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封賞(三)
字數:3641 加入書籤
(搬家搬了整整三天,沒請搬家公司,大包小包都是自己扛,累屎個人了......)
臣想請陛下,重新調查甲仗庫神炮手,轟天雷淩振誤襲聖駕一案!”
阮尊這話一出,朝堂上下頓時像是炸開了一鍋粥,議論不斷。其中大部分人,都是一臉茫然,不由得四下詢問:“轟天雷淩振?這是誰?誤襲聖駕?”
多數人,也對於淩振並不在乎,他們在乎的是阮尊竟然在陛下麵前,公然討價還價,而且似乎有些得寸進尺了。
雖然你救治陛下有功,可是聽聽,那什麽叫淩振的人的罪名,襲駕!襲駕!
朝堂之上,眾目睽睽之下,你竟然敢為一名襲駕者求情?
真是不懂事!不怕死!
有一些資曆較深的大臣,已經把那幾年前的事想起來了,一個個目光深沉,若有所思。
這小子,在這時,提起那起,為為翻案,是什麽意思?
還是,這就是他入宮的主要目的?
聽到大臣們的議論,看到他們各異的臉色與目光,阮尊有一陣心虛,不過還是硬著頭皮撐下去。
既然話已經提出來了,就沒有退縮的道理。
陛下,當年陛下在青州巡視甲仗庫新型火炮,出現火炮炸膛的惡事,驚擾了聖駕。淩振也被以耗費國帑研發不利、驚擾聖駕居心叵測的罪名投入青州大牢。若非慕容知府等全力相救,隻怕他早已經人頭落地了。”
大膽!”章淳出列了,一臉的怒容,指著阮尊,又指向慕容彥達,“淩振此人,不是早已經在青州府被處決了嗎?什麽叫恐怕現在早已經人頭落地了?難道他現在還活著?”
說到這裏,怒氣更甚,指向慕容彥達:“慕容大人,這是怎麽回事?處決淩振之事,刑部早已經報批,且經禦筆朱批,此人早應該已經死了,難道現在還活著?如果說活著,那便是欺君大罪!”
朝堂上更是一片轟然。
這小子的一個請求,竟然引發出一樁欺君大罪出來?
哲宗皇帝的麵色也很不好看。古往今來,曆代帝王都把欺君大罪看得無比嚴重。所謂的欺君,有欺騙、欺負之意,冒犯的是帝王的尊嚴,削的是皇家的麵子,所以其後果也極為嚴重,基本上都是處死或是滿門抄斬。
慕容彥達萬萬料想不到阮尊在此時此時,竟然提出淩振之事來,一時手足無措。
這小子是豬啊!你以為你借著救治陛下的風頭,逞強出頭,就真能給淩振一個洗清冤屈的機會麽!
在眾目睽睽之下,皇帝能認錯嗎?
而且,淩振之事,具體還是他慕容彥達操作,李代桃僵,以另外一名死囚將他替換出來的。如果說硬要打板子,算欺君大罪的話,那也是算在他慕容彥達身上,而不是阮尊身上。
想到這裏,慕容大人就覺得麵前一陣陣發黑。
麵對章淳的指責,慕容彥達說不出話來,隻是指著阮尊,手指發抖,被氣得。
陛下,火炮試製,聖駕親臨時,出現的炸膛驚駕一事,微臣相信,不是淩振所為,他是被人陷害的!而且是被遼國人所陷害的!”阮尊脖子一硬,一條道走到黑了。
遼國!”
這話一出,朝堂上的議論聲更大了。
大膽豎子!”馬上就有一位禦史大夫出言相責,“檀淵之盟後,遼宋已為兄弟之邦!數十年來,再無一戰。你究竟是何身份,竟然在這裏挑撥遼宋關係?要知道,一旦遼宋再度開戰,生靈塗炭者至少數以十萬至百萬計!你是何居心!”
得,這頂大帽子扣得。
阮尊現在的心裏,和慕容彥達一樣鬱悶。
慕容彥達,阮尊,你們二人現在,還有何話說?哲宗皇帝陛下的臉上,像是被打了一層霜。
朝中大臣們也紛紛出言相責,有眾口鑠金之意。
陛下,遼宋,果真是兄弟之邦嗎?”阮尊說道,“我宋國立國之初,太祖兩次伐遼,要取回燕回十六州,兩軍屍橫遍野,最後還是宋國慘敗。太宗時禦駕親征北漢國,遼國派兵數萬支援北漢,兩軍亦是血戰多場,後宋國慘敗,太宗僅帶數騎,狼狽逃回京師。真宗時,遼國蕭太後及遼聖宗禦駕南下親征,宋國半壁江山落入遼人之手,幸得名相寇準主戰,才止住宋國敗勢,但此時,我宋**民,傷亡已經以八十餘萬計。北地糧草,為之一空,百姓民不聊生。此役之後,才有了所謂的檀淵之盟,兩國數十年來,再未相侵。”
但是,這所謂的檀淵之盟,真的是和平之盟嗎?遼國真的止住了侵宋的野心了嗎?”
阮尊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朝堂上的指現之聲漸息,取而代之的是諸多的驚訝與驚歎之聲。
大臣們沒有想到,一個弱冠少年,竟然能有這番的見識,竟然能夠隨口引據如此詳實的事例。朝堂之下,一時靜默無言。
據淩振口述,他發覺當時給他打下手的十二名京師甲仗庫的炮手中,有兩個人的舉止,與宋人的舉止習慣有異。二人胸前都有狼頭刺青。天神狼是遼人至崇之神,凡至誠信者,男子都喜在胸口刺上狼頭刺青。遼國必然不願看見宋國多出一種攻城掠地的利器,所以想辦法弄壞了大炮,嫁禍於淩振,既毀了炮,又可以殺了能製炮的人!這樣,遼國以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阮尊把根據全部說了出來,然後,就靜待這朝堂上的裁決了。
此話當真?”蔡京還是站了出來。
章淳是文官頭兒,他蔡京的資曆還差得多。可是,如果此事能夠坐實,那麽章淳身為宰相,總攬朝局,必然或多或少要為此事負責。
那樣的場麵,是蔡京所願意看到的。
絕無虛言!”阮尊說道,“淩振是甲仗庫的天才,一直在與各類火炮火器打交道,據說多年來從未出現炸膛失手之事,為何偏偏陛下親臨時失手?這本身就很可疑。”
哲宗皇帝問道:“那淩振現在在何處?為何不親自前來,向朕說明冤屈?”
陛下。”阮尊苦笑,“他如果要親自來,隻怕還沒有見到陛下的麵,就人頭落地了。不過,微臣手上,有一些淩振先生打製的精妙火器,不妨在演武場,為陛下演示一下。陛下看了之後,就知道,就算淩先生真的犯了滔天大罪,光是這些火器,就能夠給他換來子孫後代的丹書鐵券,免死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