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新的道路

字數:7281   加入書籤

A+A-




    道術、武功、煉氣、文道和神道這五種修行方式,每一種修行方式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

    想要將不同的修行方式糅合起來,首先要解決的便是不同體係之間的差異,不能解決這一點,不同的體係之間的糅合也就無從談起。

    元妃緩緩說道“道術重在修魂,武道重在煉體,煉氣重在養氣,文道重在智慧,神道重在法則,五種修法的各自方向便有所不同,想要糅合起來,便需尋找出各自的能夠相通的地方。”

    眾人陷入了激烈的討論當中,經過一番思索與辯論之後,大家有誌一同的認為,不管是什麽樣的修行方式,其最根本、最基礎的共同核心隻有一個——那就是‘道’!

    “大道是天地運行的根本,不管是任何修行體係,都不能離開這個‘道’,離了‘道’便不是真修行。”洪易如此說道。

    “不錯。”白子嶽也非常認同這個說法,“若說什麽是所有修煉體係共通的,那便唯有‘道’了!”

    既然尋找到了所有修煉體係的共同點,那麽接下來要做的,便是以這一共同點為中心,去解析不同修行體係是如何修行。

    明白了這一點後,再去看這些不同的修煉體係時,該如何去糅合這些不同修行體係,便有了確切的眉目。

    花費了幾天時間,糅合不同修行體係的工作,終於磕磕絆絆的完成了。

    陸鶴年作為純修文道之人,沒有修行過道術和武功,所以第一個開始嚐試修煉起了這種糅合不同體係的修煉方式。

    “首先是滅除雜念,收心入靜!”

    有著文道修行的根基,這一步對他來說並不算多難。

    陸鶴年盤膝坐下後,隻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的功夫,眨眼之間就將一切雜念通通斬除幹淨,很輕鬆就進入了入靜狀態。

    入定之後,陸鶴年將思維念頭聚集起來,在腦海中斂聚成團,而後開始運轉觀想法。

    念頭的中心處,一點玄妙的符文若隱若現。

    隨著觀想不斷加深,這一點若隱若現的玄妙符文,也開始變得凝實起來。

    在這一枚符文由虛化實的過程中,陸鶴年體內的文氣仿佛受到了吸引,開始向這一團念頭匯聚過來。

    匯聚起來的文氣,穿過外層的思維念頭,進入了念頭中逐漸顯化而出的那一枚符文之中。

    隨著文氣源源不斷融入符文之中,原本隻是思維念頭觀想匯聚而成的符文,開始慢慢的轉變成了真實存在的事物。

    就當這枚符文轉化成真實存在的一刹那,陸鶴年心神猛的一震。

    恍惚之中,他感覺自己的意識觸及到了一種無形無象,亙古恒存的偉岸存在。

    雖然僅僅隻有一刹那,但是陸鶴年能感覺到,那個無形無象,亙古恒存的偉岸存在,便是這天地間的大道。

    那一刹那的接觸,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甚至連對方存在的形態,他也無法具體感受得到。

    所謂‘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形容的便是那一刹那,他所看到的光景。

    “果然,這一步沒有走錯!”

    陸鶴年沉心定神,一邊維持著對符文的觀想,一邊竭力回想著那一刹那所感受到的玄妙,同時慢慢微調著符文的結構,使其能夠貼近那種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大道之妙。

    慢慢的,陸鶴年感受到符文結構變得越來越玄妙,隱約之中和虛空中的某種無形存在,產生了一絲微弱的聯係。

    “就是這樣!”陸鶴年心中大喜。

    但是很快,這枚符文的內部仿佛被填滿了一樣,與虛空中那個無形存在的聯係也不再加強。

    察覺到這一點時,陸鶴年心生明悟——單個的符文已經達到了極限,想要再更進一步,必須要凝煉出更多的符文,甚至將符文組合成更加複雜的結構,這樣才能容納更多的大道之妙。!

