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庶子
字數:8456 加入書籤
南州的確不是一個很好的地方,但它的荒蕪令它成為了莫楚辰眼中一塊未經塗抹的畫布。
無論是他折騰出什麽東西來,總不會帶來意外的麻煩。
借著無人問津南州的情況,莫楚辰在經營養成類的遊戲途中愈走愈遠。
從一開始經營太守府,再後來的全民種田和製作棉衣,在有足夠資金的情況下他無論做什麽都不會有其他人反對。
借著這一股東風,莫楚辰自然是在南州混得風生水起,順帶的還將南州的商貿給發展了起來。
南州的不遠有一個小國,它是一個弱小的附屬國,因為地方偏遠,環境惡劣的關係,邊境的巡邏大軍並不多,大多數人都是例行公事地繞著邊境轉一圈。
莫楚辰將棉衣和土豆賣到了國,借著貿易的名頭帶動了南州不少新晉的商戶,那個小國對神奇的土豆和棉花十分感興趣,在交易上自然是不吝嗇與花大價錢引進它們的種子。
莫楚辰在食物和抗寒的事情上折騰完以後開始折騰著讓人搞溫室種植和玻璃房,並對外宣傳,隻要做成了,即使是大雪封天的季節,大家也可以吃到新鮮的蔬菜。
雖然南州的大多數人對這個說辭表示存疑,可看在太守給的工錢實在高,他們自然是不會說什麽煞風景的話。
若是背後嚼舌根的人了,太守惱羞成怒不折騰了,他們不就沒工錢了?。
普通的人隻想著賺錢,而武林人士則對於南州這個太守是充滿了好奇心,他們無數次偷偷潛入太守府,也無數次被各種機關武器暗算,種種證據都表明,南州太守是一個武藝高強,精通各種武器的高手。
特別是戰弩的出現,它簡易的操作和危險的殺傷力刷新了大家對武器的認知。
“可惜,你娘似乎不樂意來南州。”
書房內,莫楚辰看著手中魏林的來信,上麵簡單的交代了泉城的情況,對於爭奪功名牌的事情,上頭也交代了幾句,因為年公公的決定,最後功名牌入住魏家老宅的事情不了了之。
魏鵬為了這件事急得還生了一場小病。
期間魏然接手家裏的商務,因為他行事不夠圓滑,目光短淺,堆積了不少用不著的賠錢貨,魏鵬病好後終於狠下心來讓嫡子開始接手商業上的事情,讀書考去功名什麽的他忽然就斷了那方麵的念想。
“沒辦法,我到底隻是庶子。”魏策也沒有強求,他娘的性格,一輩子都難得會大膽一次。
正當魏策要講話的時候,他聽到了門外有腳步聲,趕忙地原地消失。
“老爺縣知縣求見。”
幹瘦的管家在門口輕聲的講話。
他是莫楚辰從當地找來的一個落魄書生。
姓別,大家都叫他別管家。、
別管家雖然看著七老八十,實際上隻有二十多。
當初莫楚辰來南州的時候,他所謂的太守府實在是破敗得不如莫楚辰在江南泉城的莊園,家丁什麽的更是沒有一兩個。
能夠被分來這裏的,除了當地原住民之外,鮮少可以做的久遠的,大多人住個一兩個月就受不住,告老還鄉,找渠道跑路了。
為了讓住處不至於太冷清,莫楚辰花了不少錢買了奴仆又請了當地幾個讀書人當管家等文職人員。
別管家就是那時候被莫楚辰帶到太守府的。
在南州,讀書人是真的難找,這裏重武輕文的風氣很重,文弱的書生基本很難熬過淩冽的寒冬和糟糕的環境。
莫楚辰能夠尋找到的書生最高階就秀才,還是家中習武,順帶考一下刷成就的。
“老爺,今天來的縣令有點多。”別管家低聲的說道“我讓他們都在大廳裏等了。”
南州的基礎建設不如其他州,莫楚辰的太守府也沒有太多規規矩矩,有人求見就一律在大廳等著。
……。
莫楚辰到大廳的時候正巧就看見五六個縣令坐在大廳裏討論得激烈。
這些縣令多是年輕的麵孔,因為犯了錯或者得罪上司被安排到這裏來的。
一開始他們也是混吃等死的狀態。
畢竟這裏沒幾個聽他們的話,那些規規矩矩這裏的人也不會聽再加上朝廷的不重視,想努力也沒方向。
現在到底不同了。
新來的太守用吃飽穿暖的前景拉攏了不少原住民部落,又用戰弩震住了飛天遁地的武林人士。
南州總算是從不毛之地有了一絲絲的改變。
“各位大人一大清早吵鬧什麽?”
