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舌燦蓮花

字數:5042   加入書籤

A+A-


    在白馬寺的山門外,有兩匹石馬,左右相對,石馬高18米,長米,頭戴轡絡,身置鞍韉,性情溫順,凋工精細,相傳為漢代的馱經之馬,實為北宋太師太保魏鹹信墓前的石像。
    民國二十四年德浩法師住持白馬寺,將石馬遷置於山門前。葉君澤和林欣穿過了山門以後,就向著內裏的佛殿走去了。
    因為白馬寺由很多個區域組成,除了中華傳統的古建區以外,還有其他國家風格不同的建築群。
    而葉君澤和林欣,自然是打算先去中華古建區那邊觀光遊玩。至於其他的區域,就等他們先把整片中華古建區逛完以後再說吧。
    反正已經來了白馬寺,那他們當然是要把這邊完完整整,好好逛上一遍的。
    穿過了山門的葉君澤和林欣,用了沒多久的時間,就來到了佛殿所在的位置。
    來到這邊以後,林欣就拿起手機,繼續看著百科上麵的內容,為葉君澤介紹了起來。
    隻聽林欣緩緩說道:“佛殿位於由南到北的中軸線上,從前到後依次分布著山門、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台和毗盧閣等主要建築。其中,天王殿為高台歇山式建築,初建於元代,明代重建,東西麵闊間,南北進深3間,殿內正中安置著從故宮運來的凋龍貼金佛龕,內供明代
    “夾紵”大肚彌勒佛像、四大天王像、韋馱天將像等;大佛殿始建於元代,明代重建,後又多次修葺,高台歇山式建築,雙下昂六鋪作鬥拱。
    東西麵闊間,南北進深3間,是寺院佛事活動場所,也是僧人早晚課誦的地方。
    內供釋迦佛、文殊、普賢二菩薩,迦葉、阿難二弟子、供養天人、觀世音菩薩等塑像。”聽著林欣仔細認真的介紹,兩人距離前方的天王殿也是越來越近。
    用了沒多久的時間,他們就走到了天王殿近前,緩步走進了其中。葉君澤和林欣剛一走進殿內,就看到了正中央擺放著的凋龍貼金佛龕。
    除了這座佛龕以外,在周圍擺放著的就是各種各樣的佛像。比如很是顯眼的大肚彌勒佛像,還有四大天王像、韋馱天將像等等。
    總的來說,這座天王殿內擺放著的各種佛像還是相當之多的。反正葉君澤和林欣看了一段兒時間下來,全都不由得有些眼花繚亂了起來。
    看著眼前的眾多佛像,他們隻覺得臉盲症都快要犯了。把天王殿的每一座房間都好好參觀了一番以後,葉君澤和林欣就從裏麵出來,朝著下一個地點——大佛殿,慢悠悠地走過去了。
    兩人很是悠哉遊哉的樣子,沒有半點著急。反正他們現在的身份是普通遊客,那麽並不需要那麽著急忙慌的,隻需要好好享受當下的片刻閑暇就好了。
    既然已經出來旅遊了,那肯定還是以享受為主,把握當下的悠閑時光,不用去思考那麽多的事情。
    過去了不過是幾分鍾的時間,葉君澤和林欣就又來到大佛殿這邊了。兩人剛一過來,隻是一眼就看到一口巨大的黃鍾。
    這口大鍾隻是瞬間就吸引到了葉君澤和林欣的注意力,兩人定睛凝神,朝著那口鍾格外仔細地打量了過去。
    就這樣默默地打量了一番,林欣就又拿出來手機,語氣認真地介紹道:“懸掛於大佛殿內東南角的大鍾鑄於明代嘉靖三十四年,通高16米,重二千五百斤。”聽到這個重量的葉君澤,不由得暗自咂舌,出聲感慨了一番。
    對於這口大鍾有了比較細致的了解以後,兩人就不再多想些什麽,朝著大殿內走去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葉君澤和林欣來得比較巧的關係,他們剛一走進大佛殿,就看到這邊剛好有一位僧人正在講經。
    隻見僧人盤膝坐在佛像下麵,臉上的表情一絲不苟,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而且他的身上也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質流露出來。
    在那位僧人的麵前,則是一位位坐在蒲團上麵的出家弟子。當然了,也不光是隻有佛門中人,還有像葉君澤他們一樣的遊客,同樣盤膝坐在蒲團上麵,一臉虔誠,認真聆聽著那位僧人講經。
    葉君澤和林欣互相對視了一眼,兩人輕輕頷首間,便也沒有再多想些什麽,找到兩個空餘的蒲團,在上麵盤膝坐了下來。
    反正他們閑來無事,而且剛好趕上了這邊的活動。既然有幸能夠聽到這邊的高僧講經,哪裏還有不聽的道理呢?
    無論怎麽說,這對於兩人來說,也算得上是一種新奇的體驗了。畢竟像是這種高僧當麵講經的機會可不多見,他們今天真的算是來著了。
    要不然有句話就叫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呢,他們要是換做其他時間過來,還真不一定能夠趕上這樣的事情。
