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 (曆劫卷)一等勞模九千歲18
字數:4654 加入書籤
蘭疏影洞悉玉貴妃所為,從不阻止,有兩個原因。
先是因為橫在厲千秋與先皇之間的家仇唯有這一死,才能斬斷淵源。
再而,太子登基,是記在司命星君冊子上的一筆。
無論期間會發生多少周折,都繞不開這一步。
隻不過是因為“厲千秋”的一點點小改變,導致這件事提前了。
玉貴妃,哦,現在該是太後娘娘了,她既然已經毒害了先皇,那就祝她這個攝政太後的椅子能坐得心安。
至於什麽後悔不後悔的,反正當事人是聽不見了,那又何必再說呢。
“是啊,該高興……總歸是,能對得起一個了。”
新上任的太後用帕子按住眼角,紅唇矜傲地揚起,轉過頭對蘭疏影說:
“你也該高興,我的秋兒,終於可以入仕了。”
跟著太子這趟車,厲公公終於名正言順地變成了厲大人。
新皇上位本來是件好事,可是太子的年紀還是太小,他接不穩這片江山。
鄴國四處動蕩,各個州府都傳出異樣的聲音。
新皇的權威還沒樹起來就被連番挑釁。
其中,最動搖人心的一個說法就是:
先皇之死有貓膩,而新皇並非當今太後親生,而是從冷宮抱出來的。
生母卑微,他甚至不一定是先皇的孩子!
……
這天,攝政太後將蘭疏影找去,讓她辦一件事。
先前的背鍋俠皇後在外界聽來是病逝的,其實她是給先皇殉葬了,而那個生下太子的宮女至今還是住在冷宮的密室裏,做著被親生兒子接出去享福的美夢。
太後的這道密旨就是,殺了她!
新皇鄴紹揚披上了龍袍,童稚仿佛被盡數吞去,黑眸裏麵越發看不出情緒,他冷著臉,乍一看就是個小號的清淩仙尊。
他同樣找了蘭疏影。
“哥哥。”
現在,再也沒有人管著不許他這樣稱呼了。
鄴邵揚緊盯著她的眼睛,一隻手背在身後狠狠掐著自己的腰肉。他強迫自己不準先移開視線,他是鄴國的王,不能有害怕的東西!哪怕那是個大活人,哪怕是跟他一起長大的哥哥也不行!
蘭疏影微笑著回望,探詢道:“陛下,怎麽了?”
“你想要權勢嗎?”他想過這次對話應該是自己占據主動,然而話匣子一打開,他才發現自己問得很緊張。
如果哥哥說不想要的話,他該信還是不信?
“權勢啊……”她歪頭想了想,笑意更深,“是個好東西,有它,才能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
“哥哥想做什麽?”
“哈,我說想造福萬民,你相信嗎?”
“信啊!”鄴邵揚頓時激動起來,因為他有同樣的意願!
他像小時候無數次看著引路人一樣,信賴又期待地對她說:“我給你權勢,你不要幫她做事,好嗎?”
“陛下……這是聽了什麽?”蘭疏影打量著這個孩子。
她知道他說的人是誰曾經寵蓋六宮的玉貴妃,如今垂簾聽政的太後娘娘。
她是夾在太後和新皇之間的一枚棋子。
雙方都覺得自己跟她感情更深,能把她輕易拉進自己的陣營。
太後想用她監視小皇帝,使小皇帝發出的政令更合她心意;
而小皇帝,年紀雖然不大,卻已經表現出不錯的才能和治國天賦,他或許還不太明白外戚幹政的危害性,但他顯然是不願意被製約的。
所以,他要把厲千秋拉到自己身邊。
陪伴他,輔佐他。
必要時候,用厲千秋向太後放些煙霧彈。
聽了她的問話,他隻是搖頭,請她先回答那個問題。
權勢,我也可以給你,而且比她能給的更多!
讓我看看……你的選擇。
“你的老師們,把你教得不錯。”蘭疏影撫摩著他肩上的龍紋,心情有點複雜。
有自豪,因為這個孩子的性格裏有些可以說是她塑成的。
又有越來越濃的厭惡。
他越長大,就越像那個男人。
“我願意做鄴國的一把劍。”蘭疏影微笑著退了一步,笑容有點虛幻,“為陛下的心願出一份力。”
鄴邵揚沒意識到她的疏離,眼睛深處驟然躍出一輪太陽。
他很高興。
卻沒注意到她的用詞:是做鄴國的劍,而不是鄴國君主的劍。
“你要記住今天的話!”他鄭重地說。
“那是自然。”
夕陽下,兩根小指繞成半弧。
是君,是臣;
是冤家,是對頭。
是來得稍緩的債主。
……
新皇坐上龍椅的第一個月,再度提拔宦人厲千秋,著其接管鎮惡司,下設邢獄,捉拿宵小,震懾八方作惡之人。
所有人都在盯著她。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知道厲大人這三把火將會燒到什麽地方。
蘭疏影坐在新府邸的後院裏,懶洋洋地往池子裏撒了一把魚食。
【奶糖啊,咱們改個名怎麽樣?】
“咩?改什麽名呀?”白狐狸來了精神,竄過來蹭她膝蓋。
【鎮惡司……唉,你說這世道啊,貪官汙吏抓都抓不盡,殺也殺不完,哪兒震懾得住?】
鎮惡司,在先皇時期是很沒落的,明明裏麵都是悉心培育出來的高手,卻因為找不到合適的領頭羊,所有人隻能打卡上班,閑聊度日。最能顯擺的任務就是充當一下皇家密探,或者協助城防司抓抓江湖大盜。
太沒排麵了。
直到現在,四十年過去了,才迎來第二位長官。
鎮惡司的人對她這個長官還不知道願不願意接受,好奇是肯定有的,這幾天她的小院已經被不下於十波人偷窺過了。
至於說到抓貪官,就不得不提另一件事鄴國如今麵臨著一個尷尬的局麵:國庫沒錢了。
這屬於遺留問題,先皇在位的時候就是個兜裏空空的窮光蛋。
為了表現他的“仁政”,先皇頒布過一條有意思的法令,簡單說就是給官員們發補貼。
怎麽發呢?
家境貧寒的官員可以去國庫支取銀兩,也可以說是借錢。
先皇的初心是好的,可他忘了給“家境貧寒”劃定一個標準。既然人家那麽貧寒了,是借錢去改善生計、養家糊口的,你還好意思催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