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下人的打算
字數:6869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丫環升職記 !
周喜家的跟著程元娘看完平湖秋月,回到世子府後,第一件就是派人去查問蘇懷玉的身世。
安華郡主曾經的伴讀,這重身份肯定沒得造假的。
但是,蘇懷玉出現在玲瓏閣,未來很有可能與世子府常打交道,那了解其背景身世,就很有必要。
次日中午,派出去的小太監回來了,蘇懷玉的身世非常好查,隨便打聽一下就全部知道了。 “蘇女官出身名門,曾祖父乃是蘇大將軍,掌青陽水師,是老國公爺座下第一猛將。奈何後代子嗣凋零,隻有一子活到成年,卻是纏綿病榻。雖然老國公爺有封賞,但長天地久的,也經不過消耗。”小
太監說著。
其實,這中間還有一個小道八卦。說蘇家之所以子嗣凋零,是因為蘇大將軍戰場上殺人太多,報應在後代子孫身上。
“蘇女官十二歲進王府給安華郡主當伴讀,十六歲出府備嫁。她離開時,王妃還另有賞賜。”小太監說著,“不過,她的親事卻是拖了下來,一直到十九歲才出閣。”
周喜家的問:“為何拖到十九歲?”
要是蘇懷玉一直在府裏當差,可以說是耽擱了。但十六歲就出府備嫁了,到十九歲才出閣,那就是另有緣故了。
“嫂子不知,蘇女官的親事是指腹為婚,定的是徐家大爺徐逐。”小太監說著,“徐大太太不滿意婚事,便一直拖著不辦。”
徐家也是將門之家,卻是後起之秀。
當初蘇懷玉與徐逐訂親時,蘇家雖然有點敗落,但至少還有個空架子。
徐家則不同,根本就是暴發戶,指腹為婚本就巴結討好之意。但十幾年過去了,蘇家可謂是一敗塗地,徐家卻成了後起之秀。
尤其是徐逐,可謂是英雄年少,前途不可限量。
徐大太太,也就是徐逐的母親,便覺得這樣的媳婦配不上自家優秀的兒子。
先是找理由退婚,退婚不成便無故拖延。
拖延到最後沒辦法了,礙於顏麵,隻得把人娶了,心裏卻是憋著一口氣,總覺得兒子委屈了。
“原來如此。”周喜家的有幾分明白,又問:“那現在是……”
徐逐是難得的將才,在青陽十分出名,連她都曉的。
不過現在並無戰事,將軍也是家裏閑著。
小太監道:“去年,和離了。是徐大太太的意思,說蘇女官無所出。”
成親七年,徐逐膝下無子無女。
徐大太太依此為由,強行命令徐逐休妻,徐逐不願意。卻架不住徐大太太能鬧騰,後來徐逐外出公幹,蘇懷玉就被和離了。
“原來如此。”周喜家的感慨說著,十分同情蘇懷玉,道:“那蘇家還有什麽人?”
雖然有婚約在前,但到實際成親時,兩家不再般配,一方悔婚是常事。
雖然會被外人道德上罵幾句,但是不痛不癢的,沒啥用處。
女方在婆家吃虧,最重要的就是娘家有沒有人能出頭。要是連個出頭的都沒有,死在娘家也無人知了。
“蘇家早沒什麽人了,蘇女官還有一個侄兒,今年才十二歲。”小太監說著。
也就是因為無人撐腰,蘇懷玉也隻能被和離。回娘家呆了一年,隻怕是日子難過,所以又來王府當差。
不然一個被和離的婦人,帶著一個不成年的侄兒,先不說錢。就是蘇家宗族,也不會輕易放過他們,必然是榨油吃肉。
現在到王府當差,不但生活費不愁了,也可以以此壓製宗族,讓他們不敢亂來。
“蘇女官也是苦命人啊。”周喜家的說著,拿出五兩銀子塞給小太監,笑著道:“辛苦你了。”
小太監接過銀子,美滋滋笑著,道:“多謝嫂子,以後再有差事,記得找我。”
“一定。”周喜家的笑著說。
小太監拿著銀子歡喜走了,周喜家的也鬆了口氣。
這樣的蘇懷玉,很是安全,沒哪裏值得懷疑。將來就是到世子側妃那邊當差,也能想辦法拉攏。
或者,她更該先下手,現在就開始拉攏蘇懷玉?
正盤算著,周喜家的隻覺得一陣眩暈,要不是她本人是坐著的,隻怕己經倒在地上。
“媽媽,媽媽……”門口傳來繡珠急切的聲音。
周喜家的正覺得虛弱難當,卻不得不應聲:“我在屋裏呢。”
繡珠推門進屋門,周喜家的住的下房並不寬敞,也就是一張床一張桌子。
抬頭看到周喜家的,繡珠急切的道:“世子妃突然查問月銀,叫媽媽過去。”
程元娘名下財產不少,嫁妝裏的現銀是死的,莊田卻是活的。每年有出息,是錢生錢的嫁妝。
再就是程元娘做為世子妃,她每月的月錢也不少的。
一直以來這些財產,程元娘沒管過,都是周喜家的過問。但就在剛才,程元娘突然要查帳,那自然是查周喜家的帳。
“月錢?”周喜家的疑惑,隻得強撐著站起身來。
隻是剛站起身,又是一陣眩暈,繡珠見狀,趕緊扶住周喜家的,問:“媽媽這是怎麽了?”
