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7章 手術暫停

字數:4412   加入書籤

A+A-




    手術確實是有難度,做了5個小時,還不見結束,等在外麵的家屬與親隨開始著急、煩躁,總想打聽裏麵的消息。

    劉淼跟他們講了兩次了。

    “粘連太厲害,在清除粘連。”

    “內髒不僅僅是十二指腸空腸浸潤了,還浸潤到了胃的幽門部。”

    “腹主動脈受到浸潤,現在劉牧樵在主刀。”

    “什麽,前麵不是劉牧樵主刀嗎?”

    “前部分是杜小平主刀,關鍵步驟才是劉牧樵主刀。”

    “有危險嗎?”

    “你說呢?沒危險你們會到安泰醫院來治病?沒危險劉牧樵會親自上台嗎?”

    “不是說好了劉牧樵主刀嗎?怎麽變成杜小平了?”

    “笑話!劉牧樵主刀需要全程嗎?你知不知道,大佬一般是站在一邊指揮的。再說,杜小平怎麽啦?杜小平是頂級大佬,他的出場費是20萬美金,你們特拉多才交了多少錢?連杜小平的上台費都不夠!”

    國內的收費標準確實低,比發達國家低了十倍。特拉多的手術費用總預算才13萬美金,這還包含了第三代抗癌藥——克瘤3號。

    克瘤3號對外銷售現在的價格是6個療程18萬人民幣。

    劉淼給他們解釋,隻是報告的手術進展,並沒有安慰他們——一群鷹派的兔崽子何必安慰呢?

    “還需要多久?”

    “難說。”

    劉淼明知道手術快結束了,也不想告訴他們,讓他們著急,讓他們心煩焦慮。

    一群人是依靠著特拉多吃飯的,作為聯邦議員,他是有工作室的,養活幾十號人馬。特別是像特拉多這種議員,還有自己的研究所——亞太地緣政治研究所,他一旦倒了,研究所的人哪裏找飯吃?

    並不是研究所研究出來的東西就是有價值的,即便是真有價值,還得有人認可才行。

    特拉多就是決定有沒有價值的人之一。

    手術室外麵的人焦急萬分,你越是不明確告訴他們,他們就越是著急。

    劉牧樵和杜小平在手術室裏,並沒有想象那樣輕鬆,劉牧樵都微微有些出汗了,癌症浸潤的範圍比預計的要大一些、深一些,劉牧樵小心翼翼清掃淋巴組織。

    外麵來了一個不小的官員,他曾經是特拉多的部下,現在已經在加國做上了職業官員,屬於中層管理者。

    他特意從加國追來,就是為了表達對特拉多的尊重。

    現在,得不到裏麵任何情況,手術到底做得怎麽樣?

    得打聽打聽。

    被拒絕了。

    劉淼說“請不要幹擾我們的手術者!”

    “我們有權知道!”

    “有你媽權力!”劉淼大聲說,“你們不要動不動就說你們有權,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你屁權都沒有!”

    劉淼的火氣不知道是哪裏冒出來的,對著這個官員就吼。

    這個官員也懵了,咦嘢,你的脾氣比我還大啊!

    劉淼厭惡地看了一下發愣的官員,接著說“你在你們那裏,醫生怎樣治病,需要得到你的同意嗎?現在手術正在緊張進行,非常危險,你們幹擾手術,一旦出了問題,你們能負責嗎?”

    劉淼說完,頭也不回,把門關了,任由外麵的人抗議。

    他們不死心——關鍵是他們很焦慮,這個新來的官員要求見院長。

    孫院長接見了他。

    “我希望得到手術室裏的情況,我有權了解,我們的專家在過問,我要給國內的專家匯報。”

    孫濤冷冷地盯著他,等他說完,說“你有權利?你跟我說有權利?你有什麽權力?你以為上帝是你爹?其他人都是你家奴仆?你說,你國內專家過問這事,要知道手術室裏的情況,他們是誰呀?特拉多每天在你們國內,他們不過問,現在過問,他們有什麽資格?”

    孫濤覺得說太多了,幹脆補一句,“你也沒資格,走吧,走吧,我不想見到你們這群傲慢的人。”

    孫濤確實是不願意和這群人囉嗦了。

    他自己也不知道手術室裏的情況,雖然他對劉牧樵十分的信賴,也相信不會出什麽問題,但是,心裏有些不踏實。

    他也想了解裏麵的情況,略微沉思了片刻,還是忍住了,不準備打擾手術室。

    劉牧樵已經主刀有1個小時了,他做得很艱難,從沒有過的事,他腦子裏做問自己,這根腹主動脈是不是處在破裂的邊沿?

    要是浸潤太多,現有的材料可能修補不了腹主動脈,過去這材料的製作、采購都是局限在2厘米之內的浸潤。

    還沒有嚐試過超過2厘米的浸潤範圍的修補。

    今天有些令人焦慮,初步判斷,腹主動脈浸潤在23厘米左右,超出了過去的最高記錄。

    劉牧樵一邊清掃,一邊判斷浸潤的大小。

    如果確實是在2厘米以上,他就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麻煩,修補的材料沒有啊。

    “22到23厘米範圍。麻煩了,需要找柳絮,趕緊幫我們找材料。”

    劉牧樵有些懊惱,各廠家怎麽都不願意做大一些的修補材料呢?

    不願意是有原因的,任何一個廠家都不是為為人民服務而生的,他們都是在追求利潤,做大修補術的材料,誰買?

    劉牧樵才做到2厘米,難道還會有人做到2厘米以上的修補術嗎?

    一般的認識,2厘米以上的修補術是不可能成功的。

    “給他打通柳絮的電話。”劉牧樵大聲說。

    劉淼今天是幫忙的,充當巡回護士角色。

    電話通了。

    “柳絮,我現在需要矽膠材料,修補23厘米缺損的材料,你一定要幫我買到。”

    劉牧樵對著手機大聲說。

    “好的,我盡力。”柳絮回答。

    “什麽盡力?一定要!”劉牧樵變得很橫蠻,這不是不講理嗎?廠家沒有,我又不能生產。

    劉牧樵頓了十幾秒,說“好的,給我兩個小時。”

    柳絮開始打電話,一連打了十幾個電話,沒有希望。

    手術暫停。

    手術室外麵的人第一次知道手術室內的情況,手術暫停了。

    “什麽,怎麽會暫停?”

    “沒有可用的材料。”

    “怎麽不預備?”

    “不是預備不預備的問題,根本就沒有這種材料,不是醫院沒有這種材料,連工廠也沒有。說更直白點,就是還沒有製造過這種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