    領悟了這一點之後,陸鶴年當即開始觀想起了第二枚符文。

    當第二枚符文形成之時,陸鶴年再一次感受到了那個偉岸的存在。

    這一次的感覺,比上一次更加清晰,持續時間也變得更久一點,但是依然無法窺見更多!

    對此,陸鶴年沒有氣餒,繼續開始凝練第三枚,第四枚……

    隨著神魂念頭觀想、凝練出得符文越來越多,文氣被大量消耗,陸鶴年對對於那個無形且偉岸存在,感應越來越清晰。

    不過,單純地堆積符文數量,對於大道之妙的增長並沒有用處,很需要將這些符文組合起來,化作更加複雜的符文結構,才能增長大道玄妙。

    當達到三十六枚符文時,陸鶴年按照原本的推演結果,將三十六枚符文組合成為一體時,他對那個偉岸存在的感應終於穩定了下來,不再是時有時無的樣子。

    知道自己的舉動是正確的之後,陸鶴年繼續凝煉符文。

    當符文數量達到三百六十枚時,原本仿佛是霧裏看花,朦朧不清的感應,變得更加清晰了一點。

    若是以實景來進行比喻,原本是濃霧遮掩,連輪廓也看不分明,現在則是霧氣變薄了許多,顯現出了背後的一點輪廓。

    陸鶴年繼續凝煉著新的符文,去除著蒙在‘眼前’的濃霧。

    當符文數量達到三千六百枚,符文組合的數量也達到了一百道時,陸鶴年將這一百道符文組合,再度進行了組合。

    三千六百枚符文,組合成了一條宛如長鏈一般的結構。

    在這道鏈式結構形成的一刹那,陸鶴年突然心神一震,眼前猛地一下豁然開朗,終於清楚地窺視到了那偉岸存在的一角!

    此時此刻,陸鶴年就像是打開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天地在他的眼中,已經不再是原本的模樣。

    就像禪宗劃分的三個層次,凡人看世界,看山即是山,看水即是水,看到的隻是普通的景象。

    而到了第二層,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到的景象,已經和凡人處於不同的層次。

    此時的陸鶴年,看到的就是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景象天地間,各種各樣的元氣流動不休。

    天地間,萬事萬物皆是由元氣所化。陸鶴年觀察到,有的元氣靈動活潑,有的元氣沉寂黯淡,這些元氣共同組成了天地萬物,元氣的流轉變化,便是天地萬物的變化。

    大地上,青黃間雜的元氣流動不休,仿佛為大地蒙上了一層薄紗。

    仰望天空,可以看到不斷有金色的躁烈元氣降落下來。燥烈的元氣落在大地上,悄無聲息地融入了青黃間雜的薄紗之中,那股青氣微不可察的增長了一絲。

    除了這些元氣上的變化,陸鶴年還看到虛空中,有種無形的靈性從降落下來,每當有靈性降落下來,就代表著一個新的生命誕生。

    而當大地上有一縷靈性回歸虛空,就代表著有一個生命徹底死去。

    “這就是世界的本質嗎?”

    看著‘眼前’的景象,陸鶴年不禁心生明悟——這是自己借助那偉岸存在的視角,所觀察到的世界本質。

    當然,除了視角上的變化,陸鶴年體內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在那些符文化作一條符文長鏈之際,原本處在文宮中的一顆文心,仿佛要衝出文宮,和那一條符文長煉銅為一體。

    隻不過,因為心神注意力大部分都放在了對那偉岸存在的感應上,陸鶴年暫時壓下了文心變化。

    收回心神後,陸鶴年放開了壓製,文宮內的文心猛的一個跳動,仿佛穿梭了空間,突然出現在那道符文長鏈的上方。

    符文長鏈盤旋而起,環繞在文心之外,而後猛的一下收緊。整個文心被符文長鏈纏繞得密不透風。

    下一刻,就見這條符文長鏈,一下子融入了文心之內。就見文心化作一團白氣,開始蠕動起來,逐漸顯現出了人的形態。

    過了一陣,融入了符文長鏈的這顆文心,變化成了陸鶴年自己的模樣,重新落回了文宮之內。

    ……

    道術、武功、煉氣、文道和神道這五種修行方式,每一種修行方式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

