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野心這種東西
字數:4341 加入書籤
雲霆覺得很多時候看曆史真的非常的有趣。可以看到很多很有趣的事情。每一朝都有著各自的特點,比如西漢王朝的皇帝,點滿的技能大概是忍耐,是在暗地裏麵用小刀記下對於敵人的仇怨,找到機會了一把爆發出來,讓敵人死得不能夠再死。
劉邦是這樣,之後的各代皇帝都基本維持著這一種狀態。敵人太強?我忍。後宮幹政?我忍。權臣當道?我忍?
有機會了?無需再忍,蓄滿的怒氣槽帶來的一百八十倍傷害,管你是誰,都給我去死吧!
這些皇帝分可以說都是主角命格了,但又不是裏麵的那種傻叉主角命格,他們的命格來自於他們的能力本身。要是像那些無聊裏麵的情節一樣,每一次都有一些小boss來送經驗,將主角送起來之後才是大boss到來的話,那麽劉邦根本不會那麽慘。
你有看過主角每一次剛剛有點成績了就遇上大boss來襲,直接把你一頓揍,差一點殺了主角的嗎?你有見過哪一個主角會把自己的妻兒老小都丟了,被敵方大boss俘虜的情節嗎?
縱觀整個西漢劉氏王朝的曆史,都是一部主角不是主角必須掙紮求生的曆史。至於東漢,東漢王朝隻不過是依舊被姓劉的給統治著罷了,血脈都不知道是不是正統,屬於西漢的那些東西都已經被拋棄。
想得有一些太遠了,領地是必須要有經濟的支撐的,雲霆現在領地裏麵的經濟情況並路足夠養起一支萬人大軍。事實上他本來是可以的,但搞高順的陷陣營,搞得他變得窮了,於是常備軍的建設隻好慢下來。
呂布來的話,雲霆根本不知道該給呂布一個什麽位置,同時也沒有適合呂布的位置。
想要招攬如同呂布這樣的人,必須得有相對應的爵位與官職,才能夠引起他的興趣,給相匹配的待遇。雲霆之所以可以招攬得到太史慈,完全是因為太史慈是白身,太史慈的家境又非常的普通,這才可以順利的拿下太史慈。
像那些原來就有軍職側名將,想要拿下他們,不考慮忠誠的話,都要有足夠高的官位在身才行。至於那種有家族牽絆的名將,那也得有足夠去庇護名將一整個家族的勢力,才有可能得到他的效忠。
比如許褚,他是不可能投效劉備或者孫權的,因為這兩者的勢力不僅不夠,而且還太遠。他隻有投身到當時已經初露鋒芒得曹操麾下,才能夠庇護他的整個家族,並得到不錯的發展。
但總要去試一試的不是麽?人要沒有夢想,那就等於是一隻鹹魚了。想到有貓膩用來充做武器的那條鹹魚,以及那種無神的死魚眼,他不自覺的打一個冷顫。
說實話,如果可以得到呂布的話,雲霆可以確定呂布是沒有機會背叛他的。而且呂布也不像三國演義裏麵那樣是一個三姓家奴,他被挑出來說,也不過是羅貫終要豎立一個反麵典型而已。
呂布之所以反丁原,那是因為在丁原的麾下他並沒有得到應該得到的尊重與待遇。試想一下,一名萬人敵的武將,卻在當這軍中文職的主薄,這已經算得上是一種羞辱了。別說呂布還為丁原立下過無數的汗馬功勞,他完全可以得到更高的官職,而不是主薄這一種莫名其妙的軍中文職。
至於呂布認丁原為義父?全是扯淡,這又是羅貫終在為了豎立一個反麵典型而扯出來的。三國演義終究隻是而已,看一看還可以,裏麵的一些情節都是因為作者需要而構架出來的。
漢朝可不像是後世一樣,什麽幹爹一大堆的,在這裏對於父母之名十分的看重,基本是不會出現什麽收義子,拜義父之類側事情。即使是有一個地位很高的人,要去收一個人為義子,那麽那個人更多的會認為這是一種羞辱。
比如劉封,之所以劉備收他為義子,在於那個時候劉備沒有子嗣。同時寇封還是羅侯之後,是長沙劉氏的外甥,他這才起了收為義子的念頭。要真的寇封沒有那一層與劉氏的關係的話,劉備也是不可能將他收為義子的。但就是這樣子,劉封在蜀漢內部還是很不受待見的,尤其是關羽,不僅不理解劉備的這種行為,對於劉封更是無視。
劉封都這樣子,有著一絲血脈關聯的人都無法逃脫別人對他的非議,更別說呂布這種猛將了。要丁原真的是呂布的義父,那麽不管如何,呂布都是不會動手殺死丁原的,相反還得去救他。
不管丁原是誰殺死的,但隻要死了,就是他這個義子的問題,將是他身上一個濃厚的汙點。有這個汙點存在,那麽他絕對不可能走得太遠,後來即使去效力誰,也不可能得到信任。
你連義父都殺了,那麽可能有一天你也會把我殺了。是人都會這樣子去想,在這個時代,義父可不僅僅隻是一個簡單的稱呼,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會真的是除了親生父母之外,第二個得父親!
