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重型工業區

字數:4464   加入書籤

A+A-




    與此同時,八字胡的槍械及火炮也成型了。

    那天,幾門新型火炮擺在外麵,火炮上麵披著一塊塊紅布。

    所有人都集中在外麵,就連埋頭做實驗的桑榆都出來了。

    八字胡介紹道:這種火炮,射程遠威力大,炮彈是鋼鐵製成,爆炸後,除了飛濺的彈片,還有猛烈的衝擊波。

    幾人站在火炮麵前,八字胡命令道:拿掉紅布!

    士兵呼啦一下撤掉紅布,露出嶄新的火炮,果然,一看火炮外形就知道不簡單。

    八字胡所研究出來的火炮,實際上就是一種輕型迫擊炮,這種迫擊炮可以單兵攜行,非常適合叢林與山地作戰。射程可達幾百米甚至幾千米遠。

    接下來就要試試它真正的威力了,三百米外的地上,載著幾個目標。

    “準備!”

    士兵將幾門炮彈依次放進迫擊炮中。

    “發射”

    通通通!幾門迫擊炮的炮口冒出一陣火炮與煙霧,炮彈經過彎曲彈道,然後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落在了三百米開外的地方爆炸了。

    轟!

    雖然沒有擊中目標,射程比三百米要遠,但八字胡所製造的迫擊炮可要比桑榆那會兒製造的火炮厲害多了。

    不錯不錯。

    迫擊炮剛發射完炮彈,八字胡就喊出一列士兵,士兵每個人手中都握著一把火槍。

    “準備!”

    一列士兵齊刷刷的站好,瞄準前方。

    “開火!”

    呯呯呯!火槍口冒著火光,威力不同尋常。

    沒想到八字胡搞出來的火槍威力會如此之大,我以為這孫子隻會倒鬥,其他的一概不會,沒想到,他竟然能搞出武器來。

    我忽然想起來,有一次去八字胡的家裏,他的牆上貼著很多武器海報,桌子上和床上,都有武器雜誌,看來,這孫子平時還喜好研究軍事武器。

    幾項實驗都非常成功,積石山腳下這個秘密科研基地,對於三國來說,就像地球上某個外星人研究基地似的,對外保持著高度的保密。

    我走進桑榆的實驗室,桑榆正在埋頭進行一項實驗,大喬在一邊幫助桑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大喬現在桑榆的重要助理,負責實驗室日常管理。

    見我進來,桑榆放下手頭的試驗,脫掉手套,整理一下頭發說:又失敗了。

    “什麽試驗失敗了?”

    桑榆指著實驗桌上的一個小裝置說,無線電信號發射。

    這話讓我大吃一驚,沒想到桑榆這段時間一直藏在實驗室裏麵在研究無線電,難道她想要在三國建立無線網絡嗎?

    沒想到桑榆接下來說:我想建立一個無線網絡發射塔,看看我們的手機還能不能用,萬一無限信號可以發射出去,那我們不就可以和三十裏鎮的人聯係到了嗎?

    這真是個好主意,也許在球形閃電來臨的時候,我們幾個爬上無線電信號發射塔上麵,然後巨大的雷電能量擊中無線信號塔,然後雷電為天機符提供了巨大的能量,說不定我們就可以穿回三十裏鎮了。

    桑榆的臉,十分的憔悴,這段時間,她睡的覺很少,所有的生產,都離不開桑榆的試驗,試驗是一切生產的基礎,她幾乎不出實驗室,待在裏麵進行各項試驗。

    的確,她該好好歇歇了,不能總待在實驗室裏麵,過度勞累會要人命的。

    “出去走走吧。”桑榆說。

    走出實驗室,一股冷風迎麵而來,桑榆裹緊了大衣,遠處的地方,工人們正在油井邊忙碌著,鋼鐵廠上麵的大煙囪冒著滾滾黑煙。

    桑榆不由得憂愁起來。

    “工業不可避免會帶來汙染,幸好這裏人煙稀少。”我說。

    桑榆所擔憂的事情正是工業汙染的問題,自從這兒有了工業以後,桑榆一直在擔心這裏的生態問題,她說這和人們去旅遊丟下一大堆垃圾的道理是一樣的,我們現在在這裏搞工業,有一天我們走了,這裏東西就是一堆高汙染性的垃圾,積石山腳下的生態會遭到嚴重的破壞。