    想要將不同的修行方式糅合起來,首先要解決的便是不同體係之間的差異,不能解決這一點,不同的體係之間的糅合也就無從談起。

    元妃緩緩說道“道術重在修魂,武道重在煉體,煉氣重在養氣,文道重在智慧,神道重在法則,五種修法的各自方向便有所不同,想要糅合起來,便需尋找出各自的能夠相通的地方。”

    眾人陷入了激烈的討論當中,經過一番思索與辯論之後,大家有誌一同的認為,不管是什麽樣的修行方式,其最根本、最基礎的共同核心隻有一個——那就是‘道’!

    “大道是天地運行的根本,不管是任何修行體係,都不能離開這個‘道’,離了‘道’便不是真修行。”洪易如此說道。

    “不錯。”白子嶽也非常認同這個說法,“若說什麽是所有修煉體係共通的,那便唯有‘道’了!”

    既然尋找到了所有修煉體係的共同點,那麽接下來要做的,便是以這一共同點為中心,去解析不同修行體係是如何修行。

    明白了這一點後,再去看這些不同的修煉體係時,該如何去糅合這些不同修行體係,便有了確切的眉目。

    花費了幾天時間,糅合不同修行體係的工作,終於磕磕絆絆的完成了。

    陸鶴年作為純修文道之人,沒有修行過道術和武功,所以第一個開始嚐試修煉起了這種糅合不同體係的修煉方式。

    “首先是滅除雜念,收心入靜!”

    有著文道修行的根基,這一步對他來說並不算多難。

    陸鶴年盤膝坐下後,隻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的功夫,眨眼之間就將一切雜念通通斬除幹淨,很輕鬆就進入了入靜狀態。

    入定之後,陸鶴年將思維念頭聚集起來,在腦海中斂聚成團,而後開始運轉觀想法。

    念頭的中心處,一點玄妙的符文若隱若現。

    隨著觀想不斷加深,這一點若隱若現的玄妙符文,也開始變得凝實起來。

    在這一枚符文由虛化實的過程中,陸鶴年體內的文氣仿佛受到了吸引,開始向這一團念頭匯聚過來。

    匯聚起來的文氣,穿過外層的思維念頭,進入了念頭中逐漸顯化而出的那一枚符文之中。

    隨著文氣源源不斷融入符文之中,原本隻是思維念頭觀想匯聚而成的符文,開始慢慢的轉變成了真實存在的事物。

    就當這枚符文轉化成真實存在的一刹那,陸鶴年心神猛的一震。

    恍惚之中,他感覺自己的意識觸及到了一種無形無象,亙古恒存的偉岸存在。

    雖然僅僅隻有一刹那,但是陸鶴年能感覺到,那個無形無象,亙古恒存的偉岸存在,便是這天地間的大道。

    那一刹那的接觸,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甚至連對方存在的形態,他也無法具體感受得到。

    所謂‘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形容的便是那一刹那,他所看到的光景。

    “果然,這一步沒有走錯!”

    陸鶴年沉心定神,一邊維持著對符文的觀想,一邊竭力回想著那一刹那所感受到的玄妙,同時慢慢微調著符文的結構,使其能夠貼近那種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大道之妙。

    慢慢的,陸鶴年感受到符文結構變得越來越玄妙,隱約之中和虛空中的某種無形存在,產生了一絲微弱的聯係。

    “就是這樣!”陸鶴年心中大喜。

    但是很快,這枚符文的內部仿佛被填滿了一樣,與虛空中那個無形存在的聯係也不再加強。

    察覺到這一點時,陸鶴年心生明悟——單個的符文已經達到了極限,想要再更進一步,必須要凝煉出更多的符文,甚至將符文組合成更加複雜的結構,這樣才能容納更多的大道之妙。!

    領悟了這一點之後,陸鶴年當即開始觀想起了第二枚符文。

    當第二枚符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