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 平靜之下的洶湧(下)

字數:4277   加入書籤

A+A-




    除了這些先知先覺的玩家們以外,在洛陽城中還有一群人,是靠著自身的體會以及見識,看到了未來的變化的。這其中當然沒有曹操,雖然曹操在曆史上頭,意思到了何進召外臣入京剿滅十常侍這個決定有多麽的離譜,但他還沒有到那一種可以看穿一切,並將敵人給鎖定咋了董卓的身上的那一種地步。

    曹操之所以可以看得那麽明白,那麽幹脆的與雲霆站在了一起,更多的是因為他旁邊也有著一個玩家,他還相信這個玩家。換成其他的人,想讓他們容許身邊有玩家的存在是非常困難的,更別說還去信任這一群突然出現的玩家們了。

    這裏要說的是遊學,來到了洛陽城的荀彧一行人。他們在洛陽城中居住了一段時日之後,同樣被洛陽城內發生的一連串的變故給驚到了,每個人對於現在局勢的體會也變得越發的深刻。

    事實上,除了荀彧之外其他的人都對洛陽城的局勢抱著不看好的態度。孔明不用說,別的玩家知道的事情他也知道,所以在洛陽城待的時間變久了之後,他在催促著其他三個人趕快離開洛陽城。

    以荀彧的身份,他背後的穎川大族荀家,他們停留在洛陽城中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包括到董卓成為太師之後,也不會有問題,相反荀彧還可能得到董卓的禮待,過獲得一個官職也不一定。

    至於他與戲誌才還在郭嘉,因為背後沒有荀家那樣大的賈詡的關係,得不到董卓的重視是肯定的。可也不會差到哪裏去,畢竟他們的身邊有一個荀彧,不是其他人,因為荀彧的關係他們也不會出現任何的問題就是了。

    問題是,等到後麵的一個階段,想要離開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董卓之所以善待那些在朝堂上有著巨大聲名的人,包括那種有著影響力的家族的子弟,那是因為他要獲得這種大家族的肯定。等到他嚐試過的示好被當成驢肝肺之後,董卓會做出怎麽樣的行為那就顯而易見了。

    孔明認為董卓之所到後麵做出那種事情來,縱兵行掠,包括最後的敗亡,跟這也是有一定關係的。在他發現不論做什麽之後,都無法得到這些士族的肯定,那些名士的肯定,接下來當然是一場殺戮了。

    一個人想要融入一個群體,這個群體不讓他融入,而這個人又擁有毀滅這一個群體的能力的時候,那麽毀滅是肯定的了。從袁紹出逃,到殺了袁紹的叔叔,位列三公的袁乖,到後來的諸侯討董,董卓不得已火燒洛陽城,裹挾著天以去到離涼州十分近的長安城,這都證明董卓心態的改變。

    要知道,董卓一開始在洛陽城的時候,是秋毫無犯的,治下很嚴格,沒有出現什麽路不在掌握的情況。直到後來,一段時間之後,似乎他的殘暴才覺醒,開始做出那些天怒人怨的事情來。

    這一切的原因,還是因為他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加入到舊有的群體中去,那索性便推倒重建。等到重建的過程中,董卓才又發現他怎麽重建都無法成功了,於是幹脆的自暴自棄起來,才會去做接下來那一連串有如自殺的舉動。

    可以說是董卓驕傲自大,也可以說是毀滅前的瘋狂,還可以說是絕望之後的自暴自棄。總之怎麽去看,都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實,董卓從在涼州的時候,起於微末,到後來憑借著戰功,一躍成為涼州不可缺少的舉足輕重的人物,這可不是魯莽無謀的人可以做到的。

    到後來的果斷帶兵入洛陽城,果斷的占據朝堂,成為朝堂中的太師,也不是一個光有野心的人可以做到的。這其中,一點猶豫,一點的遲疑,一點的膽怯,那便不可能達到如此的地步。

    要說董卓的能力差,那也是假的。從治理羌人的手段可以看出來,董卓並非是那一種光會鎮壓的人物,在對待涼州大敵,那擁有數十萬數量的羌人之時,他采取的是雙管齊下的辦法。

    打壓一批,拉攏一匹,將那種羌人玩弄在掌心之中。即使有羌人作亂,包括韓遂與馬騰掀起的叛亂,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被鎮壓。以至於涼州可以沒有涼州刺史,但絕對不能夠沒有董卓,董卓才是真正涼州平穩局勢的定海神針,缺少了他,整個涼州的局勢立刻就會崩壞到無以複加的地步。

