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開天應劫第一尊

字數:4644   加入書籤

A+A-


    洛風不懷好意,準備禍水東引,以鄰為壑,將戰火燒到了軒轅黃帝的頭上。

    後土氏與女媧氏的目光紛紛落下了,望向了洪荒真界的軒轅黃帝。

    “軒轅啊!你來說一下。”

    “嘖嘖,有熊氏,你也是人族的長者了。”

    兩位女神不再看向洛風,  而是望向了軒轅黃帝。

    “糟了,好你個洛盤古,我自問在洪荒之時對你不薄,現在竟然如此坑害於我!”

    軒轅黃帝頓時冷汗淋漓,他輩分小,這個黑鍋背不起啊!

    所謂三皇五帝,別看他軒轅氏,  平日裏能在三皇裏麵占據一個泰皇的位置,  那是真正的老祖宗都不幹活了,他這個五帝之首才能夠上位。

    古老的人族三皇可是有不同版本的

    一版本的三皇是燧人、伏羲、神農

    作為人族最初的皇者之一,燧人老祖已經幹了太多年了,退休之後躍身人族三祖之位,不再是三皇之一。

    於是有了第二個版本三皇伏羲、女媧、神農

    到了後來女媧與後土之爭,母神一脈內訌開始削弱,共工和祝融輪流上位,帶來龍鳳兩種文明。

    有三版本伏羲、祝融、神農

    有時候,祝融打輸了,共工上位,變成了四版本,伏羲、共工、神農。

    再到後來一代版本一代神,  代代版本削祖龍,隨著龍之文明的沒落,  與之抗衡的鳳凰文明也開始沒落,頗有一種鯰魚效果。

    沒有了競爭對手,  就開始不思進取,  開始逐漸墮落起來。

    這才有了軒轅黃帝這位後來者居上。

    到了如今的諸天萬界,已經是第五個版本的人族三皇,伏羲、神農、軒轅

    從一係列演化中,不難看出來,三皇中隻有伏羲與神農是真大佬,一直穩居釣魚台,最後一位皇者是時常更換。

    人家天皇伏羲與地皇神農的位置鐵板釘釘。

    什麽是人皇,最強大的人自然就是人皇。

    所謂兵強馬壯者為人皇,莫過於此。

    他軒轅氏調解一些人族後輩的矛盾還可以,少昊,顓頊,大禹,堯舜,這些帝君都是晚輩,排名在他之下。

    哪怕對上太上道祖,他都不虛,畢竟道家之中有黃老之說,黃帝與老子是平起平坐的的祖師爺。

    可問題是眼前這兩尊大神,是老祖宗,誰都惹不起。

    這兩位大佬可不是,  那些試圖爭奪女媧,  後土業位的後世小輩,而是真真切切的最初本尊之一,象征昔日兩位大地之母的恩怨情仇。

    在每一方大千宇宙,諸天萬界不停的演繹大道之爭,直至最終分出高下位置。

    他洛盤古背不起這個黑鍋,難道我姬某人,區區一個三皇之末,五帝之首,就能背得起這樣一個天大的黑鍋嗎?!

    軒轅黃帝目光瘋狂轉動,所謂學好很難,學壞,嘿嘿,對於大羅而言那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軒轅黃帝刹那間就找到了,新任的背鍋俠。

    “伏羲皇兄,您與兩位嫂嫂關係都親近,不如來評評理。”軒轅黃帝蹦噠一聲,走到了伏羲天皇的身後。

    論輩分,伏羲是三皇之首,父係男神,跟著妹妹兼任妻子的女媧,傳出過不少的緋聞。

    論實力,伏羲是青帝之一,乃是五方天帝,神道中的大哥大,人道中一流皇尊。

    論資曆,在古老的時代,伏羲氏做過一任皇天。

    何為皇天,皇天就是蒼天,蒼天乃是青色之天,東方之天。

    在古老的時候,愚蠢無知的普羅大眾,總是喜歡將皇天後土相提並論,並且將二位大神並列為配偶神。

    雖然伏羲天皇一再澄清,這是謠言,這是流言,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

    但是各位智者大羅都是樂子人,大家在混沌中多麽無聊,不是被盤古砍,就是被結伴去砍盤古。

    事實證明,流言止於智者,但是無聊的智者會自動下場當水軍,充當自來水。

    於是愈演愈烈,到了最後有君履後土而戴皇天,乃是天公地母的傳聞。

    至於謠言最初的源頭是哪裏,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

    根據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炎帝報道,這則謠言極有可能是後土娘娘與女媧娘娘撕逼無數紀元量劫的導火索。

    盡管之前兩者就積怨已深,但是勉強能維持表麵的和平。

    直至這一則謠言傳播起來,後土開始介入生靈創造的領域,女媧還是獨占大地之母的稱呼。

    軒轅黃帝躲在伏羲天皇身後,露出半個腦袋,低聲道“我雖然是人族之首,但萬事還是要請教兄長的。”

    “長幼有序,尊卑有別,還是讓伏羲皇兄來吧。”

    “您說是不是啊,神農皇兄。”

    一側捧著大西瓜吃著正開心的神農氏愣了一下,什麽情況就牽扯到了自己頭上。

    你怎麽能欺負老實人呢?!

    神農氏習慣性空耳,故作疑惑道“什麽?聖人……哎呀,人族的事情你叫聖人來幹什麽,天道聖人是沒用的。”

    “隻有人道聖人才有資格解釋,有著釋法權。”

    現場頓時一靜,人道聖人,除去三皇五帝之外,誰還能擁有這種稱呼?

    誰擁有注解經文的權利,誰能夠解釋皇天後土的含義,是誰握著筆杆子。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紫氣東來三萬裏,函關初度五千年。

    一位是德,一位是道,合起來便是道德聖人。

    兩位聖人對手一眼,苦笑一聲,這怎麽辦。

    “仲尼,伱有什麽意見?”老子憂心忡忡問道

    夫子搖搖頭“筆則筆,削則削,春秋筆法罷了。”

    “伯陽老師,您有什麽見解。”

    老子長歎一口氣,閉目養神,緩緩“無為而治。”

    兩位道德聖人都沒有說法,最終的火還是燒到了伏羲天皇的身上。

    伏羲天皇神色僵硬,驟然起身,在眾目睽睽之下,沒有走向兩位女神,而是徑直走向了洛風盤古。

    “好你一個洛盤古,今日我就替兩位妹子教訓你!”

    伏羲天皇大喝一聲,瘋狂使眼神。

    洛盤古挨了一拳,卻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來你也是個和稀泥的。

    頓時抄起開天斧朝著伏羲天皇殺去,伏羲天皇假裝抵抗了一下,緊接著混沌魔神真身破碎。

    伏羲天皇露出一個如釋重負的神色,暗暗鬆了一口氣,終於逃過了一劫。

    比無為而治更高級一級的叫做死遁!

    伏羲魔神成為開天應劫第一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