呂布傻麽?真的智力那麽低下麽?呂布如果單純隻會武力沒有智力的話,不可能勝任軍中主薄的職位,他要是傻,不可能在看出董卓即將失勢的時候出來做撥亂反正的行動,也不可能得到陳宮的效忠,差一點陰死曹操。
曹操在與袁紹對壘之前,都必須將呂布這顆釘子給拔掉,他才會感覺到放心。這一些,都不可能是一個無智之人可以做得出來的事情。
拿劉封來順,劉備收他做義子,本就是有了在他死了之後,讓劉封接手他事業的考量。從這也可以體現出來義子兩個字的重要性,並不是名義上的,是真正拿來當兒子的。
直到阿鬥出生,劉封的位置才變得無比的尷尬。到關羽死後,孟達降魏,劉封回來蜀中,諸葛亮就出於劉封身份的考量,勸劉備殺了他。
最後劉封死了,可以說,他死的原因正是一畝地那個義子的身份。如果劉備沒有中年得子的話,他也絕對會是蜀漢未來的接班人,以義子的身份。
所以什麽呂布是丁原的義子,後來又背叛丁原之類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的。單就是他是丁原義子這點,又殺死丁原,他就手下的武將,士兵都不會服他,都會有非議。
可是曆史上,在丁原死了之後,基本上丁原帳下的武將,士兵,全部跟隨著呂布到了董卓這裏。再到董卓死後,還依然是那一些人,跟隨著呂布出來創建勢力。
以對於麾下兵馬的掌控程度來說,呂布絕對不是傳言中的無信無義之人。
隻不過他的那些所謂的背叛,被有心人,比如羅貫終給放大了而已。要真論效忠的勢力,劉備可不比呂布少,隻不過由於個人能力的問題,他沒有從背後成功捅效忠的勢力一刀。
呂布的背叛,更多時候像是後來的跳槽,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在原來的公司得不到發展,相反是滿滿的壓製之後的跳槽。至於說拿了公司一點什麽東西,這又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在跳槽到新公司裏麵的時候。總會手裏麵握著點東西,才更容易的去讓新公司的上司來重視你。
能夠用呂布的人在雲霆眼中除了一個曹操之外,還有就是部分的玩家辣。曹操的容人之量堪稱是整個三國中最大的,也會知人善用,可以將一個人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還有,他很強,雖然武力不如呂布,可在其它的方麵遠遠超過了呂布。想要讓呂布忠誠,也非常的簡單,第他強,走在他前麵就行了,讓他就發揮自己的所長就行了。
至於玩家,玩家裏麵可以用呂布的人也非常的少,先是身份問題。再就是太多的玩家都認為呂布是一個遲早都會背叛的人了,即使克製著,可會無意識的做出一些不適宜的舉動來。
野心這種東西,每個人都會有,人的進步,要去看是在於野心的。正如帝王,他們手裏麵用著的那些大臣,又有哪一個不是有野心的?
沒有野心,那些臣子不可能爬到那麽高的位置,不能夠有那種能力。所謂的帝王,其實就是給那些有野心的人一個實現野心與抱負的機會。他們知道如何去控製一個人的野心,利用一個人的野心,隻要不是妄想將他取而代之的人,那基本都能夠為他所用。
沒有野心的人,一種是實現野心之後或者看透之後的無欲無求。還有一種,是徹底的庸才。
無窮無盡的背叛,來源於野心,來源於向著高處的殷勤盼望。也來源於一個人實力的強弱,一個弱者,才會擔心別人來背叛他,去提防背叛。強者的話,他則是不斷的朝前行走,隻要站得足夠高,走得足夠遠,給那些有野心的人實現野心的機會與空間,那他就不會背叛你!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