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要倒的樹

字數:4709   加入書籤

A+A-


    “那棵樹要倒了”夏紅陽端著碗站在壩子中間邊吃著早飯邊說道“你看,肯定要倒。”

    妮妮和亮亮見外公端著碗在外麵吃飯也跟著跑了出去。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來。”楊思華看著兩個孩子跟著跑就開始念叨“以前你奶在世的時候就說吃飯就該一家子圍在桌子邊吃,端著碗往外麵跑,像什麽樣子呢?”

    “媽,那是以前。”夏小嫻抿嘴,別說老爸了,就是自己也喜歡端著碗往壩子外跑。

    突發其想的,夏小嫻將一張小圓桌搬到了壩子,讓一家老少都坐在壩子裏吃飯。

    楊思華拒絕出來,一個人坐在堂屋的八仙桌前邊吃邊念都不像話。

    夏小嫻就笑了。

    城裏有錢人,不就喜歡這個調調嗎?

    每到節假日開個車跑到城郊,農家小院坐坐喝喝茶打打牌,孩子們則放敞的玩。

    “夏大爺,吃早飯了啊!”

    “喲,夏大爺搬到外麵吃啊。”

    “夏大爺家裏熱鬧噢。”

    “對,對對,你吃過沒有嘛,咱這是有吃不瞞天。”

    夏紅陽一邊吃一邊笑。

    什麽都不說熱鬧兩個字讓他特別的開心。

    鄉下的熱鬧不是天天都有。

    冷清已經成了鄉下的代名詞了。

    夏小嫻所在的村叫夏灣溝,這兒住著四十多戶人家,老爸說老老少少加起來一共有二百三十多口人。

    但是尋常時候就隻有四十多個老人在家。

    以前是留守兒童多,現在連留守兒童都沒有幾個了。

    隨著人們意識的提高,很多外麵打工的人在外麵安定下來還是知道將孩子帶在身邊。

    就像夏小嫻和夏小嬌一樣。

    楊思華說過好幾次,說可以將孩子留在鄉下她來帶,她做不了重活給娃漿洗什麽的還是能幹。

    但是夏小嫻從懷孩子時起就沒想過要讓他成為留守兒童。

    這個世界上什麽工作都可以偷偷懶,唯有做父母是不能怠慢,否則你會後悔的。

    夏小嫻覺得現在在城裏上個培訓班差距都這麽大了,若要真是丟在鄉下放敞的養,那可就沒有後悔藥賣。

    夏小嬌將亮亮接到身邊也有這種感慨。

    年輕人外出務工,孩子也接走了,冷清就在所難免。

    夏灣溝唯有在逢年節過的時候會熱鬧一點。

    “你哪天回來的?”是年前的問侯。

    “哪天走呢?”是年後的口頭禪。

    兒時的夥伴,都有數年未見,再見時都感慨時光飛逝如電。

    所以,尋常時候,誰家的孩子回來了,家裏熱鬧就成了別人羨慕的對象了。

    夏紅陽一邊吃著早飯,一邊應對著過往鄰居的問侯。

    “那棵樹要倒了。”夏紅陽抽空又說道。

    什麽樹啊?

    夏小嫻好像是聽到第二次這句話了。

    “呶,那棵,倒下去肯定會砸斷電線。”夏紅陽用筷子指了指前麵“你看,肯定要遭。”

    夏小嫻順著老爸手指的方向看過去,果然看見了那棵幾乎伴著自己一起長大的樹斜了五六十度了。

    “昨晚風吹的。”夏紅陽道“前幾天都沒有注意到。”

    樹要倒了,那就讓人砍了啊。

    “誰砍啊,那家人全家都不在家,房子都垮了。”更不要說管理一棵樹了,夏紅陽搖了搖頭“倒了也就倒了。”

    夏小嫻有一個毛病,就是愛管閑事,見狀她就要去管。

    “那就打電話給隊長。”夏紅陽道“讓他來安排。

    正巧老爸手上有隊長電話,夏小嫻打了過去,這個隊長六十歲了,還在外麵幫人抬磚。

    電話響了好一會兒才接起來,說是他在忙。

    夏小嫻也聽出來了,嘈雜得很。

    果然是很忙的。

    大家都不容易。

    聽完夏小嫻的話,結果讓她打電力公司。

    也是,樹要砸著電線了找電力公司是正確的。

    更何況那樹的主人早已經全家遷出去了,也沒辦法找樹主人。

    “砸著電線是小事,怕砸著人。”夏紅陽道“那條路來來往往不少的人呢。”

    夏小嫻找到電表上的電話打給了電力公司。

    “也隻有你才這麽愛管閑事。”夏紅陽感慨了一句“現在的人,哪個還有這麽熱心噢。”

    夏小嫻苦笑了一下,是啊,都是各管各的。

    當然也會有遇上好人的時候。

    夏小嫻愛管閑事樂意當好人其實也是深受老爹影響的。

    夏紅陽是一個火爆脾氣性子直,見了不對的人和事就要去多言多語。

    “前些年,有一對婆媳吵嘴,吵了幾個小時。”夏紅陽說道“我當時就去勸了,說了她媳婦不要這麽得理不饒人,那也是一個老的。結果,那媳婦前些時侯還記得這事,我當時說了她混,她不安逸,記在心裏呢。現在我年紀大了,也不當討人嫌了,回頭省得死了都沒人來幫忙。”

    “行,您老了,也別去爭,田邊土角的爭起也沒意思。”夏小嫻點了點頭“遇上什麽事兒也別激動,血壓血糖什麽的都去查上一查,看上一看,年紀大了,不再年輕,有些事也該看淡些。”

    夏小嫻是很矛盾的。

    一方麵是要做正直的人,一方麵又想不要管這麽多年閑事。

    邊說邊打了電力公司的電話。

    那邊記好後說隨後派人來查看。

    “今天下了雨,車恐怕不好開出去了。”夏小嫻打電話的時候聽對方問了幾句路況她不免也擔憂起來。

    “今天要走啊?”夏紅陽問“不可以多玩兩天?”

    “吃過午飯就走,必須回去啊,上的上學,上的上班。”夏小嫻這會兒就覺得最好的還是在家周邊縣城好上班,來來回回就是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快放假了,放假了我們就回來。”

    “好。”夏紅陽回答的好字有氣無力。

    這讓夏小嫻特別的心酸。

    父母在不遠行,可是遠方有她們的飯碗。

    老人們老了,也希望兒女在身邊。

    常年累月的兩個人相伴這是夏小嫻內疚的地方。

    現在還好,雙老都健在,若是有一天……夏小嫻簡直不敢想象。

    夏小嫻說過很多次了讓她們不種莊稼到城裏來,可是父母都不願意。

    他們寧願在家鄉,或許不僅僅是經濟原因,是因為習慣。

    一輩子都生長在這個地方,臨到老了背井離鄉,出門車多人多,連路都不好找,他們會迷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