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後期

字數:4815   加入書籤

A+A-


    改編這種東西,改得好就不叫抄襲,叫致敬!

    當然啦,市場可不管你抄襲不抄襲的,能賺錢就行!

    因為牆的緣故,觀眾對國外電影尤其是非好萊塢大片了解不多。

    《愛情公寓》不就是這麽幹的嘛。

    你吐槽它抄襲,他笑你煞筆《愛5》即將開播…

    楊青的本子叫《夜店》,改編自《加油站襲擊事件》,這兩年韓國喜劇,不對,應該說韓國電影異軍突起!

    原因很多,最關鍵的還是人才很多,而且都很謙虛,願意接受觀眾的審判,不像我們某些創作者,總會莫名其妙陷入一種自嗨模式,對觀眾的罵聲充耳不聞,甩一句“他們懂個屁”,繼續探索自己的藝術之路…

    很多導演真的覺得自己挺不容易的,費了那麽多功夫拍了電影,你們為什麽要罵我?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嗎?

    人家踏馬的掏錢買票了啊!

    中國電影是有一些優秀之作,也有幾個偉大的導演、編劇、演員,但是,我們整體的行業水準不是一個健康的金字塔結構,更像是一個圖釘結構真正冒尖的就那幾個,大部分都在最底層。

    這點真的比不上韓國電影行業…

    《夜店》講的就是一個超市內,24小時發生的故事,場景、道具都很簡單,需要的演員也不多。

    劇情卻極其巧妙,而且還很搞笑…

    算是小成本喜劇的典範了。

    ……

    回到北京,呂瀟然第一件事就是給楊青打了通電話,讓他帶著劇本去橙子映像等他。

    他要去關心一下後期製作情況。

    也隻能關心,他懂個毛的後期,真正負責的是後期製作組。

    知易行難!

    就好像拍《邊境風雲》,所有人,包括呂瀟然自己都以為導演才是最重要的,真正到了現場,才明白攝影的重要性!

    光圈、焦距、燈光這些都需要攝影把控,一個攝影的拍攝功底,直接決定著一部電影的質感。

    這也是老謀子處女作就能玩得那麽溜的原因人家本來就是攝影出身!

    當然啦,也有特別天才的,比方說昆汀,純野路子出身,完全不懂攝影,還能把個人風格玩弄得出神入化。

    其實,輔助器給了個意見,他建議讓周截倫演唱《以父之名》作為電影推廣曲…

    所以說寫書的人真尼瑪天真哪來的錢請周截倫?連周潔都請不起!

    製片組把賬目結清,隻留下80萬做後期,其中60萬算特效,20萬用在字幕、剪輯、配樂上麵…

    預估的800萬,隻花了660萬,剩下的140萬算在宣傳、推廣上…

    《邊境風雲》的素材已經全都交給了杜媛工作室,杜媛之前是西影廠剪輯師,老謀子的禦用剪輯師,《英雄》之前的片子都是她剪的。

    寧昊的幾部商業片,也都由她剪輯。

    她的風格很開放,了解多線敘事,也願意嚐試多線敘事!

    其實剪輯師的工作並不是合板,也不是按照分鏡剪輯,這都是基礎。

    優秀的剪輯師更多是去根據故事人物衝突去感覺這些素材可以如何處理,去發現創造,調整他們的鏡頭之間的關係。

    “肅穆一點,節奏沒必要那麽快…”

    “對,分成四個篇章…最後的晚餐結束時候再出現一次…”

    “…麻煩杜源老師了。”

    經過雙方詳細溝通後,杜媛還有自己的徒弟呆在剪輯室裏,緊張忙碌起來。

    呂瀟然還得忙配樂…

    《邊境風雲》的配樂比例很高,原版的配樂找的是左小祖咒。

    沒錯,就是那位‘造謠一時爽,全家火葬場’的公知!

    具體經過應該是:

    政府要修地鐵,需要從他嶽父家房子過,準備征地。

    左小祖咒想要更多的錢,不同意拆遷,順便把三戶共十二個親戚的戶口遷到常州嶽父家,其中包括南京戶口的親戚,等著獅子大開口!

    嗬嗬,真是為了保護祖宅,拒絕強拆,有必要要12個親戚的戶口都遷到農村?

    一邊這麽做,一邊天天在微博上高呼保衛房子,還一度獲得了韓少等名人的聲援。

    韓少還改編了海子的詩我有一個房子,麵朝大海,卻被強拆。

    局麵一度很尷尬…

    然後,規劃局一算賬,覺得給多錢劃不來,就改了設計,繞道500米,把隔壁村一個人房子征了,給了那人補償款和房子…

    這哥們也是人才,跑到網上嘚瑟,然後被左小公知懟了…

    反正,事情是好的,左小公知抗強拆成功,地鐵為公知繞道!

    老房成為孤零零的鬼屋,而旁邊正好修建一個火葬場,於是有了流行詞“造謠一時爽,全家火葬場”!

    這個人是煞筆,還是不聯係的好…

    所以,按照寧昊的推薦,呂瀟然找了馬上又。

    特效這塊,他自己跟。

    ……

    相比較寧昊,楊青就慘多了…

    他最開始是四川音樂學院電影係的學生,畢業後瞞著自己父母,放棄了電視台的工作,報考了北電…

    有些人是天才,有些人不是…

    他在北京影視圈,廝混了有小十年,還一直在最底層、最邊緣摸爬滾打。

    那幾年,他給不少電視劇當過那種沒有署名權的槍手編劇,還輾轉在各個劇組做過各種助理道具助理、攝影助理、美術助理等等。

    他還導過一些爛電視劇,戲最終能不能播出,他都不在意,他看重的是能在這一行全方位鍛煉自己。

    幾年下來,楊青“會編劇”的名頭已經在圈中小傳。

    北京的電影圈,真的是鐵打的,新人想出頭太難了,而且江湖是很險惡滴…

    “我之前給某位大導演作過策劃、編劇,等到開拍了,他讓我滾蛋,然後,電影上映了,整部電影的故事、人物、重要橋段,都來自我的創意,編劇的署名卻變成了那位導演!”

    呂瀟然果斷來了興趣:“誰呀?這麽不要臉?”

    “你知道又能怎樣?”

    “…就當八卦一下!”

    楊青轉移話題:“你覺的《夜店》怎麽樣?”

    “還不錯,但成本得控製住,三百萬以下,可以搏一把!”

    “我知道。”楊青點了點頭,順便補充道:“我這本子已經在中國版權中心注冊了版權…”

    “…還要注冊版權?”

    呂瀟然驚呆了,那《邊境風雲》的版權,他是不是也要注冊一下?

    “你不需要。”楊青苦笑了一下,大概是想到了之前不好的經曆…

    “行,這本子可以,我要了!”

    控製好成本,加大宣傳,《夜店》應該有潛力拿到三千萬票房,呂瀟然連演員都想好了…

    楊青急眼了:“不是,我沒想賣…”

    “啊?那你想幹嘛?”

    “我想自己做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