    何況我們所處的地方是黃河的上遊,如果汙染到黃河,那問題就嚴重了。

    但現在這些問題考慮的過度了,就成了杞人憂天,難道我們什麽抗爭都不做,束手就擒嗎?

    我們走過平原,一直走到山坡上,山頂已經完全被積雪覆蓋,其實積石山不如叫積雪山更好一點兒。

    天氣還好,太陽照在整個平原上,平原上有幾片樹林,兩條彎曲流淌的河,還有割過的麥田,隻留下一條條麥茬,上麵同樣覆蓋著積雪。

    眼前的這塊平原,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三千多年後,這裏必是一個工業園區。

    “不會吧,這麽好一塊平原,建一個工業區?為啥不是農業區呢?”桑榆瞪大眼鏡說。

    “因為農業不是我們國家的強項,人多地少,何況發達國家都要經過一個工業期才能發達,如果靠農業,那隻有在幾千年前的古代才行,那時候高度文明古國,都是占有相當肥沃而且大麵積的土地,不然的話,人類的發源,總是在什麽黃河和長江流域啊。”我給桑榆解釋道。

    桑榆望著眼前的平原說:原來如此。

    幾千年前,各國之間拚的是水源、肥沃的土地,幾大文明古國,都占有地球上很好的既大水係,還有一些大麵的肥沃平原。

    然而,幾千年後,形勢變了,變成了拚工業。

    所以說,日後這山下的這塊平原,一定會變成重型工業區,就這片地,如果全部用來種植糧食蔬菜,那才能有多大點兒利益?

    不如用來發展工業,就這地下蘊藏的資源來說,煤炭、石油,統統會大力開采,開采的不久後,地下水位下降,植被就會遭到嚴重的破壞,用不了多久,平原上的草甸就會枯黃,這裏也許會演化成一片戈壁灘或者荒漠。

    桑榆使勁搖頭,她說:怎麽會,就算是開采石油,建立工業區,也會繼續種植植被啥的,保護生態環境,一舉兩得。

    “你傻啊,就算是人工種植植被,可是這些植物如果幾天不澆水就完蛋了,因為地下水位降低,植被嚴重被破壞,土壤蓄水能力弱,植物光靠土壤水分很難存活。”

    “不會澆嗎?城市裏麵的植被不都是水車天天澆水麽。”

    “是可以人工澆水,可是這些水是哪來的?地下淡水!淡水資源本來就嚴重匱乏,那麽珍貴的淡水就用來澆樹啥的,那不是嚴重浪費嗎?何況那也是杯水車薪,這樣的結果就是會造成嚴重的惡性循環。”

    “植被被破壞,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蓄水能力下降,抽取地下水再澆樹,但是因為資源過度的開采,土壤的蓄水能力不會因為人工一些植被就可以改善的,所以,這樣的結果就是這塊肥沃的平原,最後的下場,免不了被惡化,對嘛?”桑榆續了我的話題。

    “對,沒錯。”

    “唉,好可惜,你看這裏的環境多好,跟三十裏鎮差不多,哦對,跟老牛村差不多。”

    的確,桑榆說的沒錯,老牛村的農業環境相當的不錯,雖然有不少山丘,平一些的土地較少,但是生態環境一直比較好。

    “你們村不是也開發了嗎?以後生態也會遭到破壞?”

    “不會的,老牛村開發的項目都是原生態項目,沒有工業,不會造成工業汙染,所有的包裝都是從外地發回去的可降解環保包裝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