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反應
字數:3792 加入書籤
而柳三變則邊做邊驚恐的大叫著,實在這個老太婆太醜了,滿口臭氣和黃牙,身上到處都是老褶子皮,最最讓他恐懼的是他的那個竟然變大了,有了反應,他要怎麽辦,他不想做,可是身體並不聽從他的指揮,他絕望了,他知道這一輩子他完了,他的名聲全毀了,在他人生的這一頁上,抹上了不光彩的一筆。
柳三變和老太太的少兒不宜之事,還別說兩人做了一會之後,柳三變還露出了舒服的神色,甚至老太太還呻吟的叫了起來。
而壯漢三人趁著這個功夫,離開了這裏,連夜逃出了百泉縣。
在三個壯漢走了之後,貝乾和劉萬元連忙把躺在柳三變身上的老太婆拉到了一邊,找了兩件衣服,給柳三變穿上。
現在柳三變的眼神變得空洞無比,他被打擊的太大了,他今天不但沒有算計到周安,反而自己碰了一鼻子灰,不,這不是灰,這是毒,讓他有一種欲死難生的感覺。
搖晃了下柳三變,見還沒有清醒過來,渾渾噩噩的,貝乾和劉萬元帶著柳三變離開了這裏,應該是不想讓他在這裏尷尬了,帶到其它的地方去安慰去了。
其它的秀才見他們的同伴柳三變這個樣子,他們也沒臉在呆下去了,也紛紛的走了,就剩下周安和李玉萱,還有許士林呆在這裏,周安沒有理會其它,之所以他不離開,隻是因為他並沒有吃飽,所以他接著吃了起來。
本來周安做出了一首絕世之詩,引起了很多人的注目,尤其是那兩桌的書生,對周安又恨又愛,恨的是為什麽周安不是他們百泉縣的人,而是古縣城那個小地方來的,愛的是周安所作的詩實在是太好了,讓他們難以自拔。
所以這兩桌的書生猶豫要不要與周安相交,畢竟之前周安的同窗所說的話太過份了。
正在他們猶豫的時候卻又發生了意外的一件事,周安的那個同窗竟然把酒杯砸到了別人的腳上,然後一切超出了預料的發展,最後周安的這個同窗與一個老太太苟合了。
這一幕幕的反轉打了個他們措手不及,讓他們的情緒難以平複,其實本來他們也想管的,可是一看到三個大漢的武力,還有老太太的身形,讓他們不由的畏縮了,不然壯漢再讓這個老太太向他們發難,他們也沒有臉活在這個世上了。
周安一頓狼吞虎咽,吃得飽飽的,這百泉縣菜的風味,和古縣城有所不同,這裏的風味偏酸,每一口菜下去都帶有一股酸意,形成另一種獨特的味道。
李玉萱卻吃的不多,滿臉心事,而許士林吃的相當瀟灑,一邊喝酒一邊吃著,直到周安吃完,他也用手絹抹子抹嘴,和周安、李玉萱一起離開了,甚至柳三變包的這三桌沒有付錢,許士林全付了。
一夜之間,天然居所發生的事情快速的在百泉縣蔓延,引起了很多人的震動,甚至引起了那些文人名士的注意,這主要是周安的將進酒所引發的,這首詩太好了,無論任何人讀到這首詩,都深深的喜歡上了它,甚至有很多書法好的,把那首詩寫出來,掛表在牆上。
而柳三變在大庭廣眾之下與老太太苟且,也成為了坊間的笑談,所有人都知道了古縣城來考舉人的那些學子中不但有一個詩聖,還有一個才子與老太太當眾淫、亂。
這兩件事的發生,古縣城來的學子有名了,一美一醜,引得無數人對古縣城學子的遐想。
第二天周安看了看外麵的陽光照到了他的身上,把手中拿的書放下了,他看了一夜的文章的釋義,把以前讀過的書都互相印證,回憶了一遍,這次周安對舉人的會試把握大了很多。
