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你就沒有過心虛嗎

字數:1771   加入書籤

A+A-


    一個商人,竟然看出我的誌向,絕不是像那些庸人一樣,僅僅為了爭權奪利,而是想實現自己賑濟天下的抱負。手機端 vw

    雖說隻是一個小小的商賈,竟好像是難得一見的知己,何光有些動容。

    李福又說:隻是,李福要求,每修成一條路,每維修好一條道路,都需要在這條路設立一個收費站,收取車輛道路磨損費的稅收,按車輛的載重情況確定收費金額標準。以二十年為期限,二十年後,不再收取道路磨損費。但是,營運權會一直收下去的。並且李富保證,十年之內,不僅讓道路交通發達,還讓陸路運輸和水路運輸互為補充,都興旺發達起來。不知道這個想法能不能得到臣相的同意

    何光沉吟片刻,最後說道:這件事我不能馬答複你。我需要和戶部商議一下。

    何光讓戶部將每年的道路維修費用呈報來,結果令何光大吃一驚,全大韓每年光道路維修要花費近五十萬兩銀子。那麽,將這個營運權交給李福,首先,每年的維修費省去了,這一筆開支戶部不用出了,李福還會修建道路,十年之內,他還要讓大韓的經濟貿易繁榮起來,隻有經濟貿易繁榮,人口的流動才會頻繁,道路營運也才會興旺起來,對朝廷來說,這筆賬怎麽算也是非常劃算的。

    這是一個使經濟繁榮的長遠的計劃。近期內是根本掙不到任何錢的。

    李福是一個有遠見的商人。

    何光這才真的相信李福所說的報恩予他的話來。

    為了實現他賢相的夢想,李福也做了長遠的計劃。

    隻是,我今年已經五十多歲,我等不到五十年,而我百年以後,不知道這個協議還算不算數,一朝天子一朝臣,也不能讓李福太吃虧。

    那麽,朝廷不能太過分,我讓戶部擬定一個計劃,風險讓朝廷和李福各承擔一半,利益,也各分享一半。這樣最好。

    張太醫一家被帶進京城。

    胡久拿著刑部的令牌,找當地知府配合,帶了張太醫一家老小十口人來到京城。

    張太醫的老母親已經七十歲了,小孫子才三個月,一家老小拖兒帶母,一路忐忑著來到京城。

    張太醫好幾次想從知府衙役嘴裏套點什麽事出來,可是知府衙役根本是一問三不知,隻說是刑部官差要求知府配合,帶張太醫一家進京。

    張太醫看了胡久門神一樣的臉,試探著問道:官爺,帶張某到京城是不是宮有人需要診治

    胡久繃著臉,看了張太醫一眼,扭過臉去什麽也不說。

    張太醫觸了一鼻子灰,還不死心,又問:官爺,請問,如果是看病,為什麽又會帶張某的一家老小都來到京城呢張某母親這麽大歲數了,經不起長途奔波啊

    如果是犯了什麽事,也不應該是這個待遇啊,好吃好喝地供著,沒有半點為難啊。

    胡久瞧了張太醫一眼,說道:本官是奉命行事到京自會知曉你急什麽

    張太醫尷尬地愣在那裏,他徹底沒招了。

    393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