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破局之棋

字數:4031   加入書籤

A+A-


    這京中想讓趙匡胤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他與郭榮、王樸反目成仇,又成為韓通、袁彥等禁軍高官的眼中釘肉中刺。

    雖靠著反對刑統出了一時風頭,但這一行為帶來的好處並不能在短期內兌現。

    趙匡胤必須要扛過眼前的一劫,才能迎來豐收的秋季。

    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若是趙匡胤還想繼續待在開封,他就必須找到能夠破局的一棋。

    而這一棋他也確實找到了,那就是殺死王樸。

    王樸死了,郭榮必然自亂陣腳,而魏仁浦大概率能夠重返樞密院。

    隻要魏仁浦能夠重新掌權,那趙匡胤一派就能轉危為安。

    可殺死王樸絕非易事。

    而且按照魏仁浦的說法,殺死王樸絕對不能露出任何破綻,最好是讓王樸死於十分常見的意外。

    為了達成這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趙匡胤麾下的斥候軍對王樸展開了全天候的追蹤調查。

    可結果並不喜人,王樸沒有任何破綻,他每日的行動路線非常固定,幾乎不會去任何計劃外的地方。

    而且王樸似乎也並無知己好友,這半個月下來他從未參加過任何社交活動。

    深夜的魏府書房,趙匡胤苦惱地揉了揉眉心“這太反常了,這王樸在官場上難道真就沒有任何盟友或是朋友嗎?”

    最近令趙匡胤煩心的事情實在不少。

    弟媳尹氏的病故、昔日兄弟尹崇珂的反目成仇、魏王符彥卿莫名其妙的針對、以及朝中的林林總總,無不令趙匡胤心生煩悶。

    再加上殺死王樸這樁無比棘手又迫在眉睫的任務,都快把趙匡胤給逼瘋了。

    每日早上洗漱時,趙匡胤都能從頭上抓下一大把掉發,哪怕是心性堅韌如他也有些撐不住了。

    “嗬嗬,這王樸確實沒有任何朋友,仇敵倒是有一籮筐。”相比火燒眉毛的趙匡胤,魏仁浦倒顯得鎮定自若。

    說到底,就算趙匡胤真失敗了,與他魏仁浦又有何幹係?他魏仁浦還不是照樣在政事堂當他的清閑宰相。

    至於王樸的仇敵,那真是遍布朝野。

    誰叫王樸這人嫉惡如仇又脾氣火爆呢?凡是犯過錯或是說錯話的朝官,無一例外都受到過王樸的斥責或是痛罵。

    趙匡胤滿麵愁容“魏相,再找不到突破口,我可就真沒法待在開封了。”

    魏仁浦淡定道“咱們不妨換個思路,既然王樸不會主動拜訪他人,你何不找個人邀王樸上門呢?這樣你動手的餘地也更多一些。”

    “找個人邀王樸上門?誰能邀得動他?而且他還得認同咱們殺死王樸的計劃。”趙匡胤瞪大了雙眼,顯然是想不出這個人選。

    魏仁浦嘴角輕笑“你別說,還真有一個符合要求的人選。”

    “是誰?”趙匡胤當即追問。

    魏仁浦吊了趙匡胤一陣子胃口,方才緩緩開口“這個人選,就是李穀。”

    自去年因患上風寒罷官以來,李穀已經在家賦閑一年半有餘。

    對於周朝而言,李穀不說是勞苦功高,也稱得上是鞠躬盡瘁了。

    先帝郭威剛剛建立周朝的時候,李穀就已是宰相。

    當時的李穀還兼任三司使一職,在任上他改革了一係列不合理的納稅、服役製度,為周朝積累下了海量的軍械糧秣。

    郭榮登基以來四年三征,耗費甚巨,若非李穀早年的財政改革,周朝的財政已然破產。

    除了在財政方麵的巨大貢獻外,李穀還經常隨軍出征,為前線大軍籌措糧秣。

    顯得元年郭榮親征北漢,就帶了李穀隨行。

    當時契丹鐵騎凶猛,李穀一度被契丹騎兵堵在山穀裏,幸而周軍戰勝,李穀才得以逃出生天。

    剛剛逃出生天的李穀立刻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為包圍太原城的五萬周軍籌集糧草,保障了攻城戰的順利進行。

    待到顯德三年淮南之戰,李穀幹脆擔任了第一次南征的統帥,他一路率領大軍搭橋鋪路,又從沿途州縣不斷籌集糧秣,為郭榮親帥十萬大軍南下鋪平了道路。

    也正是在淮南,李穀不幸染上了風寒,雙腿一度失去知覺,連下床都十分艱難,再加上當時周軍在淮南吃了敗仗,他不得已辭去了領兵之職以及次相之位。

    郭榮當時親自出麵挽留李穀,但見李穀病情嚴重,還是同意了李穀的辭官。

    不過當李穀提出要去洛陽養病時,郭榮卻拒絕了李穀的請求。

    最後,李穀保留了宰相的頭銜留在開封,並被郭榮授予了“顧問”一職,有資格乘坐肩輿入宮麵聖。

    李穀當時很是感動,以為自己病好之後就能重歸政事堂。

    可事情的發展卻與李穀的構想背道而馳。

    在李穀辭官幾個月後,郭榮撤去了魏仁浦的正任樞密使,轉而將魏仁浦調到政事堂,正式頂替了李穀的次相一職。

    而後王樸走馬上任,出任正任樞密使,替郭榮徹底掌控了樞密院。

    在這一次職位變動中,次相之位成了“關押”魏仁浦的“牢籠”,李穀也因此再也無法回歸政事堂。

    到如今,李穀所患風寒早已痊愈,他卻依然還是個掛著次相頭銜的顧問,壓根看不到重返政事堂的可能。

    李穀雖然在朝中官員裏年齡偏大,但今年也不過才五十五歲,遠未到告老還鄉的年紀,他當然希望能夠繼續在宰相的位置上發光發熱。

    而且李穀也不止一次向郭榮提出要重返官場,但郭榮一直置若罔聞。

    因為朝中實在是沒位置了。

    李穀這樣的重量級選手若要重歸朝堂,郭榮是沒法給他安排一般官職的,那隻會顯得朝廷不講情義,虧待昔日功臣。

    可政事堂裏的宰執之位就三個,範質的首相雷打不動,次相是用來困住魏仁浦的枷鎖,三相王溥曆來低調清白。

    這三位宰相的位置目前都不好動,郭榮自然也就沒法讓李穀重返朝堂。

    唯有掛著宰相頭銜的顧問一職,是目前最適合李穀的職位。

    地位崇高、毫無實權,最符合當前朝中的局勢,也最符合李穀這位失勢功臣。

    這樣的待遇,李穀心中如何不會生怨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