莫楚辰坐在主位上,懶懶散散地靠著椅背,整個人文弱而散漫。
這些年輕的縣令們反倒比他還壯實粗獷。
一開始,他們以為這個一看就是書生的上司會撂擔子跑路。
可沒想到一年多下來,書生還是文質彬彬的模樣,南州卻早已經不是昔日的南州。
“太守,我們也不是非要吵。”
臉上蓄著小山羊胡子的縣令指著旁邊一個臉黑的同僚,怒斥
“謝大人實在是過分,眼看著天氣要入秋了,下官就想把往年收上來的棉花做成棉衣低價給縣城裏的百姓。
這謝大人倒是好,劫了我們的棉花,直接送到了邊軍手裏了。”
“李大人,怎麽說話的呢?這棉花又不是你們縣一家種出來的,再者邊軍戰士保家衛國,總不能讓他們穿不太保暖的蘆絮過冬。”
謝縣令一臉義正言辭,反指責道“且不說棉花,你們縣是最先開通與國貿易的,百姓都不愁吃穿,好意思計較那點棉花?。”
“好了,謝大人,許大人,你們都是小事,自己協調就好了,我們縣才有大問題。”
一個蓄著一大把美須的黑高縣令站了出來,他的麵容立體,與大多數人長得不太一樣,這是當地部落原住民當上的縣令。
“大人,往年的規矩,凡是給朝廷交稅超過十文錢的家庭都可以得到三斤糧食。
現在眼看著其他縣城人生活愈發好了。
那又是棉衣又是棉褲,聽說冬天還有炭火的。
不少部落開始不打算交稅了。
除非給他們棉衣和土豆。”
這所謂的規矩就是朝廷裏用來刷存在感的玩意。
往年南州爛透了,朝廷看著反正收不來稅就搞個小恩小惠來拉攏人心。
誰知道,這反倒是養大了不少部落的胃口。
東西不夠多,他們就絕對不理朝廷,反正南州這地方易守難攻,隨便跑都行
“他們是參加了種田,還是武器或者玻璃的建設?”
莫楚辰聽著也不動怒,隻是平靜的問了一句
“隻有參加了這些的戶籍才能有補貼,尼大人,你看看哪家符合?。”
“我看一家都不符合。”
尼縣令對自己管轄的地方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那些鬧的,哪一個不是妄圖交十文得到更好的。
他們不會輕易下山,自然是不會報名參加南州的那些活動。
“那不就好了,愛拿不拿,南州的稅收也不差他們十文錢。”
莫楚辰說道這裏還透著一股嫌棄,妄圖不勞而獲還如此理直氣壯,都什麽毛病?。
“……。”
尼縣令聽著也沒有要勸說什麽,隻是默默地坐在旁邊品茶。
南州的變化他也是有目共睹的。
就他管轄地的那些人,別的本事沒有,坐享其成的能力倒是爆炸。
隻是,真那麽不管,怕是要鬧起來。
尼縣令眼神裏透著精光,他到底是不想摻和到裏頭,不然他實在兩頭難做。
“話說,幾個月前,太守不是讓人運了肥料和土豆種子還有七八十隻豬崽子讓尼大人分給其他人養種嗎?怎麽還會鬧起來了?”
謝大人到底是耿直過頭,一點不留情麵的問“尼大人難道是貪墨了?。”
“胡說八道。”
剛喝下一杯茶的尼縣令聽著差點噎到,趕忙地喊了一句,氣的臉色鐵青。
“不是的話,太守給的東西哪裏去了?”
