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獨釣岩漿火

字數:4693   加入書籤

A+A-




    楊無名種下的印記讓曾遊也沒轍,感到十分的無可奈何,這畢竟是消耗了一縷魂念凝成的印記,不像當初的譚愚,是在重傷的情況下隨手種下的印記。

    曾遊並沒有慌亂,在沒有辦法破解掉這枚印記的情況下,他設法在印記上麵覆蓋了兩層封印禁製,雖然沒有辦法阻隔對方的感應,卻能在一定程度上限製對方的感應範圍。

    那楊無名身為一個金丹期的煉丹師,身份著實尊貴無比,但這也代表著此人事情會非常多,單單煉丹這一件事就足夠耗費精力,這樣的人物一般情況下也不會隨便亂跑。

    他確實非常溺愛楊玉龍,然而楊玉龍這次出宗門也沒有多長時間,並且這個家夥實際上還沒死呢,他的父親楊無名也不可能突然就擔心兒子跑出來尋找。

    他暫時留下了楊玉龍的元神,所以楊無名應該不可能那麽快知道這件事,至於白素素,並沒有在轉身的瞬間被斬殺,卻是被曾遊直接抹去了這段記憶。

    如此做法,會對白素素的神魂造成一定傷害,但她終究還能繼續活著。

    所以說,曾遊根本沒必要慌亂,自亂陣腳,他還可以在這個火山群繼續呆上一段時間,當然,也不能待得太久。

    稍稍考慮之後,他便繼續祭煉奇峰印。

    法器上的禁製屬於地煞級的禁製,以七十二重禁製為大圓滿,而寶器上的禁製則屬於天罡級的禁製,以一百零八重禁製為大圓滿。

    下品寶器的禁製層最高能到達十八重,中品寶器最高能到達三十六重,上品寶器則能到達七十二重,極品寶器自然是七十二重以上,直到一百零八重。

    這一枚奇峰印的禁製層數有九重,也算是一件不錯的寶器,當然,相比遁音飛劍還是差了不少,他的這把飛劍禁製層數到達了十九重,堪堪進入中品寶器層次,這終究是一名金丹真人的珍藏。

    話說回來,遁音飛劍確實是一把利器,不過曾遊心裏一直都掂得非常清,修士之間的鬥法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擁有更厲害的法寶當然會占得一定便宜,但隻能仰仗法寶之威的人又能走多遠?

    就說楊玉龍這樣的築基修士,擁有奇峰印又如何,曾遊即便是隨便拿件法器,也完全可以幹掉對方。

    與之相反的就是鳳陽道人那樣厲害的家夥,曾遊與之鬥法過程中,但凡有一個疏忽,絕對會是身死道消的下場!

    在奇峰印中留下靈識印記,初步祭煉了一番,曾遊便收了起來。

    之後他開始細細檢查楊玉龍儲物袋中的所有物品,當他查探到一枚玉簡時,神色微微一凝,待看完所有內容後,他不由得笑了起來。

    這枚玉簡出現的還真是十分及時,其中內容是一些煉丹雜錄,確實非常雜,包含了一些心得體會、經驗技巧以及其他與煉丹相關的種種。

    像曾遊這種沒有任何煉丹基礎的人,大部分內容看得都不是非常明白,隻能不明覺厲,但對於經驗豐富的煉丹師來說,這個東西就非常有價值了。

    不過曾遊在裏麵看到了一部分關於火種的記錄,卻是對他非常有用的東西,它介紹了一種如何尋找火種的方法,看懂當然沒什麽問題了,這些內容是非常淺顯直白的。

    這個尋找火種的方法需要一樣東西,便是類似金色火焰這樣品質很高的火焰。

    曾遊知道這個方法後,也就明白了之前楊玉龍為何看到金色火焰後會顯得極為興奮,原來對方就是想要利用這種火焰尋找火種。

    其實,這縷金色火焰對曾遊來說才是最為適合不過,因為曾遊尋找火種的最終用途是為了煉器,金色火焰則是尋找一種名叫“焚金焱”火種的關鍵。

    而焚金焱又恰恰是最為適合煉器的一種火種,當然,大多數的天然火種都是極為珍貴的,焚金焱更是一種特別珍貴的火種,楊玉龍雖然學習的是煉丹,可如果能夠得到這樣的火種也確實是值得興奮的事情。

    尋找火種的方法說起來也是簡單不過,就是一個字,“釣”!