“我身體有些不適。”周喜家的說著,“你扶我到床上躺下。”
她實在支撐不住了,雖然問錢是大事,但是她自覺得沒有哪裏對不起程元娘。
問心無愧,也就無所謂這一會了。
繡珠依言扶著周喜家的在床上躺下來,心中不知所措,雖然著急,卻不得不道:“媽媽身體不適,我去叫個大夫來吧。”
“也好。”周喜家的點頭說著,“世子妃那裏,還請你轉圜。不是我不去,實在是病了。”
她的身體這也是著實頂不住了,請個大夫瞧瞧也好,隻是程元娘那邊,還是要說一下。
繡珠道:“看媽媽說的,我也是平原侯府出來的,當然會幫著媽媽說話。”
周喜家的是平原侯府的老管事了,人品行事如何,她自然知曉。
再者她親眼所見,自然知道如何回話。
“勞煩姑娘了。”周喜家的說著。
繡珠轉身出去,先喚來小丫頭侍侯周喜家的,又命小太監去給周喜家的請大夫。
這一通忙完了,繡珠這才回正房給程元娘回話。
“我過去時,周媽媽暈倒了。我扶她到床上休息,又請了大夫,一時半會的,隻怕來不了。”繡珠說著。
程元娘冷哼著道:“她這是心虛了吧,怎麽會病的這麽巧。我問銀子,她就是生病。”
一直以來她並沒有懷疑過周喜家的,母親的心腹,如何會坑她。
但是眼前種種事情,向來辦事能幹的周喜家的,卻辦的一件不如一件。讓她深深覺得,周喜家的根本就沒有盡心力。
父母己經亡故,雖然還有一個兄長,卻不能長伴身邊。這回側妃之事,她發信給程少牧,程少牧隻是回信安慰她幾句,都沒進府見她一麵。
茫然不知所措時,她就想到銀子。一直以來她都過的糊塗,也從來沒有問過錢。
哪裏想到頭一次問,周喜家的就病了,病的如此巧合。
“世子妃明查,周媽媽是真病了。”繡珠忍不住為周喜家的辯解著。
程元娘瞪她一眼,道:“你到底是我的丫頭,還是她的丫頭,倒是會為她說話。”
繡珠嚇了一大跳,頓時怔在當場。
她是陪嫁丫頭,從小侍侯著程元娘長大的。一直以來程元娘雖然難侍侯,但陪嫁丫頭,總與一般下人不同。
現在程元娘如此說了,她真不知道如何說了。
“世子妃教訓的是,這個丫頭是越來越不靈光了。”寶珠笑嘻嘻的打著圓場。
程元娘這才放過繡珠,卻是另外指派婆子:“你去看看周喜家的,到底死了沒有。”
婆子哪裏敢不從,趕緊去了。
奈何周喜家的是真的病了,婆子過去時,大夫正在診脈。
婆子不知道如何辦好,便把程元娘的話重複了一遍。
病中的周喜家的聽得心中難受不己,不等大夫診完脈,就從床上起來,道:“我去見世子妃。”
大夫看是主子召見,便道:“嫂子保重身體,辦完差事,再派人尋我吧。”
雖然診脈到一半,但看脈相很不妙。隻是下人命賤,哪能細細保養。
“勞煩大夫白走一趟。”周喜家的說著。
大夫徑自走了,周喜家的隻得穿上外衣去前頭正房。
隻見繡珠正在廊下站著,看到周喜家的帶病過來,一臉愧疚道:“媽媽,都是我的過錯,不會說話,惹得世子妃生氣。”
“我知道的,你是個好孩子。”周喜家的笑著說,“與你無關的。”
話完,周喜家的進正房。
稍等一會,隻見寶珠和小丫頭們也都出來了,屋裏隻有程元娘和周喜家的兩個。
繡珠看到寶珠出來,不禁歎口氣。
寶珠卻是拉著她到一邊,道:“你將來有什麽打算啊?”
“什麽什麽打算?”繡珠聽得一怔。
寶珠看看四周無人,這才小聲道:“我與家人商議了,想向世子妃求個恩典,外放出嫁。”
“這麽早?”繡珠不禁一怔。
丫頭的出路不多,陪嫁的丫頭更少。
給姑爺當小是不可能了,王府的管事多是太監,想嫁個管事兒子,將來當管家娘子也沒有可能。
求恩典外放出嫁是最好的出路,但是她們還不到二十呢,何必這麽早出閣。離開王府後的生活,未必有現在好呢。
“我們也是自小一起長大的了,從小侍侯小姐這些年。”寶珠欲言又止說著,“小姐脾氣越來越大,現在連周媽媽都……”
現在側妃還沒進門,程元娘就這樣了。
等側妃進了門,程元娘的脾氣隻怕會更大。現在就能懷疑周喜家的有二心,下一個倒黴的也就是她們了。
所謂好聚好散,趁著還有幾分主仆情份時,趕緊求去離開,也許還能拿到一點打賞。
萬一將來有了什麽事……
王府的下人,可不像侯府那般。想想安寧郡主出事時,降雲軒的下人可都是打死的。
她很害怕自己也落得這個下場,跟了這樣的主子,富貴不用想了,全身而退是正經事。
“你是說……”繡珠怔在當場,“我還沒想過。” 丫頭侍侯小姐是天經地義的,現在程元娘暴燥不安,她隻想如何安撫,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