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怎能忘得了

字數:432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民國大文豪 !

    1949年2月,上海林公館。

    林家大部分人都聚集在這裏,等待著林子軒的最後決定。

    作為這個大家族的掌舵人,林子軒的決定就是這個家族的最終命運。

    在這個改天換地的大時代麵前,任何家族都是那麽的渺小,林家也不例外。

    即便林家有龐大的資產,有林子軒這位在國際上極具影響力的人物,但在曆史洪流的衝擊下,仍然需要慎重的做出抉擇。

    林子軒坐在書房裏,沉默不語。

    他已經五十歲了,來到這個世界也有三十個年頭,這些年他做過不少事情,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也改變了日本侵略中國的進程,挽救了許多生命。

    這一切的改變或許要從1935年說起。

    那一年,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在瑞典發表了一場演講,引起了世界轟動。

    但也帶來了被刺殺的危險,這一次,那些間諜們不會受騙了,一定會進行周密的部署。

    他甚至無法離開瑞典。

    讓林子軒沒想到的是這次幫助他的人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呼籲世界上的文學家和科學家組成一個代表團訪問中國。

    用這種方式護送林子軒平安回到中國。

    這些人物在世界上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一個人或許力量有限,但一群人就不能被忽視了。

    間諜們不可能在他們麵前刺殺或者綁架林子軒,要考慮到國際影響。

    就這樣,一艘駛往中國的郵輪從瑞典出發。

    郵輪上至少有五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還有十幾名各國知名的科學家和作家,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是著名的反戰人士。

    在郵輪上,愛因斯坦和林子軒有過一次交談。

    他之所以幫助林子軒和《高堡奇人》有關,小說中有關於德國屠殺猶太人的情節,這部小說挽救了很多猶太人的生命。

    作為猶太人中的著名人物,他看過那本被猶太人藏起來的書稿。

    結合林子軒的處境,以他的聰明,能猜到些什麽。

    即便林子軒不是《高堡奇人》的作者,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物,不是誰都能冒著生命危險在瑞典發表反戰演講的。

    他們談論了如何終止戰爭的問題。

    林子軒提出了一種假設,如果有一種極具毀滅性的武器掌握在各國手中,那麽各國會不會因為彼此忌憚而不敢全麵開戰,如此就能保證世界的和平。

    “你真的是從時間橋的那一端而來?”交談的最後,愛因斯坦好奇的問道。

    正是在這一年,愛因斯坦和羅森根據廣義相對論推導出在特殊的時空結構中存在一條貫穿空間和時間的隧道。

    這條通道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也叫做時間橋。

    不過,他們推導的結論是這座橋無法通過,任何物質想要通過,都會被撕裂。

    愛因斯坦碰到林子軒這種疑似的時空穿越者,作為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他自然想要驗證這個科學理論是否正確。

    其實,這個話題他們在十多年前曾經進行過一次。

    在1923年的上海,林子軒問過愛因斯坦這個問題,到了1935年,愛因斯坦反問林子軒。

    不得不說,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當時愛因斯坦的回答是這個問題沒什麽意義,林子軒也不想承認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我隻是一個迷失在這個世界的旅者。”林子軒非常文藝的回答道。

    一晃十幾年過去,林子軒想到當時愛因斯坦錯愕後的會心一笑,就覺得人生真是奇妙。

    此時此刻,在他麵前擺放著一疊信件,有勸他離開的,有勸他留下來,裏麵甚至有不少大人物的親筆信。

    他已經想了很久,作為一名中國人,他不想離開中國的土地。

    整個家族的命運就在他的一念之間。

    良久之後,林子軒起身,走到外邊,林家的人都靜下來,等待著答案。

    “我們去香港。”林子軒低沉道。

    無論怎麽說,香港都是中國的土地,他想在香港等待回歸的那一天。

    1978年8月,香港林公館,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在香港,說起林公館,大家都知道是什麽地方,因為香港隻有一座林公館。

    不是說其他姓林的住宅不能稱為林公館,而是大家隻認為那一家才是真正的林公館。

    所謂林公館,自然指的是林子軒所住的地方。

    這些年,林家在香港發展的極為興盛,做了很多公益事業,受到市民的愛戴。

    林家的這位客人非常神秘,家裏的仆人都被趕了出去,由林子軒親自接待。

    這一年林子軒78歲,這位客人81歲。

    兩人就像是老朋友一樣的閑聊著,他們雖然經常通信,不過的確是多年沒有見過了。

    他們回憶著過去的歲月,時光荏苒,但兩人的友誼一直沒有變過。

    林子軒走到一旁,拿出一張唱片,放在留聲機上,或許是人老了,他喜歡聽這種老唱片,有一種懷舊的味道,可以讓人心靜。

    留聲機中傳來悠遠的歌聲。

    “時光一去永不回,往事隻能回味。憶童年時竹馬青梅,兩小無猜日夜相隨。春風又吹紅了花蕊,你已經也添了新歲。你就要變心,像時光難倒回,我隻有在夢裏相依偎。”

    這時候,林子軒伸出手,做出一個邀請的姿勢,十足的紳士風度。

    那位客人笑了笑,站起身,和林子軒一起跟著音樂慢慢舞動。

    在音樂聲中,他們仿佛回到了幾十年前的上海,兩人第一次跳舞的時候。

    那一年,林子軒23歲,她26歲。

    那是1923年10月份,林子軒為了向上海文壇介紹徐至摩特意舉行了一次聚會,這次聚會真是賓客雲集,名流薈萃。

    有文壇領袖胡拾、有文學研究會的鄭震鐸和沈燕冰,有創造社的郭沫偌和鬱達浮,有鴛鴦蝴蝶派的作家們,有上海的名伶佳人。

    青年男女們在舞池中翩翩起舞,文壇名流們互相交流著軼聞趣事,記者們忙著拍攝照片。

    林子軒和宋家三小姐跳了第一支舞,她抱怨林子軒跳的不好,林子軒無奈的恭維一番。

    一切都是那麽的鮮活,就好像發生在昨日一般。

    那時候的上海灘,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名士高歌,佳人起舞。

    怎能忘得了!(未 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