    像焚金焱這種天地造化而孕生的火種,是擁有靈性的,它們會如同本能一般的吞噬適合自身的火焰進行一場進化。當然,這種進化演變是極為漫長的一個過程,也是非常艱難的一個過程,或許要百萬年、千萬年,甚至更長。

    但是,一旦條件到達,或是獲得了某種契機後,火種便可以進化出真正的靈智,成為“火精”,而火精已經可以稱之為真正的生命體,這實屬一種本質上的進化!

    曾遊手中的這縷金色火焰便是焚金焱喜歡吞噬的一種火焰,所以尋找焚金焱的方法就是以法力係住金色火焰,然後拋入岩漿深處,最後靜等焚金焱來上鉤。

    這就跟釣魚是一個道理,隻不過魚變成了火種而已。

    知道了方法,曾遊也不再遲疑,立刻取出了那枚金色火珠,以法力纏繞,送進了赤紅色的岩漿之中。

    焚金焱這種珍貴的火種大都存在於岩漿的極深處,不過偶爾也會漂到上層來。

    一開始的時候,曾遊也不敢把釣餌推到太深處,雖然說釣餌下得越深,釣到焚金焱的幾率越大,但這終究不是萬無一失的方法,岩漿之下意外的因素有太多,越是深處便越是容易出現一些意外,而金色火焰也不是那麽好找的。

    所以,剛開始他還是保守了一點,先在岩漿淺層試試運氣,如果沒這個運氣,再把釣餌送到深處嚐試。

    釣魚也好,釣火種也好,需要的就是一個耐心,對於大多數修行之人來說,根本不會缺乏這個東西。

    曾遊盤坐在岩漿邊緣處的岩石上,一指係著法力絲線,靜等“魚兒”上鉤。

    那沉積在深層的岩漿,火紅而熾熱,相較平靜的表麵之下,積蓄著恐怖的能量,偶爾的湧蕩衝撞,掀起如浪的岩流。

    不時的冒泡,噴吐火焰,顯示著一股極度的不安分。

    此時此刻,眼前這個有那麽一點詩情畫意場景,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那便是“獨釣岩漿火”。

    曾遊並沒有幹坐著等待,一邊留意著釣餌的動靜,同時拿出了那本《陣法基礎大全》看了起來。

    汩汩岩漿,灼烈無比,曾遊以法力化絲係住金色火珠拋入岩漿之中,便需要不斷輸出法力以維持,消耗雖然不算太大,卻也架不住時間長。

    釣了一天火種並沒有任何收獲,他便收了火珠打坐恢複,狀態恢複好之後便繼續拋餌掉火種。

    研究陣法這麽長時間,他也算是有了一定基礎,“閑來無事”,他便取出了一些材料和靈石在地上擺起了陣法。

    當然,都是一些非常基礎的陣法,通過不斷擺陣,對照所學,也有了更多的體悟。

    陣法最關鍵的有兩個點,一是借勢,借地勢,借天勢,借天地之勢形成巨大的威力,另外一點就在於變化,越是厲害的陣法其變化之道越是厲害,甚至一些陣法可以生出無窮無盡的變化。

    不過基礎陣法不會太過複雜,就是大多中低級的陣法也不會借到天地之勢,所以主要的關鍵處還是在於變化之道。

    推演,可以算是曾遊的一個強項,也就使得他學習陣法變得較為輕鬆。

    在這座火山呆了三天後,曾遊挪了挪地方,換到了另外一座火山中繼續垂釣。

    剛剛換了地方沒多久,他便聽到了震天的轟響之聲,知道這是有火山噴發,連忙收了火珠,衝出去尋找火焰。

    火山噴發也有一定幾率把岩漿深處的火種噴出來,但這種幾率是極低的,火種畢竟擁有靈性,它們存在於岩漿之中無數歲月,肯定會對火山噴發的征兆產生一種“本能的預感”,不會被輕易噴出來。

    火山噴發也會使得附近地表的裂縫噴出更多的火焰,隻是,這並不代表一定能夠出現優質的火焰,這一次曾遊便沒有碰到,最後聊勝於無地收了兩縷紅色火焰。

    這個時候也就顯現出了控火術的精妙,其中有一縷紅色火焰周圍雜質非常多,如果隻是用蠻力采集,很可能會讓這一縷火焰染上一些雜質而壞掉品質。

    使用那門控火術卻是讓他較為輕鬆地把火焰采集了出來。

    曾遊收了兩縷紅色火焰後,也沒有跑遠,就在這邊隨便找了一座火山,下去繼續釣火種,這種事情沒什麽概率性問題,也或許有,但他肯定不知道,也就沒那麽多計較。

    之後在這裏釣了十來天的火種,還是未能釣到,曾遊便打算進行下一步計劃,把釣餌放的更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