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字數:5189   加入書籤

A+A-




    柯祺給自己也舀了一碗湯。

    今日煮二米湯時用的是大米和小米。謝瑾華喜歡喝半幹半稀的,就相當於是在喝粥了。柯祺卻隻喜歡舀清湯喝。他把這當成是解渴的水喝了。過了中秋後就一日涼過一日, 喝點熱湯真的特別養身。

    “我覺得可以開始通過酒樓為文報造勢了。”柯祺想了想, 說。

    此時不同於後世, 沒有電腦和電視, 信息傳播起來就比較慢,這給文報的推廣帶來了困難。好在憶仙樓開了一年半,靠著持續進行的一站到底比賽和《憶仙文集》,如今已然成為了京中文人們最愛的聚會之處。所以,謝瑾華完全可以先派人在酒樓中造勢,幾個月後再推出文報,一定會大受歡迎。

    謝瑾華和柯祺相處久了, 不需要柯祺多解釋,他就已經懂了。

    “對了,明年二月的縣試,謝哥哥是要參加的吧?”柯祺又說。

    謝瑾華愣了一下,微微皺起了眉頭, 問:“那時,你不是還沒有出孝嗎?”

    “可你已經出孝了啊。”柯祺笑眯眯地說。雖是夫夫, 但柯主簿不是謝瑾華的親爹,所以謝瑾華早已經出孝。明年是個很順的科舉年, 要是謝瑾華錯過明年的機會,那麽他在科考上又要多耗幾年了。

    謝瑾華眨了眨眼睛,道:“我一直以為,柯弟是想要和我一起參加科考的。”

    柯祺愣了一下。

    憑著謝瑾華現在的學識, 他去參加童試考秀才,絕對是沒有問題的。童試中大都是些需要死記硬背的內容,隻要學識紮實,就沒有運氣一說。因著慶陽侯府的關係,也沒有敢在謝瑾華考試時使壞。

    其實,若從學識來說,謝瑾華早兩年就能去考秀才了。但是,在他十二歲之前,謝純英故意壓了一下他,沒打算讓他去考試,免得他年少時名聲太盛最後為盛名所累了。他十二歲之後就流連病榻,且不管怎麽醫治都沒有用,直到十四歲和柯祺成親,這中間自然沒有體力去參加考試。到了今年,謝瑾華已有十五,身體也好了,身上沒有別的負累,他終於可以去參加童試了,結果謝瑾華卻沒有去。

    柯祺當時也沒多想,還以為謝瑾華是想要去趕明年的科舉順年,卻沒想到謝瑾華是在等他。

    作為被等待的人,柯祺心中立刻湧起了一陣暖流,仿佛他喝下肚的熱湯順著胃又暖到了心裏。然而,知道了謝瑾華不打算參加童試的原因,柯祺當然不願意再耽誤他了。即便謝瑾華跨步先走了,柯祺難道日後就追不上他的腳步了嗎?當然不會了!柯祺對自己很有信心,而信心源於他日常的努力。

    安朝的科舉共有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試。其中過了童試就是秀才,秀才有資格參加鄉試。鄉試也叫秋闈,在八月。過了鄉試是舉人,有資格參加會試。會試也叫-春闈,在二月。過了會試是貢士,有資格參加殿試。殿試是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在四月。殿試的成績決定了考生的仕途起點。

    鄉試、會試、殿試都是每三年一回的。偶爾聖上增設恩科,會多舉行一次會試和殿試。

    童試則有所不同。童試本身又分作了縣試、府試和院試,必須要三場都考過了才能成為秀才。其中,縣試和府試都是一年一回的。縣試在二月,府試在四月。院試則是兩年一回,考期在當年六月。

    為什麽說明年是科舉順年呢?

    因為,明年二月有縣試,四月有府試,六月有院試,八月有鄉試。然後轉過年來,後年二月有會試,後年四月有殿試。這意味著,如果有一個考生特別厲害,他隻需要一年的時間,就能成為進士。

    柯家的兄弟裏,宋氏所生的四位嫡子中,已有一舉人兩秀才。待明年六月出孝後,兩位秀才可以參加八月的鄉試。若是有幸都考中了,那麽三位舉人就能一起參加後年會試了。他們這一路也很順。

    隻有柯祺是真的被耽誤了。

    柯祺六月出孝,這意味著他趕不上明年的縣試,隻能參加後年的。就算他考得很好,但院試是兩年一回的,後年沒有院試,他唯有等到大後年再考。這之後,他又得等上兩年才有資格參加鄉試。也就是說,在不浪費任何機會的情況下,在皇上不設恩科的情況下,他得等到五年後才有可能中進士。

    若是在某次考試中發揮失誤,或者答題風格不為主考官所喜,那麽這個時間還要無限延長。

    好在柯祺早已經決心要走仕途,更適合走穩紮穩打的路線,倒也等得起。

    “我雖想要和謝哥哥參加同科的考試,如此更能顯出我們同心協力,可是機會不等人,謝哥哥不必刻意等我。”柯祺認真地說,“謝哥哥無心仕途,有個少年英才的名聲更能錦上添花。可我不一樣,我既然有心官場,那麽在我弱小的時候,自然還是不引人注意比較好。十七歲的進士縱然風光無限,但說不定我反而會因為年紀小而被耽擱幾年。因此,就算我身上沒有重孝,我也需要再好好忍耐幾年。”

