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危難時刻
字數:5270 加入書籤
()
密旨寫道:
“朕之嫡長子劉彥一歲時,因受賢妃徐氏毒害,性命危在旦夕,幸被劉神醫搭救,懿德皇後被賢妃誣陷打入冷宮,自知不能保全我兒,遂委托劉神醫將兒送到趙家,隱姓埋名,以趙榮之名活下來。
“朕在其二十加冠時,賜其字稷,稷兒武雙全,堪當大任,朕想到懿德皇後臨終遺言,希望他在無爭鬥生活,遂讓其在趙府生活下去。
“若國家有急難,我兒也應該擔當起匡扶社稷的重任,請我兒挽大韓大廈於將傾,登基為帝。這就是朕賜字稷的原因。特此委托何光完成此事,欽此。熙寧九年,劉曦。
“附,若眾臣有疑,可讓涼侯蕭林望、夏洪作證。”
夏洪,是先皇劉曦跟前服侍的夏公公的大名。
何山更加驚訝:“父親,既然趙榮如此能幹,為何剛開始不立他為皇儲?卻給了這道密旨?”
何光說:“山兒,你可知道,先皇交給我這密旨的時候說過什麽話?”
何山搖搖頭。
何光說:“先皇說,這道密旨隻有你我二人知曉!朕去了,這世上知曉的人就隻有你一個了!如果,你不想執行這道密旨,也沒有一個人能知曉!而朕,也希望你永遠沒有執行這道密旨的時候。”
何山不解:“既然不希望你執行,卻為何又下了這道密旨?莫非皇上早有預見?”
何光說:“事後,我也想了很久。皇上到底是怎麽想的。最後,我終於想通了。咱們的這個皇上是個心思縝密的人。劉誌當時還小,我問過太醫院,還沒有出過水痘,不要說別的,就這一個病,就有可能——,還有,賢妃的根基太深,先皇一定會想到嫡長子劉彥被下毒之事。他不得不多想一些。”
何山說:“先皇擔心劉誌長不大。”
何光說:“是啊!人生那麽長,劉誌還那麽小。他也擔心劉誌長不大。至於為什麽不立劉彥為儲,先皇太聰明了,他看出,朝分為兩派,一派是擁立劉誌,一派是擁立劉衝,而劉彥,他是病重的時候才知道那是他的嫡長子。沒有人擁立的兒子,即使是嫡長子,又能如何?他剩下的時間不多,不能為劉彥鋪好路,與其這樣,不如讓他在趙家安安穩穩地生活下去。”
何山說:“這個倒是實情!他不想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將這個兒子拖入危險境地,辜負懿德皇後的臨終囑托。但是,他不怕你會害了趙榮嗎?”
何光說:“他將這道密旨交給我,並告訴我,隻有我們兩個人知道此事。那就是說,他也是為我留了一個後路。他知道我想得明白,趙家不想參與朝爭鬥,隻要我不提及此事,趙家絕不會提及。所以,趙家對我根本不構成威脅。
“我特意將趙政調入京任大理寺卿一職。也是要就近觀察,我發現此人毫無野心。在交談,我有意無意提到趙榮,趙政都含含糊糊支掩過去。可以說,他們從來沒想到讓趙榮認祖歸宗。反而十分害怕趙榮身份暴露。”
何山問:“那先皇說的危難時刻到底是什麽呢?”
何光說:“所謂的危難時刻,就是劉衝亂國的時候。我就用這道密旨將他拉下皇帝寶座。你回來了正好,我們要早做準備,下一步,我們就是要尋找趙榮,說服他,來做這個皇帝。”
提到尋找趙榮,何山猛地想到了應娘說的話,一下子大驚失色:“父親,大事不好了!趙榮恐怕已經被大夏人害了!”
何光大驚:“到底怎麽回事?你說清楚。”
何山說:“兒子在春風客棧抓住了一個大夏的暗探,聽她說,他們得知,趙榮在涼州府製造一種新的武器火彈,於是,他們將他迷暈,帶出了涼州府,帶到了大夏。逼迫他為他們製造武器,如果他不做的話,就要殺了趙榮。所以,兒子恐怕趙榮是凶多吉少啊!”
何光問道:“趙榮到了涼州府蕭林望那裏?他不是在牛首府軍嗎?”
何山說:“很有可能。牛首府的什長和伍長好多都被分配到大韓各地去當訓教官了。”
何光想起來了:“對了!蕭林望是趙榮的未來嶽丈,他被分配到那裏也是很正常的。”
何山有些詫異:“不是說,涼侯的女兒跌入山崖了嗎?他帶兵支援燕州府,過後我二人深談過一次,他告訴我,女兒隨他前去涼州府,路經平州府和南山,馬受驚,跌入山崖了。涼侯說到這裏,黯然神傷。”
何光說:“後來發生的事你不知道。他女兒又被趙榮救了,後來,二人訂了親。”
何山說:“原來如此。看來,那趙榮到涼州府就是真的了。那應娘說的話也可能是真的了!”
