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全球電池行業震動

字數:5124   加入書籤

A+A-




    美滋滋!

    安聞給單丹丹打了一個電話,了解了情況之後,才放心。

    搞了半天,是國家隊出手,借助他的研究經費,更新一下資料。

    對此,安聞隻想說,錢盡管花。

    私人搞科技樹資料,累得要死,還不一定全。

    但要是國家隊出手,除了保密資料隻能寫一個概述,剩下的全部資料都是全的。

    別看安聞看到的資料很多,但這還是已經刪減掉一部分的。

    不過就算如此,國家也已經非常大方了。

    就拿航天領域的資料來說,這不是簡單的幾千份資料的問題。

    這是國家的航天體係從無到有,從低端到高端的研發過程。

    整個航天體係,已經擺在了安聞麵前。

    這份航天工業從頭起步的研究資料,別說小國了,就連東瀛這類的國家,都沒有。

    這是體係問題,不是某一項頂尖技術就能夠替代的。

    小到一個螺絲釘,我們都能自己生產,整體研發思路,都是有脈絡可尋。

    這些資料的價值,可以說是無價。

    “這份大禮包的價值有點高啊,不過無所謂……”

    安聞倒不覺得這份資料燙手,反正他隨便拿點東西出來,都夠還人情了。

    關閉航天資料目錄,安聞再次點開航空資料目標。

    “七爺……八爺……su-27?”

    安聞看到su-27的資料目錄後,眨眨眼,確定自己沒看錯。

    這玩意不應該是保密資料嗎?

    點開資料,裏麵果然有全部的資料,包括設計圖、原廠航電、原廠發動機資料等等。

    “嗯……這應該是蘇霍伊版本的su-27,不是沈霍伊版本的國產過su-27,畢竟航電係統都是原廠的,也沒有改進資料,更不用說延伸出的國產其它版本戰機了。”

    安聞雖然嘴上這麽說,但還是看的很仔細。

    相比於其它學科,安聞隻是學習,並不會研究,更不用說深入的思考了。

    但對於他的本專業,他還是很喜歡的。

    在沒有穿越到異界之前,他最喜歡的就是玩航模。

    為什麽喜歡玩航模呢?

    因為他隻能玩航模,真的飛機他玩不起。

    不過現在嘛……他已經可以玩真飛機了。

    想到這裏,安聞拿出特製的移動硬盤,把su-27的資料拷貝下來,然後穿越到異界。

    “9527,滾過來。”

    安聞直接呼叫9527.

    “指揮官,9527向您報道。”

    “讀取這份資料,然後投影出來。”

    “好的,指揮官。”

    很快,虛擬投影屏幕出現在安聞眼前,上麵就是一架su-27戰機。

    安聞直接用手,在虛擬屏幕上拆解su-27。

    他在第一時間拆掉的就是雷達係統,他很早就看su-27的雷達不爽了。

    “口徑一米,本體重量550公斤,加上電源和散熱,幾乎一噸重,也不知道毛子當年是怎麽想的,把這麽一個東西塞進飛機裏。”

    安聞一邊拆雷達,一邊吐槽。

    當然,就算安聞再怎麽吐槽,他也從不否認,su-27是一款牛逼的戰鬥機。

    大名鼎鼎的‘巴倫支海上空手術刀’事件,主角就是su-27。

    “掠梯形翼要改……進氣道要改……”

    安聞一邊念叨一邊拆,畢竟su-27的設計缺陷,必須要改掉。

    幾分鍾後……

    安聞看著光禿禿,隻剩下機身主題的su-27陷入了沉思。

    不是沒東西拆了,而是他發現拆來拆去,把所有能夠造成問題的部位拆掉之後,一架飛機拆沒了。

    “算了,我自己設計一架戰鬥機。”

    安聞無奈的讓9527關閉su-27的投影,畢竟戰鬥機這東西,牽一發而動全身,單獨換零件是不行的。

    想要解決su-27,就要動整體布局,那根重新設計一架戰鬥機沒啥區別。

    所以,與其改造su-27,還不如自己設計一架戰鬥機。

    “來個傳統的鴨翼布局,前麵沒有小翅膀,總感覺少了點什麽。

    雖然不差這點升力,但沒有鴨翼就不好看了,不過鴨翼可以搞小一點。

    來個前掠翼,翼尖振顫的問題可以通過超強的材料性能來解決。

    雙發雙垂尾是必須的,強迫症患者表示要雙數,要軸線對稱。”

    在9527投影出的虛擬屏幕上,安聞三下兩下就把飛機的外形給搞出來了。

    當然,這樣設計出來的飛機,是沒啥鳥用的。

    “雷達的話,就用國產的aesa雷達,異界的雷達先不用,除了發動機和機體材料,全部都用國產貨。”

    安聞確定之後,馬上離開異界,回到家給單丹丹打電話。

    讓她找那些飛機配件製造廠,要設備的參數。

    安聞要知道這些配件的重量,他要考慮航電係統的布局,要計算飛機的軸心平衡……

    反正設計一架飛機,是非常麻煩的。

    但對於安聞來著,這種感覺很好,親手設計一款戰鬥機,那種成就感是外人很難想象的。

    畢竟,這是他自己學來的知識,不是開掛得來的。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安聞都在忙著設計飛機。

    這次他是真的窩在家裏搞研究,沒有當鹹魚。

    而他在閉關的時候,國際電池行業卻風起雲湧。

    經過這段時間的醞釀,陳筠終於拋出了固體電池這個大殺器。

    瞬間,全球的電池行業,甚至包括相關的行業,都被固體電池給震暈了。

    這次不是炒概念,拉投資。

    真真正正的固體電池,已經擺在明麵上,所有參數都表明,這種固體電池已經可以投入商用。

    不管是能量密度,充放電速度,還是安全性。

    固體電池都甩化學電池八條街,能量密度直接比市麵上最頂尖,甚至是實驗室中最頂尖的電池,高出幾倍。

    一時間,全球各大電池廠家和汽車廠家,都紛紛趕往國內。

    畢竟陳筠放出去的消息,是技術授權與專利授權。

    她表示不準備進入生產領域,隻是想當各個廠家的爸爸……不對,是隻想收專利費過日子,賺點小錢錢。

    這種表示,讓全球的廠家都很激動。

    專利費而已,隻要拿到這款電池,他們生產出的產品,能把專利費翻著翻的賺回來。

    當然,也不是沒人注意到安聞。

    其實在安聞發表論文之後,就有很多公司,甚至是國家,注意到安聞這個人。

    可問題是,現在他們想找安聞,根本就招不到。

    查了一下,才發現安聞已經躲到地下了。

    費盡心思拿到地下基地的設計圖之後,對安聞有想法的人,都絕望了。

    銀行保險庫他們還能想想辦法。

    但安聞所在的地下基地,他們實在是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