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商議對策
字數:3571 加入書籤
西邊奕國大軍壓境,南邊流寇席卷重來。皇帝在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立馬傳旨召集群臣,商議如何應對當前的狀況。大臣們急急忙忙趕入宮來,太子滄越澤已經候在宮門口,眾人心中詫異,這個太子得到的消息知道的也太快了吧。饒是心裏有疑問,眾人也沒有膽子去問,所以跟在太子身後,等著皇帝。
“這奕國突然壓境,實在來得突然。也不知因何致此啊。”李太傅搓著手,一副焦急的模樣。
滄越澤神情嚴肅,顯然也是對此沒有十足的把握,這奕國的做法讓人實在是琢磨不透。奕國與崇夏國實力都相差無幾,多年來也一直相安無事,甚至互相通婚,明麵上看起來一副和氣融融,怎麽說兩國動手都不會有什麽好結果,莫不是那奕國新帝腦熱,不按常理出牌?
“查探的人還沒有回來,切莫胡亂猜測。”
“太子教訓的是。”哪些原本還在嘰嘰呱呱討論的官員們,聽到滄越澤這麽說,立即安靜下來。
不久,大皇子,安定王也匆匆而來。
很快,慶鸞殿三進的門被宮人依次打開,眾人跟在太子身後,進入殿內。隨後就是太監那尖銳的喊唱:“皇上駕到!”
眾人匍匐在地,高呼萬歲。
滄容一臉倦容,揮手讓眾人平身。
“這奕國與南寇同時擾我邊境,眾位愛卿對此事有何看法?”問題直接拋給底下的人了,皇帝估計也是焦頭爛額,不得所以了。
底下的大臣,你看我我看你,對南方流寇的事情那還好說,可是碰到奕國這事,事情恐怕就沒有這麽簡單了,因此大家都不敢妄言。
滄越澤陳默不語,倒是身旁的大皇子上前說道:“兒臣以為,不論他奕國作何動作,他此次舉重兵駐紮在兩國邊境,已經威脅到我們,違背了兩國簽訂的協議,所以兒臣肯定父皇,立馬調取四弟帶重兵前去,若是奕國無意為之,大家大可各自散去,若是他奕國存了那心思,一戰怕是避免不了了。”
聽得滄鴻睿這麽說,皇帝眉頭緊鎖,太子滄越澤走上前一步,道:“啟稟父皇,我國與奕國的交界邊線綿長,四弟已駐紮龍穹河南段多年,若是輕易調動,恐有不妥。”
“那你可有對策?”滄容身子前傾一點,問道。
“回父皇,奕國與我過以龍穹河為界,北有龍眠山,往下有迷霧森林,再往下奕國境內有六麵山,這幾個地段按往常令人看守即可。南段風口鎮以南有四弟帶兵駐紮,應對他們不足為懼。奕國駐兵在陽山城對岸,一旦陽山城攻陷,便可直驅崇夏城,危及國本。”
“不錯,交界線雖長,能夠重兵突破的也就那個地方,是朕急糊塗了,也就隻有澤兒能這麽快想到此處,哈哈。”皇帝的心頭上的事情已經有了頭緒,心情大好,毫不保留地誇讚滄越澤這個能幹的好兒子。
安定王的神情淡淡,沒有什麽興趣的樣子,但是一旁的大皇子,臉色可就不太好看了。
“二弟好智謀,但這找到了防守的地方,可這防守的人選,可是心中有數?”
“何人能夠勝任,自然是有父皇做決斷。”滄越澤十分淡定地回了一句。
還沒等大皇子說話,皇上便開口了,“澤兒身子近日也已經康複,帶兵打仗,最為合適。”
此言一出,眾人又是一驚,這皇帝打算把兵權交到太子手裏了啊,這樣一來,其他皇子可就沒有半點勝算的機會了。在這宮裏伺候這個皇帝已經那麽多年,官場上的那些彎彎繞繞,見多了,人也就不由精明起來。大家的心裏打著算盤,那些以前為大皇子馬首是瞻的官員,立馬跳出來,十分急切地說道:“皇上,臣以為此事不妥。”
“有何不妥?”明顯皇帝臉色有些變幻。
“太子大病初愈,且新婚不久,這奕國要是沒有動作,那還好說,若是真地發生戰爭,戰場上麵刀槍無言,太子若是出了點什麽意外,可如何是好?臣懇請皇上三思。”說完,直接跪下匍匐在地,那些跟在大皇子陣營的人,呼啦啦跪下,群呼
“懇請皇上三思!”
“你們!”皇帝看到底下跪作一地的大臣,差點沒有氣死,現在這明顯的不待見這個太子的意思嗎?連皇上的麵子都不給了!
見此,大皇子嘴角帶笑,一副好哥哥的模樣,說道:“父皇,眾大臣也是為了太子著想,還請體量。朝中並不是沒有合適的人選。”
“哦?那你覺得誰人合適?”皇帝語氣明顯不高興了,大皇子現在卻沒有心情去理會了,他想到的就是這個兵權絕對不能落入滄越澤的手中,否則自己就沒有勝算了!
“護國公乃是護國功臣,帶兵經驗豐富,又是我崇夏國當今太子的丈人,在兒臣看來,最為合適。”
“護國公......”皇帝沉吟片刻,看不出情緒來。
安定王看到這一幕,忍不住笑出聲,皇上一個眼神飄過來,十分不悅。
滄越澤對底下那些站出來的人,一一過了一眼,然後說道:“護國公確實比兒臣更為合適。”
聽到滄越澤這麽說,眾人都是一愣,隨即,大皇子立馬接過話來,“二弟都這麽認為了,父皇還有什麽不可放心的?”
皇帝定定地看著自己這個最為疼愛的兒子,有十分疑惑,要想現在給了他兵權,就算這滿朝文武都不擁戴他,至少手裏有了能說話的兵符,那就不一樣了,可是為什麽他要拒絕?
看出皇帝的不甘心跟疑惑,滄越澤繼續說道:“南方流寇再次擾我邊境,兒臣昔日帶兵前去鎮壓,沒想到還是有漏網之魚,此乃兒臣之過,還望父皇能夠給兒臣將功補過的機會。”
“這......”皇帝布置作何打算了,但是看在滄越澤這淡定從容的份上,應該自己有對策,所以接著說道:“那便如此罷,來人!擬旨!著護國大將軍率兵五十萬鎮守陽山城,太子、安定王領兵鎮壓南方流寇。”
得到皇上的旨意,大皇子臉上堆滿笑意,但是安定王的臉上卻是不好看了,這明明就沒有他什麽事的好麽,難道是這是父皇對自己剛才那聲笑的懲罰?不至於吧!
安定王苦哈哈地一張臉,別人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發生了什麽不得了的大事。
把那些不相幹的人遣散,召見了護國侯裴文成,商議了具體的應對方案之後,才是散去。
護國公率兵於明日點兵出征。
太子率兵兩百,再次南下鎮壓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