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不能再拋頭露麵了
字數:3144 加入書籤
何山點亮火媒子,依照蕭鳳婉的說法,前將被套拿開,露出了一塊整塊的木板,何山有些訝異:明明那木板是有縫隙的,可是,這是一塊整體的木板。 蕭鳳婉說:“下麵應該還有一塊木板。” 何山現在已經見怪不怪了,他用刀從邊緣將木板撬開,果然,露出了一塊木板,木板的間用鎖鏈交纏著,四周也用鎖鏈固定著,並且,木板很厚,想要從下麵打開,恐怕很不容易。 何山準備用大刀去砍斷鎖鏈。 劉彥忙製止:“不要動。留著以後有用。” 何山稍一思索,馬明白:這大概是要留著當誘餌的。 何山馬將床鋪恢複原樣。 大家剛要出門,蕭鳳婉說道:“慢著既然來了,要拿幾樣值錢的東西走。” 何山和劉彥都是聰明人,馬明白蕭鳳婉的意思。 人來過和沒有來過,主人是能夠感覺到的。 明明感覺有人來過屋子,什麽東西也沒有丟失,那隻有一個可能:地洞暴露了。 所以,蕭鳳婉要造成小偷光顧過的假象。道理很淺顯:一個常年沒有人居住的房子,有個把小偷光顧,那是再自然不過了。 何山不由得又多看了蕭鳳婉一眼:這個蕭小姐,心思還真是縝密。 蕭鳳婉沒有注意到何山的眼光,劉彥可看的清清楚楚,他心想:以後,蕭鳳婉還是不要讓她再顯露才華了。 在趙府呆了不到半年,趙寧無可救藥的喜歡了秦晚風。 到烏孫不到兩個月,秦晚風還是以承平的假的未婚妻的身份出現,姚榮竟然也喜歡了她。更可氣的是,恢複趙府二少爺身份的趙靖竟然還想跟我搶妻 還不用說那些身份地位相差懸殊,對蕭鳳婉連想也不敢想、還仍然肖想的承平、蕭建、陳東、陳西之流的 如果陳平之流的知道劉彥的心思,恐怕會大叫冤枉:天地良心,我們絕對沒有肖想,隻是出於對主子的尊敬。 還有,辦了一個殤帝投毒案,呂度在劉彥麵前對蕭鳳婉讚不絕口。 劉彥可聽之槐介紹過:這呂度是有名的自負之人,刑部查案第一人,豈是浪得虛名?況且,呂度曆來是大男子作風,對女子從來沒有看眼過。 可是,竟然對蕭鳳婉讚賞有加,全然不在意,自己口讚賞的這個人也是一名女子。 今天,何山已經是幾次表現出讚賞和驚訝了。雖說,他劉彥自信論權勢論相貌論才能,雖也不能搶走蕭鳳婉,可是,那麽多人多看蕭鳳婉,還是讓劉彥有些不舒服。 好,以後這麽辦,不讓蕭鳳婉拋頭露麵了。 三人來到儲物的地方,打開櫃子一看,空空如也,金銀細軟已經被席卷一空了。 也是啊,既然跑路,肯定是要帶些細軟的。要不然,怎麽生活?那偷點稍微值錢、又容易攜帶的東西。 大家順手拿了些東西,出了門,叫趙寧,一起來到丁字路口。 這裏的路蕭鳳婉不熟悉。 蕭鳳婉問道:“這兩條路是到哪裏?” 趙寧和劉彥都在平州府長大,對京城的路不熟悉,熟悉的隻有何山。 何山說:“這一條路是往京城西門,這往北的一條路是通往平州府的驛道的。再走五裏,了驛道。” 劉彥說:“好此地不宜久留。讓人發現這個地方被別人發現了,恐怕不會有人鉤了。我們原路返回。回到皇宮再商議此事。” 回去的路走得很快,回到皇宮,劉彥帶著大家來到禦房。 眾人坐下商議此事。 關於逃跑路線,從平州府會通往三個地方:大夏、山東猗縣和烏孫。 何山說:“最初徐家和大夏應該達成了什麽協議,要不然,徐米守嘉林關,嘉林關那麽容易失守,是讓人想不通的。 那麽周妍會不會逃往大夏,在大夏的幫助下伺機回大韓奪回皇位呢?” 蕭鳳婉肯定地說:“不會。大夏現在四分五裂,自身難保。他們這個時候湊過去,無疑是自討沒趣。劉衝雖然是被廢黜的,可他畢竟還是大韓人,難保大韓不會將失敗的怒火轉泄到劉衝的妻和子身。再說,大夏人野蠻,周妍一個年輕的女子過去,一個沒有後盾的美貌的女子到敵國,無疑是自投羅,羊落虎口。這一點,我想,周妍誰都清楚。她是一個聰明的女子,她手裏沒有王牌,憑什麽人家會幫助她?所以,絕不會貿然前去。” 趙寧問:“山東猗縣呢?那裏是她熟悉的地方。” 何光和劉彥同時說道:“不會” 蕭鳳婉微微一笑:這是在搶答嗎? 何山抱拳做了一個“抱歉、失禮、請恕罪”的動作。 劉彥不在意地一笑,說道:“那她更不會去了因為,他們在那裏不僅沒有結下善緣,劉衝反而在那裏已經結下了民怨。她對哪裏熟悉又怎麽啦,民眾恨劉衝恨到骨子裏去了。她到那裏不僅沒人保護她,反而因為熟悉,會更快地找到她,將她交到官府領獎。” 趙寧說:“那隻有一個可行的地方了。那是烏孫。可是,她為什麽要到烏孫呢?” 話剛說完,趙寧忽然想到,當初真正的二弟是被姚正富帶往烏孫的。直到十年後,見無人注意,才回到涼州府。想到這裏,趙寧說:“那她應該是逃往涼州府,然後前往烏孫的。目前來看,烏孫應該是最佳選擇,畢竟,它不屬於大韓的領土。對他們來說,應該是最安全的。況且,烏孫四通八達,是東西方貿易往來的轉站,一有風吹草動,混在商貿人群逃到更遠的海外,也是有可能的。” 劉彥點頭,認可了趙寧的說法:“趙將軍,明天你將此事告知呂度,讓刑部派人去追蹤。還有,讓他查清楚這家人的來曆、人口組成,那更有助於找到周妍母子。” 蕭鳳婉說:“要查一個帶著嬰兒的母親,目標應該是很大的。” 何山說:“但是如果她們一直躲在馬車裏,那不會被人發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