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英雄所見略同
字數:4253 加入書籤
李延慶心不在焉地吃完了壽宴,踏上了回程的馬車。
回客棧的路上,李延慶靠坐在軟塌上,閉目養神,陷入了深思。
趙家與符家的密切關係,全然出乎李延慶的預料。
按理來說,似趙家這樣的新貴,不太可能與符家有多少交情。
而且按照李延慶目前所掌握的情報,符家與趙家往來也並不密切。
可事實擺在眼前,符彥卿對趙匡義的態度親切無比。
難道說,符彥卿要將小女兒嫁給趙家?
腦海中剛冒出這個猜想,李延慶當即就將其否定掉
不可能。
趙匡胤與趙匡義這兩兄弟皆已成婚,而趙家老四趙光美今年才十歲,遠未到成婚的年紀。
如此看來,那就是如流星般崛起的趙家得到了符彥卿的看好。
難道。符彥卿將籌碼壓在了趙家身上?
這可不是個好消息李延慶睜開眼,挑起身側的窗簾,窗外是緩緩倒退的大名府街景。
享受了一陣初秋的涼風,李延慶的思緒重回當下,他很快發現了一絲不對勁。
如果符彥卿真的將籌碼壓在了趙家身上,他怎會在眾目睽睽之下當眾對趙家釋放善意?
而起還是在郭榮“重病”的當口。
這不是將趙家放在火上烤嗎?
事情開始變得奇怪起來了李延慶發現自己有些看不懂事態的變化。
思緒流轉間,馬車回到了賀氏邸店。
李延慶在大堂喝了口茶的功夫,王延訓也返回了邸店。
王延訓一進門就就問道“李兄,你我何時回開封?”
李延慶替王延義倒了杯熱茶“隨時都能走,你要願意,現在都行。”
王延訓坐到李延慶對麵,接過茶杯“那就明早出發,這大名府我早就待膩了。”
李延慶自是從善如流“依你的,明早出發。”
在大名府收集了各節鎮代表的意見,李延慶需盡早趕回鄆州與父親麵談。
王延訓喝了口熱茶,不急不忙地說道“果然如你所預料的那般,魏王並未急著嫁女,可他與趙家的關係未免有些過密了,對此你有什麽看法?”
王家地位很高,祝壽時王延訓就排在趙匡義後兩位,符彥卿與趙匡義的對話他一字不落聽了個全。
“我覺得這事處處透著矛盾。”李延慶說出了自己的猜想。
王延訓一拍桌道“英雄所見略同,我也覺得這事挺矛盾的,若魏王真想與趙家交好,又何必當著一眾使節的麵?我看這完全就是在坑害趙家。可若說符家有意要坑害趙家,這又說不過去,他符家與趙家風馬牛不相及,魏王哪來的理由坑害趙家?我宴席上一直在思考此事,但終究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李延慶提起茶壺替自己添茶“一樁小事罷了,沒必要費太多精力,靜觀事態變化即可。”
王延訓狡黠一笑“我自是不急,要急也是你急。”
作為遠離京中旋渦的地方勢力,王家一向是騎牆派,京中無論發生什麽,對王家都不會有多少影響。
就算開封城頭變幻大王旗,王家也隻需向新帝效忠即可。
王延訓之所以願意與李延慶往來,是因為他看重李延慶的為人,願意與李延慶交個朋友。
李延慶淡然自若“我是真不急,等著看好戲就是了。”
趙家被符家架上了火爐,京中自然就有人來料理趙家。
比如郭榮,又比如王樸。
郭榮豈會坐視軍中重將與封疆大吏沆瀣一氣?
王樸本就不滿趙匡胤專權殿前司,如今良機送上門他又豈會置之不理?
一場好戲即將在京中上演,李延慶恨不能插翅趕回京中吃瓜。
大名府波雲詭譎,京中的趙匡胤已經準備對王樸動手了。
趙匡胤並不知道大名府發生了什麽,但他知道,若是不能盡快除掉王樸,那他就會被王樸給除掉。
禁軍的長官被外放為節度使,就意味著失勢。
在這風雲變幻莫測之際,趙匡胤可不想輕易離開京城。
在不遠的將來,或許就有天大的機遇在等待著他。
當然,對王樸動手的風險很大,大到能葬送整個趙家。
但趙匡胤願意承擔這個風險,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身後有禁軍裏忠心耿耿的部將,也有義結金蘭的異性兄弟,甚至還有高深莫測的魏相。
夜幕降臨開封,趙匡胤身著不起眼的棕色常服,從側門進入了魏府。
魏仁浦剛吃過齋飯,正在書房裏讀書,聽聞趙匡胤來訪,當即出門迎接。
在院中見到趙匡胤後,魏仁浦當頭就問道“元朗,你下定決心了?”
趙匡胤斬釘截鐵“是,還請魏相助我一臂之力。”
“很好。”魏仁浦臉上露出欣慰的神色,轉身道“隨我進屋說話。”
進入書房,關上房門,魏仁浦與趙匡胤隔桌而坐。
趙匡胤坐下後,雙手用力抓住膝蓋,迫不及待道“魏相,我欲除王樸,該從何處著手?”
自從決定要背叛郭榮、除掉王樸之後,趙匡胤就陷入了極度躁動的狀態,他恨不能立刻掃清一切阻礙。
魏仁浦對趙匡胤的狀態很是滿意,徐徐說道“你與王樸的矛盾已然擺上台麵,要想逃過聖上的事後清算,那就得將事情辦得悄無聲息,最好是能不留痕跡地偽裝成尋常意外。”
“偽裝成意外?”趙匡胤若有所思道“魏相是說墜馬、落水之類的意外麽?”
“不錯。”
魏仁浦輕輕頷首“王樸唯有死於意外,你方能安然無事,帶我重返樞密院,你便能高枕無憂。”
趙匡胤重重點了點頭“我明白了。”
魏仁浦從書案上抽出一份折好的開封平麵草圖,將其攤開在桌上,用手指在草圖點出了四個點“王樸這人幾乎沒有私人愛好,常日裏隻會出現在四個地方,皇宮、樞密院以及開封府的衙門,再有就是緊挨皇宮的私宅,他的身邊隨時都有宮中安排的殿直護送,要想製造足以喪命的意外,絕非易事。”
趙匡胤起身湊到了草圖前,聽過魏仁浦的講解後皺緊了眉頭“魏相可有妙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