何光長歎:“怎麽會這樣?難道我大韓已經到了窮途末路?天要滅我大韓,滅我何光?”
父子二人剛才還雄心勃勃,這會兒,聽說趙榮被擄到了大夏,希望頓時破滅。
何光說:“兒啊,這道密旨原來隻有我一人知道,現在,你我二人知道。萬萬不可透露半句,否則,會給何家帶來殺身之禍的。”
何山說:“既然趙榮已死,這道密旨還有何用?不如毀掉,也免得帶來災禍。”
何光說:“不!這道密旨目前還沒有任何人知道。趙榮到底死沒死我們也不敢肯定,所以,隻要不見到屍體,我們就必須抱著一線希望。而如果毀了這道密旨,我們就一點希望也沒有了。所以,不到最後一刻,我們不能燒。”
何山應聲是:“是,父親,明天我就到兵部去,問一問兵部,趙榮是否在涼州府,到底涼州府有沒有申請研製兵器的經費。”
何光說:“問得巧妙一些。不要被別人發現你的企圖,你現在一言一行都被監視著。”
何山說:“父親,還有一事。”
何光問:“還有何事?”
何山說:“本來,我們製造的弩和弩車目前是最先進的武器。現在,大夏恐怕也掌握了這種技術。”
何光說:“那就是說,如果我們和大夏交戰,沒有任何武器上的優勢了。”
何山點頭:“是啊!父親知道他們是怎麽掌握這種技術的嗎?”
何光問:“難道不是自己研製的?”
何山說:“弩很簡單,交戰的時候就可以繳獲一把帶回去,讓能工巧匠研究一番,就能掌握技巧。可是,弩車就不一樣了,他結構複雜,體形龐大,也不容易搶到。在交戰,他們根本沒有會搶到。”
何光問:“那他們怎麽弄到的?”
何山說:“牛首府兵器製造部分配各部兵器的時候,他們埋伏在平州府,搶了平州府的弩車,然後,藏在一個地方,拆了部件,讓能工巧匠研究透徹,記下尺寸,最後,仿製出來的。”
何光說:“仿製的,畢竟比原來的差一些。”
何山說:“那也不一定。有時候,武器在使用的過程進行改造,說不定比原來威力更大。”
何光說:“原來這樣。可是,這件事情兵部知道嗎?向群和周毅成報告上來了嗎?知情不報,貽誤戰,那可是大罪!你明天到兵部,將這幾件事都落實一下。小心一點。”
何山說:“兒子明白!父親放心,兒子會小心的!”
第二天,何山提前結束休假,到了兵部。
在和石川的閑聊,知道了趙榮確實到了涼州府,而蕭林望也確實申請過改造兵器的經費,石川說,經費有限,隻撥給了一萬兩銀子。
一萬兩銀子?用這個來研製新武器?那還不夠塞個牙齒縫的。
看來,涼州府的武器即使研製出來,恐怕也沒有經費製造出來。
而關於丟失弩車的事,兵部並沒有接到半點消息。
何光聽說後,默默半晌。
這個周毅成,真是膽大包天!
趙榮啊,你可千萬不能有事啊。
何光忽然想到什麽,問道:“那趙榮失蹤的消息,兵部也沒有收到,對嗎?蕭林望沒有做任何事,趙府也沒有人表現出異樣啊!”
何山仔細想一想,確實如此啊!
於是說:“正常情況下,一個人失蹤過後,應該有動靜的,可是,涼州府並沒有什麽動靜。那是不是說明,蕭林望在暗尋找?涼州府通往大夏的有兩條,一條從嘉林關直接回大夏,一條穿過沙漠借道烏孫,然後才能回大夏。
“依兒子看來,他們應該不會經過嘉林關,那裏是黃繼業守衛,必定嚴格盤查。隻要蕭林望一聲令下,燕州府和嘉林關所有的守卒都會出動搜尋。想帶一個活人出去,不是那麽簡單。那就剩下另一條路,穿過沙漠,經過烏孫,回到大夏。查一查,最近蕭林望在烏孫有什麽動作沒有,就知道趙榮是否活著。”
何光說:“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不過,烏孫的使者前幾天倒是到了京城,劉衝拒不接見。”
這是福安公主向大韓皇帝上的書。
厘靡當了烏孫昆彌,按烏孫風俗,福安公主要嫁給厘靡為妻子,這不符合儒家的倫理道德,福安公主請求大韓派兵接她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