    葉君澤和林欣盤膝坐在蒲團上麵以後,便也沒有再多說些什麽。兩人紛紛豎起耳朵,認真聆聽了起來。
    事實上對於佛門,葉君澤和林欣在學校學習的時候,老師們也有特地為他們講述過,隻是講述得沒有那麽透徹罷了。
    你要是非要讓老師們在課堂上給他們講佛經,那不就有些強人所難了嘛?
    反正隻需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知道了佛門的存在,是什麽,又在做什麽就足夠了。
    至於課堂上沒有講到過的事情,那就要等他們以後有機會再去了解。而現在這種局麵,不正是這樣的一個機會嗎?
    所以葉君澤和林欣在蒲團上麵盤膝坐下來以後,便也和其他的遊客一樣,一臉認真地聆聽著那位僧人的講經。
    先別管能不能聽懂,也別管他們是否真的在認真聽,最起碼那副表情和模樣還是相當到位的。
    反正光是看著他們現在的樣子,在場的其他人估計也不會懷疑些什麽就是了。
    葉君澤和林欣聽著那位僧人的講經,不知不覺間,就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刻鍾的時間。
    到了這個時候,林欣突然向著葉君澤暗中傳音道:“學弟你發現了嗎?這位講經的師傅好像有點不一般啊。”葉君澤聞言,輕輕點了點頭,同樣傳音回應道:“我也有這種感覺。”葉君澤稍微頓了頓,便繼續傳音說道:“要是我的感知沒有出錯的話,他應該是具備修為在身的。而且他身上散發出來的修為波動,還相當不俗,最起碼也是在結丹期。”林欣微微頷首,傳音回應道:“是吧,和我感知的一樣。”葉君澤微微一笑,緩緩說道:“先繼續聽下去吧。”林欣笑著回應道:“也好。”兩人經過一番短暫的傳音交流以後,就不再多說些什麽,再度認真傾聽著那位僧人的講經。
    就這樣又過去了將近一刻鍾的時間以後,葉君澤和林欣隻是瞬間就感受到了一陣莫名的波動。
    在他們的感知當中,在那位僧人的身上,就像是有著一陣特殊的波動流露了出來。
    不光是如此,隨著一句句經文的講述,他整個人的身上都好似有著一圈兒神秘的光暈逐漸擴散開來,就像是為他披上了一層霞光。
    當然了,這種變化僅限於葉君澤和林欣他們這樣具備修為的修士才能夠感受到。
    換做是其他的普通遊客,絕對是沒有辦法發現那位僧人身上的變化的。
    對於其他人來說,那位僧人依然是坐在那邊,孜孜不倦地為大家講經。
    和之前相比起來,並沒有什麽不同之處。真要說有什麽的話,估計也就是他們在聽對方講經的時候,才能夠更加快速的理解下來了吧。
    幾乎不用怎麽動腦子,話一聽到耳朵裏麵,就自然而然地明白那是什麽意思了。
    親自感受到這一幕以後,林欣便微微一笑,再度和葉君澤傳音說道:“學弟,看來我們之前的猜測沒有出錯啊。”葉君澤輕輕點了點頭,傳音回應道:“隻能說不愧是白馬寺,能夠存在這麽多年,果然是臥虎藏龍啊。”林欣微微頷首,深有同感地說道:“是啊,不論其他,光是憑借現在這幅氣派,他也算得上是得道高僧了。”葉君澤笑了笑,傳音說道:“既然是白馬寺的大師,那肯定是有一些不同尋常之處的。”林欣輕輕點了點頭,傳音表示讚同:“說的也是。”就在兩人傳音交流的這段間隙,那位僧人那邊就又有著新的變化出現了。
    隻見在他的身體下,就像是有一朵巨大的蓮花緩緩盛開。不光是如此,隨著那位僧人持續不斷地開口,在他的口中也像是有著一朵又一朵微小的蓮花綻放。
    大概這就是所謂的舌燦蓮花?而且隨著他的講經,口中的那一朵朵蓮花,也隨著經文落到了在場眾人的身上,就像是某種賜福似的。
    當然了,除了葉君澤和林欣以外,其他的遊客們也都沒有察覺到就是了。
    在場的那些佛門弟子們可能有所察覺?葉君澤和林欣也不太確定。就這樣又過去了將近半個小時以後,這位僧人的講經也終於是告一段落了。
    於是在場的遊客還有一眾佛門弟子便紛紛出聲致謝道:“多謝大師。”說罷,人們就從蒲團上起身,轉身從大殿內離開了。
    正當葉君澤和林欣打算跟著其他人一起離開的時候,剛才講經的那位僧人卻突然出聲道:“兩位施主請留步。”【又是新的一個月啦,先祝大家六月快樂!
    希望在新的一個月裏,各位書友們都能夠身體健康,心想事成,萬事如意,平平安安,永遠幸福快樂!
    當然,新的一個月的開始,依然需要大家手中的月票支持,各位書友如果有多餘票票的話,就多多投給我吧,萬分感謝!
    喜歡本書的書友也希望可以多多正版訂閱支持一下,這對我真的很重過程中有任何意見或者建議的話,也希望能夠多多提出來,每一條建議和評論我都會認真看的,感謝大家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