大家眼巴巴的盯著尼縣令。
“還不是吃了。”
尼縣令覺得這樣掀老底的事情實在臉上無光。
可大家都看過來了,他不得不解釋“我發放下去,他們三天就吃的幹幹淨淨,就肥料倒是丟地裏了。”
“……。”
大家完全沒想到事情居然是這樣的,當初太守給每個縣令一定的份額,現在不少縣靠著當初的種子和豬仔過上了很好的生活。
甚至許縣令的縣城直接就以盛產棉花出名到了隔壁小國去了。
他們是完全沒料到,如此自斷根基的事情也有人做得出來。
“既然如此,尼大人就不用走種植了,走鍛造吧,打鐵總是南州人都會的事情,反是參與打鐵一天滿四個時辰就有糧食補貼。
不然,自生自滅去。”
莫楚辰的一番話有的人聽的頗是認同有的則完全覺得那是禍事的開始。
無論他們讚同與否,南州這個地方天高皇帝遠,太守就是他們唯一的頂頭上司,說什麽做什麽都隻能看太守的臉色。
處理完事情後,莫楚辰窩在太守府裏寫藥方。
這些藥方都是治療常見病症的方子,還有一些營養配方之類的,林林總總疊起來也少不得有幾百張。
莫楚辰讓人將一些市井赤腳郎中集中了起來。
這些郎中學識不如正經醫館,多是學了點偏方就出來的,因為收費便宜,很收普通人家的歡迎。
將赤腳大夫集中起來的目的,就隻是為了將整理成冊的醫書傳播出去。
抓著他們教了兩三個月,就是再大字不識的也多少會背誦藥方。
能夠得到正經的藥方,那些大夫又怎麽會拒絕呢?
他們自然是歡欣鼓舞地答應了,畢竟包吃包住還給教育,機會難得啊。
【那麽拚命做什麽呢?】
小係統看著宿主以最快的速度刷成就,不但是醫藥方麵的,糧食除了土豆,還有各種各樣的蔬菜。
其中有一樣小係統完全就不明白,為什麽要重新修建南州的住宅。
簡單來說,南州的大城區都修建出了許多堅固的,大石頭構成的房子,這些房子還不販賣,隻租售,是不少原住民下山後的首選住處。
“當然是為了應付即將到來的災厄。”
巡視完溫室養殖的進度後,莫楚辰在轎子裏品嚐著香甜軟糯的桂花糕,那甜膩的氣味彌漫著整個馬車狹窄的空間。
“什麽災厄?”小係統瞧著南州情況一點也不覺得哪裏不好了,除了那些頑強躲在深山老林的原住民不肯歸順外,一切都往好的方向走。
“過段時間你就知道了。”
莫楚辰說著,看向了外麵,外頭的風沙很大,半米高的野草幾乎瘋長滿了整個地麵,遠處破舊的城牆看著可不牢固。
豔陽下,一陣陣炊煙直直升起,那是住在城外的百姓開始煮飯了。
可惜這一份平靜維持不了多久。
當入冬之後,天氣一天比一天地往下掉,大雪來的比往年都要早,它不但下的久,還下的十分密集。
不過一夜的時間,不少人的家整個被雪給蓋了一大半,早起的人不得不拿起鏟子開始鏟雪。
倒是那些年幼的孩子,麵對著漫天的雪,他們倒是玩得忘乎所以。
醫館和赤腳大夫的生意也紅火了起來,因為這大雪天摔倒的人實在太多,在醫館門口,人們甚至可以看見不少腳上纏著白布的人一瘸一拐的走著。
一開始,大家對這一場雪並沒有太在意,可隨著天氣越來越冷,野外的動物們開始銷聲匿跡,河水也全被凍得結結實實,用斧頭都劈不開。
食物也陷入了短缺的狀態,這時候,大家才後知後覺的想起了太守之前搞的什麽溫室培育。
在確定了食物來源穩定後,各地的縣令又陸陸續續地遇到了不同的問題。
在縣城的百姓是有棉衣木炭可以過冬的,但部落的原住民並沒有啊!這個冬天越來越冷,那些窩在山裏不肯出來的人最終為了生計也不得不出來了。
這些人一出來就搞事情,最後被統一丟到了修建出來租售的石頭房子裏,隻有登記好身份信息的人才能被放出來。
這動機持續了很久,來年的四月份,本是要春暖花開的季節,卻還是在漫天飛雪,即使南州各地都做好了準備,每天還是有不少人被這寒冷給帶走。
莫楚辰也不讓人將屍首丟亂葬崗,隻是每個地方都壘砌起了火台,將那些屍首給焚盡了。
時間來到了五月份,原本漫天的飛雪總算的不再下個不停了,但寒意也更甚人了。
陸陸續續地不少逃難的人來到了南州,說是因為這寒冷,不少地方為了一口吃的鬧得家破人亡,甚至有的地方爆發瘟疫,一城的人無人幸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