能學到精深的法家、儒家的知識,也從這些名士大家那裏學到很多政治經驗,而且這些私學中的士人還相互結交,互相影響。潁川士人有此得天獨厚的受教育的條件,使得潁川人才輩出。

    這些士人,大部分出身於世家,衣著華貴,氣質不凡,麵對馬超這個來自西涼的莽夫,都呈現出十足的傲氣。

    對於這些人,馬超也沒有表現出十足的看重,畢竟他們大部分人也僅是文師水準,少數人有文宗程度,可惜他們擅長的方麵是經學,而不是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他們又不是盧植那樣的大儒,他們用才氣吟誦儒家經典,很難影響敵軍,馬超根本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裏。

    倒是一個形容落魄的中年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個男子三十多歲年紀,穿著一身青色袍子,袍子上有不少補丁,還有一些髒汙。他身形高大,卻很瘦弱,臉色蠟黃,拄著一根拐杖,走一步,歇一下,還總是咳嗽,路邊那些士子全都側目而視。

    那個男子可能是家貧,無以為生,便賣字畫為生,怎奈他在字畫方麵似是沒有什麽才氣,字遠不如鍾繇的,畫方麵更不如蔡邕,在潁川郡這樣一個才氣鼎盛的地方,賣不出去很是正常。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這個時候的造紙術還是很早期的蔡侯紙,紙張粗糙,顏色發黃,還趕不上後世的草紙,這樣的紙上寫字作畫,能有多麽好的效果?

    那個男子站在路邊好半天,都無人問津。

    馬超看到那個男子的才氣隻是後期文師,在潁川郡算是普通人,就沒往心裏去,策馬就要從那個男子麵前走過。

    就在這時,從路邊一處莊園裏跑出來一個青年男子,一身錦衣,長得卻尖嘴猴腮,蓄著八字胡,乍看起來,若是再換一身黑色綢衣,很像抗戰片裏的狗漢奸翻譯。

    他身後跟著七八個仆人,氣勢洶洶地衝了過來。

    他衝到剛才那個男子麵前,一把抓起地方的字畫,刺啦一聲,扯碎了。

    那個賣字畫的男子原本蠟黃的臉上一片鐵青,怒喝道:“郭謀,你為何要撕我的字畫?”

    郭謀陰笑道:“戲誌才,你個賤民,在我們家門口賣字畫,羞辱我家門庭!趕緊給我滾!”

    戲誌才拚命阻止郭謀撕毀他的字畫,郭謀冷笑一聲:“好好教訓他一頓!”

    那七八個仆人圍上來,把戲誌才按在地上,一頓拳打腳踢。

    戲誌才大聲說道:“我與你們家的郭嘉乃至交好友!我跟你哥哥郭圖相識!”

    郭謀不屑地冷笑道:“郭嘉乃是旁係庶族,並非我郭家嫡係,現在還跟著荀彧前往冀州,我哥哥跟隨汝南袁家的袁紹,前程遠大,怎麽認識你這個賤民!”

    馬超愣住了,原來這個賣字畫的男子居然是戲誌才。

    戲誌才在《三國演義》中並未提及,在陳壽所著的《三國誌·魏書·荀彧傳》中略有記載:“彧言策謀士,進戲誌才。誌才卒,又進郭嘉。”

    荀彧是先舉薦戲誌才給曹操,戲誌才死後,才舉薦郭嘉,以此推論,或許在荀彧心目中,戲誌才在謀略方麵不亞於郭嘉,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史書記載分析,誌才應該是他的名,不是他的字,因為那段記載上,提及荀彧、郭嘉皆提名,沒有提及字,不可能到了戲誌才這邊便以字相稱。

    戲誌才的名為雙字名,以此推斷,可知戲誌才的家庭寒微,並非貴族、士族,他甚至是犯過罪的。

    單字名尊貴、雙字名卑賤的始作俑者便是曾篡漢自立的王莽。

    西漢末年,王莽掌握政權,為了鞏固統治,他推行了一係列新政,從土地製度到用人製度,從貨幣到地名,無孔不入,當然也涉及到人名。

    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數是不受限製的,他自己孫子的名都是兩個字。王莽下過“去二名”的詔令,以法律形式規定不準用雙字名,而人犯罪後,改為二字名,以示處罰。

    由於王莽的法令,從那時起,人們養成使用單字名的習慣,後來雖然王莽被推翻了,這個習慣一直沒有改過來,竟然成為風氣,認為用兩個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後漢書》、《三國誌》中的人名,很少有兩個字的,即使有也是些隱士,而知識分子、官員、顯要者更是找不出雙字名的,在正史裏,戲誌才恐怕是唯一一個吧。

    因為賈詡的先例和曆史的簡略記載,馬超斷定,戲誌才是有奇謀大才的,這樣的人才怎麽能讓一個無名小卒欺負呢。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