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袁崇煥小肚雞腸
字數:3130 加入書籤
武俠之戰盡群雄!
眾將俱被盧象升的話給鎮住了,都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被惦記上,那樂子可就大了。畢竟都是久經沙場的人,都知道後金鐵蹄的厲害。
就算是那些新近入伍的眾將,也都是有家學淵源的,俱都知道戰爭的不確定性;所以沒人敢打包票說一場戰爭能在什麽時候打完,沒人敢說自己一定能笑到最後。
萬一盧象升沒能在十五年內滅了後金,而自己又不小心得罪了盧象升,他在臨死前一發狠,自己豈不是很冤枉?
畢竟這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準,袁崇煥的前車之鑒可在那擺著呢。想當初袁崇煥也是信心滿滿的說五年滅遼,可如今呢,一點影子都還沒見著。
也幸虧袁崇煥沒像盧象升那樣立了軍令狀,不然他現在恐怕連屍體都早已腐爛,哪還能活生生的坐在這裏與自己同堂?
知道盧象升立了軍令狀,自己現在去開罪盧象升,把盧象升惹毛了,沒有誰會嫌命長,這世上也沒有那種傻子。
“本帥接過帥印前立了軍令狀,任務失敗九族同誅。之前鎮守山海關、薊州鎮和宣府鎮也一樣如此,在接過將印前都是立了軍令狀的,任務失敗本帥是可以滅他們滿門的。”
盧象升說完感覺口幹舌燥,端起茶杯喝了起來,也給眾將時間消化一下他給出的信息。讓他們明白如果自己沒有把握鎮守住地方,沒有立下軍令狀,那他們就隻能在自己帳下當個小將,一切俱都聽令行事。
見眾將都回過了神來後,盧象升接著開口道“如今本帥要將大同鎮、太原鎮、榆林鎮、寧夏鎮、喜峰口、大安口、馬蘭峪、古北口這四鎮四關同時換防,每鎮領四萬天雄軍,每關領一萬天雄軍,隻需堅守十五年便算完成任務。誰敢接令?”
眾將麵麵相覷起來。
袁崇煥覺得自己得罪了盧象升,繼續留在遼東恐怕會被穿小鞋,日子不會好過。而領四萬天雄軍鎮守一個邊鎮,或領一萬天雄軍鎮守一個關口,以自己的能耐,守十五年還是不成問題的。
想罷袁崇煥起身抱拳道“元帥,四萬精銳天雄軍隻能由元帥分配嗎?副將如何分配?”
盧象升回道“副將可自由挑選六品或六品以下的將校五人,兵卒可由自己隨意挑選,但都不得強迫對方。”
袁崇煥有些興奮了,“這麽說末將可以挑選舊部關寧鐵騎了?”
盧象升有點像是看傻子一樣的看向袁崇煥,“可以,隻要兵卒將校們自願跟你走,就是本帥的親族盧家子弟你也可任意挑選。但除了七品以上的將校,所有馬匹都得調來遼東鎮。”
袁崇煥的臉立馬變得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般,“呃?元帥,沒有馬匹還叫關寧鐵蹄嗎?”
盧象升搖了搖頭,“除了遼東鎮,其它的八鎮八關主守,堅守不出十五年就算完成任務。既然是主守,要馬匹何用?遼東鎮是主戰場,將來還得攻滅後金撻子,沒騎兵如何攻?”
眾將聞言俱都點了點頭,這時眾將好像有些明白盧象升的打算了。盧象升是準備花一兩年時間,先把九鎮八關重地鞏固好,讓自己沒有後顧之憂,然後才開始放手一搏。
眾將互相嘀咕起來。
“把九鎮八關堅壁清野,減少百姓傷亡的同時,也斷了敵人就近就糧的機會,盧元帥高明啊!”
“把練好的精銳換防各地,他們的戰力如何元帥一清二楚。他們能堅守到什麽程度,何時需派兵增援元帥也一清二楚。這招高明啊!”
“各地守將立了軍令狀,減少了守將盲目衝動的可能。隻要敵人攻不破八鎮八關,大明就固若金湯,盧元帥便沒有了後顧之憂。盧元帥這招高明啊!”
“用天雄軍換防各地,以後便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各地的實力。同時把各地的兵馬都調集來遼東鎮,也就瞬息間組建起了規模不小的精銳騎兵隊了,這招是一舉多得啊!”
“原來如此,盧元帥高明啊!”
袁崇煥聽著眾人的嘀咕聲,連盧象升這麽明顯的動向自己都沒看明白,臉上有些掛不住了,便梗著脖子道“盧元帥,末將願領四萬天雄步兵鎮守甘肅鎮十五年,如若完不成任務,請元帥盡斬末將滿門上下。”
說完在心裏嘀咕道“哼,明明早就有了計劃,你明說出來會死啊?如今遼東是兵多將寡,我先選擇離遼東最遠的邊鎮鎮守,看那四鎮四關找誰來給你鎮守?等下無人接令,我看你如何下得了台?”
盧象升點了點頭,沒有計教袁崇煥的小肚雞腸,算是答應了袁崇煥。隨即轉頭看向眾人,微笑道“剛剛本帥說的四鎮四關有誰敢接令?隻要自認有把握,哪怕他現在隻是一介小小士卒,本帥也能立馬請旨封他為五品遊擊將軍。誰敢立下軍令狀接令?”
孫承宗看了眼眾人,見無人接令,想了想起身抱拳道“元帥,末將雖年紀大了,但還能堅持幾年,末將請令領四萬天雄步兵鎮守大同鎮。在末將沒死之前,末將保證不使敵軍一兵一卒越過大同鎮半步。如若完不成任務,請元帥盡斬末將滿門。”
趙率教見孫承宗請令,稍微想了一下,孫承宗話音剛落,他立馬也起身抱拳道“元帥,末將和稚繩老將軍差不多情況,末將也願立下軍令狀鎮守太原鎮,還望元帥莫要嫌棄末將老邁。”
“哈哈,壯哉!兩位老將軍真豪邁也!兩位老將軍的請令要求本帥準了,請坐。”盧象升說著起身對兩人拱手作了一揖,隨即微笑道“現在還有兩鎮四關,誰敢立下軍令狀接令?”
“元帥,末將曹文詔願領兵鎮守延綏鎮。”
“元帥,末將馬世龍願領兵鎮守寧夏鎮。”
“元帥,末將吳三桂願領兵鎮守喜峰口。”
“元帥,末將熊廷弼願領兵鎮守大安口。”
“元帥,末將祖寬願領兵鎮守馬蘭峪。”
“元帥,末將左良玉願領兵鎮守古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