隨即周安把筆墨紙硯放到了一個提箱裏,提著提箱,打開了門走了出去,隻見李玉萱這時也走出了房間,她手中提著一個食盒,周安有些奇怪問道“你拿食盒幹什麽。”
“周公子你還不知道吧,舉人的會試在縣衙舉行,會連考三天,一天一試,共三試,而這三天中不能出來,吃住都在裏麵,而我們帶食盒,是我們在這三天的飯食。”還沒有等李玉萱說話,許士林走過來說道。
“原來如此,看來我也要準備一些飯食了。”周安說道。
“其實我手中這一個食盒是給你拿的,我並沒有看到你起來買飯,所以就沒有問你,幫你買了。”李玉萱把食盒遞給周安說道。
“謝謝你的好意了,那我就收下了。”周安接過了食盒說道,雖然他可以從儲物格子裏拿出飯食來,但是有一個食盒在外麵充場麵,掩蓋一下他有儲物格子,這還是可以的,所以周安就收下了。
“不客氣。”李玉萱同樣一笑說道“舉人會試的時間快到了,我已經準備好了馬車停在外麵,我們現在就乘馬車前去吧。”
“我能不能一同前去。”許士林說道。
其實許士林知道周安是強大武者的身份,他是從他的姐夫俟光遠的口中聽到的,俟光遠說了周安好幾次,說周安是古縣城最強大的武者之一,說周安在天狼幫來的時候殺戮萬千,等等,許士林由此知道了周安在古縣城的地位,恐怕隻有一縣之縣令才能與之比較,當然了隻在古縣城,但是這也很不凡了,所以他想要交好周安,和周安交上朋友。
周安沒有說話,看向李玉萱,畢竟馬車是李玉萱租的。
“你也一起去吧,馬車的空間很大。”李玉萱很爽快的就答應了。
李玉萱和許士林從屋內拿了食盒和提箱,和周安向外走去,在他們走的時候,吱呀一聲,李玉萱旁邊的門被打開了,柳三變從房內走了出來,
他現在這個形象怎麽說呢,全身上下被布條纏著,包括臉也被纏的嚴嚴實實,隻露出一雙眼睛,而且這雙眼睛充滿了迷茫,好似對前路的前途未知,好似對前路的前途未卜。
周安看了一眼,便跟著李玉萱和許士林來到了民居外麵,隻見外麵有好幾輛馬車等在那裏。除了其中一輛是李玉萱租的,其它的馬車應該都是其它秀才租的,去前往縣衙。
當李玉萱來到後,馬夫下了馬車向著李玉萱問了一聲好,李玉萱答應了一聲和周安、許士林上了馬車,馬夫甩了一下馬鞭,駕的一聲,馬車向著縣衙而去。
在趕路的時候,周安透過小窗看往外麵,發現有很多書生帶著書童,或者背著書簍,或者與其它的書生結伴而行,或者和他們一樣也乘著馬車向前而去。
每個書生的手中都拿著食盒和提箱,應該都是前去縣衙參加舉人會試的。
而且在街上到處有賣筆墨紙硯的,有賣前幾屆考題供考生參考的,甚至還有秘密賣小抄的,說是今年的考題,隻要讀了小抄,立馬會中舉人,不過想要買小抄很貴的,兩百兩銀子不還價,周安停下了馬車還買了一份,把裏麵的答案都記在了心裏,然後把小抄交給了李玉萱和許士林,讓他們也看看。
李玉萱對自己很自信,並沒有看,許士林看了一下,隨即就扔了說道“這小抄的題不對,都太簡單了,好似是隨意出的題,隨意答的題,看來夫子說的果然不錯,大元朝對每年的科舉都很重視,題不會泄露的,不然的話出題之人,連帶保題之人會滅三族的,所以每次科舉都無人泄題,即使有賣題的也是假的。”
“看來銀子白花了。”周安苦笑一聲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