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不僅僅是文學

字數:443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民國大文豪 !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林子軒給二十位國內著名的作家寫信,各人的態度很有意思。

    蔡元賠極力讚成,認為參加這類國際組織有助於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讓中國文學和世界文學互相交流。

    他在成為北大校長期間,就不斷的邀請國外著名學者到北大講學。

    目的正是為了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國際筆會的會員並非一定要是正統的作家,不僅包括小說家、散文家、戲劇家和詩人,還包括文學評論家、翻譯家、記者和編輯等從事文學工作的人員。

    當然,要是在這個行業具有突出才華的人才可以加入。

    蔡元賠從事學術研究,出版過多部學術著作,自然有資格成為會員。

    最重要的是蔡元賠在中國文化界的地位太高了,可以說是德高望重,就算是胡拾和魯訊在他麵前都要矮半頭。

    林子軒同樣有影響力,在國內文壇風頭正盛,不過他仍舊是小字輩。

    見到梁啟朝和蔡元賠這樣的前輩,也要畢恭畢敬,這和你的地位無關,這是中國的傳統。

    在學術上大家可以爭論,比如在紅學上,胡拾和林子軒就批駁了蔡元賠,這很正常。

    但在禮節和尊重上不能荒廢,這是做人的基本準則。

    蔡元賠不僅是北大的校長,他還是多家大學的名譽校長,在教育界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如果中國筆會中心成立,那會長的位置一定是蔡元賠的,隻有在蔡元賠謙讓之後,才輪得到胡拾等人,接下來才是林子軒。

    周氏兄弟的態度並不相同。

    周作仁答應下來,以為如此能提高中國新文學的水準。

    自五四以來,新文學便走了兩條路。

    一條路是模仿和借鑒外國文學,周作仁的小品文中就有日本文學的影子,他把日本文學中“物哀”和“幽玄”的美學原則發揮的恰到好處。

    徐至摩的詩歌受到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影響,有模仿雪萊和濟慈的痕跡。

    文學說起來就是從前人的作品中吸收精華。形成自己的東西,所以借鑒國外文學的寫作方式並沒有什麽。

    另一條路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魯訊的小說之所以受到重視,是因為他走出了一條新文學的道路,通過描寫農村和農民展現了這個時代中國社會的風貌。

    沈叢文同樣如此。和魯訊不同的是他對農民懷著熱愛和憐憫,而不是憤怒和批判。

    魯訊這個時候接到了廈門大學的聘書,準備帶著許廣評離開北平,前往廈門。

    他婉拒了林子軒的邀請,認為自己才能不足。恐怕無法勝任。

    這是他謙虛了,魯訊的小說集《彷徨》即將出版,其中的小說在報紙上大多發表過,在中國文壇,他算是超一流的作家了。

    或許是對林子軒的不放心,或許是對國際筆會這個西方組織的警惕。

    魯訊拒絕加入中國筆會中心。

    在廣州,創造社的創始人們同樣麵臨選擇。

    1926年3月,郭沫偌和鬱達浮一起前往廣州,進入國立廣東大學教書,後來郭沫偌投筆從戎。進入黃埔軍校做宣傳工作,鬱達浮仍舊在大學教書。

    鬱達浮沒有問題,同意加入,郭沫偌則陷入掙紮之中。

    他沒想到林子軒會給他發出邀請,這件事在中國文學圈子裏已經人盡皆知了,很多人爭搶著想要加入,機會難得。

    國際筆會是一個國際性的作家組織,加入其中就能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但他這個時期已經信奉了馬克思主義,正在積極的申請加入組織,處於被組織考察的階段。要不要加入筆會需要慎重考慮。

    最後他請示了組織,組織經過思量,批準了郭沫偌加入中國筆會中心的請求。

    組織認為這樣有利於在中國筆會中心有自己的聲音,這個筆會中心不能被資產階級自由派作家壟斷。要在國際上展現自己的能量。

    就這樣,創造社的成員加入了進來。

    相對於創造社,文學研究會的成員較為複雜,根據各人的政治傾向不同,分成不同的小團體,有人想要自由自在。有人則熱衷於社會活動。

    林子軒邀請了鄭震鐸和沈燕冰等人。

    在林子軒的心目中,中國筆會中心不是他的自留地和後花園,而是一個能夠真正反映這個時代中國作家群體的組織,能夠全麵的展現中國文學的麵貌。

    所以,他在發出邀請的時候,隻看寫作才華,不看政治傾向。

    由於對蘇聯的批判,他和文學研究會的不少成員都有過頗為激烈的罵戰。

    鄭震鐸願意加入,沈燕冰則拒絕了。

    在北平的新月社和現代評論派極力支持林子軒,徐至摩和聞易多都在其中。

    在女作家方麵,林子軒邀請了剛剛從英國回國的冰欣和中國第一位女教授陳衡浙。

    在新文學的作家群體中,冰欣成名較早,在1919年便開始發表文章。

    不過陳衡浙更厲害。

    1917年,她在美國用白話文創作了第一篇小說《一日》,反映了美國女子大學新生在一天中的生活,發表在《留美學生季報》上。

    不少評論家認為這是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比魯訊1918年發表的《狂人日記》還要早。

    當然,她的小說在意義上沒辦法和《狂人日記》相比。

    所以,中國文學評論界還是把魯訊的《狂人日記》當作中國的第一篇白話小說。

    陳衡浙的才華不僅在小說上,更在學術上,她寫過《文藝複興史》和《西洋史》等著作。

    1943年,她見到了後來的周總理。

    周總理非常恭敬和熱情的說:陳先生,我是你的學生,聽過你的課,讀過你的書。

    可見她在中國學術界的影響力。

    偌大的中國文壇,想要湊出20個著名作家實在是太容易了,就算有人拒絕,也能找到替補,有好多人都想要加入。

    林子軒做出說明,這隻是第一批。

    等到國際筆會認可了中國筆會中心,還會招收更多會員,大家都有機會。

    接下來的工作是整理這二十人的個人資料和作品,翻譯成英文交給國際筆會審核,通過之後會在下一次國際筆會的大會上進行投票表決。

    林子軒覺得問題不大。

    國際筆會應該是想擴大自身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否則不會邀請他加入。

    這些瑣事不需要林子軒親自做,手下的人會準備好一切,他要考慮的是要不要在中國設立一個文學獎項,每年搞一次文學作品的評選。

    就像是後世的魯訊文學獎和矛盾文學獎一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