    兩人的追求不同,隻要大家都是在進步的,就不需要刻意保持步調一致。

    謝瑾華知道柯祺說得都對,可他心裏仍是想要和柯祺參加同屆的考試。人又不是機器,不可能徹底摒除七情六欲隻顧去實現利益最大化。謝瑾華忍不住要縱容自己的私心,他就是想要和柯祺一起。

    他們若同樣優秀,若共同進步,若並肩而立,那麽世人就會習慣於將他們看作是一體的。

    這樣的認知叫謝瑾華充滿了向往。

    柯祺想了想,說:“謝哥哥,就算你先行兩步,我也會竭盡全力追上去的。”

    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明明是謝瑾華等一等柯祺更為省力,柯祺卻更願意叫自己耗盡精力去追。因為,他舍不得讓謝瑾華停下腳步。他們不會永遠都是一前一後的。不用謝瑾華等他,他會努力站到他身邊去。柯祺不願意讓自己成為謝瑾華的阻力,他反而要把謝瑾華的前進當作了是對自己的激勵。

    謝瑾華能從柯祺的眼中看到他的決心。

    “我……”謝瑾華隻覺得柯祺眼中有一團熊熊燃燒的火,從柯祺的眼裏一路燒到了謝瑾華的心裏。

    柯祺哄謝瑾華已經哄出經驗來了。其實也不能說是“哄”吧,“哄”有說假話騙人的意思,柯祺卻從不會惡意地欺騙謝瑾華。他很快又想好了一個理由,故作乖巧地說:“謝哥哥,若我和你同一科,那麽你一路縣試、府試、院試拿下小三元,我就算考得特別好,也肯定隻能屈居第二了,還不如我們分開。”

    有小三元,自然就有大-三元。

    鄉試、會試、殿試都能得第一,就是所謂的大-三元。

    若隻論才華,柯祺是真的相信謝瑾華有六元及第之才,但科考在很多時候特別看重運氣,還看重考官們的偏好。因此,柯祺覺得謝瑾華連中小三元絕對沒有問題,但之後的會元、狀元就很難說了。

    所以,柯祺此時沒有拿大-三元說事。

    “我們分開考,你在前一科努力拿下小三元,我在後一科也能拚一把小三元,如何?”柯祺說。

    說這話時,柯祺在心裏為自己捏著一把汗。這個世界上總不乏天才。柯祺覺得自己不算天賦型選手。安朝能人輩出,他不是謝瑾華那樣的學神,真想拿下小三元,接下去更需要懸梁刺股的毅力了。

    謝瑾華若有所思地說:“如此甚好。”

    柯祺隻說了小三元,謝瑾華卻直接將目標放在了大-三元上。他和柯祺年齡相當,若恰好是前後兩科的狀元郎,世人在說起他們時,肯定會將他們放在一起比較,如此不是更能彰顯他們是一體的嗎?

    但謝瑾華知道,這樣狂傲的話隻能在心裏想想。在沒有實現這個目標之前,他不能輕易說出口,否則夫夫倆肯定是要被天下書生群毆的啊!而實現一個目標最好的方式,當然是為之不懈地努力了。

    嗯,我會努力的,也會督促柯祺努力的。謝瑾華如此想到。

    柯祺此時還不知道,他搬起一塊很大的石頭,壓在了自己的腳上。所以,功課又……又增加了。

    聊著天的功夫,湯已經喝完了。柯祺要起身收拾碗筷,謝瑾華攔住了他的動作。

    “我來吧。”謝瑾華笑著說。

    謝瑾華背對著大門站著。柯祺逆光看去,一瞬間似乎有種錯覺,他仿佛在謝瑾華的身上看到了無限的生機。而謝瑾華臉上的笑容也被光線渲染得分外柔和。十五歲的少年郎,眉目疏朗,眼神清亮。

    柯祺心中立刻起了一個難以克製的念頭。

    如果他們生活在後世,十五六歲的少年人應該已經要升入高中了,那麽謝瑾華在校園裏一定是個非常受歡迎的風雲人物吧?如果柯祺也正好處在他真正的十五歲,那麽他一定會控製不住地想要……

    嗯,想要投票讓謝瑾華成為學生會主席。

    自己投票還不夠,我還要耗盡洪荒之力幫他拉票。柯祺非常認真地想到。

    作者有話要說:  此章又名《學神計劃中的秀恩愛方式》,不管能不能實現,先計劃了再說。

    柯祺呀,在學生時代,想把所有的票都投給某個人,可能是因為敬佩,更可能是因為暗戀啊!

    作者菌的母上大人最近用某app開了直播間,直播硬筆書法和其他。開了有幾天,我才知道的,超級震驚。我都沒玩過直播,她的日子過得真是比我的精彩多了。最近三次元工作壓力好大,心情和狀態都很差,好在回到家後,家裏從來都是這麽生氣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