    這是一個殘暴的人做得出來的事情?明顯不是,董卓不光有武力,還有謀略,可以將麾下那群虎狼之士訓練成為他手下的小綿羊。正是因為能力強,他才可以支撐得起屬於他的野心,要是光有野心,沒有能力的話,因此而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滿天下,那些普通人的野心,又有哪一個是小的?真正可以實現野心的,隻有一小部分的人罷了,這部分的人又都是極有能力的。

    包括那一種各地的太守,以後的諸侯,每個人又都是不簡單的。隻不過在後來大浪淘沙的廝殺之中,那部分稍弱的,能力差一點的,便被能力強的給打敗了,拿下了原來屬於他們惡疆域以及人馬。

    從袁紹,曹操兩強爭霸,到後來的孫策崛起,孫權當政,以及後來的劉備得蜀。從群雄割據的時期,到了三國鼎立的時期,在曹操,劉備,孫權的腳下有著太多的屍骨了。這其中以曹操最強,他幾乎是伴隨著一路的屍骨走過來的,劉備次之,因為他背後有著一個要殺死他的曹操,孫權最弱,因為孫權的疆域,幾乎是在其兄孫策的時期打下來的。

    但不論是孫權,還是劉備,就能夠說他們不夠強麽?不能。能夠與曹操僵持,形成三分天下的情況,已經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出來的,即使他們在曹操的重壓之下選擇了聯合,那我無法說明他們就弱到哪裏去了。

    正因為知道這些,孔明才明白,董卓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現在不離開的話,等到後麵會越來越難以離開,尤其是等分董卓成為後來的董卓的時候,等到他要遷移到長安那時候,其麾下的亂兵擄掠,那是不管你是是什麽噴都直接殺死的。

    普通的士兵好歹還會去在意你是誰,但是董卓麾下的士兵,是從涼州招募的,其中更有一部分是屬於羌人。這些人,不會去在意你的身份,隻會在意可以從你身上獲得到什麽東西。

    正因為手下有著這一些的士兵,董卓才能夠不受阻礙的控製洛陽的,包括後來與天下為敵的時候,他們也是一路跟隨。要換成是其他的士兵,可能在知道董卓玩做什麽的時候,立刻嘩變了,不會去跟隨他做這麽多大逆不道的事情來。

    漢室在這個時期,在底層,包括中高層的那些人眼中,威望依舊是無比高的。才會有那麽多的文臣武將,依舊在為漢室效命,從來也沒有想過未來有一天漢室會名存實亡,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包括董卓,也是在一次次的見證中,從涼州,到後來的黃巾之亂,看見了漢室的衰退,野心從小到大,到了取而代之的地步。

    如果漢室,東漢朝廷沒有讓人看到它的這些脆弱的之處的話,那麽接下來一連串的事情都不會發生。不管死董卓,還是曹操,袁紹,等等的那一些人,都隻會是忠臣良將,老老實實的在為了可以立足朝廷,爬到更高的位置而努力者。

    皇權,在這個時代代表的就是所有。董卓裹挾皇帝,被諸侯們一頓群毆,袁術稱帝,也是被曹操摁在地上一頓的摩擦。包括曹操自己,到了後來的魏王,一言九鼎的時候,他在名義上也是漢獻帝的臣子,不能夠做總總的逾越之事。

    漢獻帝幾次的要謀劃鏟除他,曹操也不是不知道,隻不過他不能夠那樣去做罷了。他隻能夠做的,是將漢獻帝身旁的那群老臣,忠於漢獻帝,也為了被他壓製無法得到原有權勢的那些臣子給鏟除罷了。他依舊要對漢獻帝,對於皇權表示尊敬。

    這一點,從曹操之後,到了曹丕,才讓劉協退位,取而代之。至於劉備,孫權也是在漢獻帝退位之後,才敢稱帝的,美名其曰與不臣的曹魏互相抗爭。

    要是曹丕沒有稱帝,那麽他們誰都不敢稱帝,不然就是不臣!

    到了之後的司馬篡魏依舊如此,司馬懿在位的時候不敢取而代之,將這任務交給他的兩個兒子。

    總而言之許多事情沒有第一個人去做的話,其他更多的人是不敢去做的。現在洛陽城中也是如此,董卓要是發動原來曆史上的那些動作,那麽立刻洛陽城就會一片混亂。

    這可不會是平穩的過度,董卓可沒有曆史上那般的際遇,隻會是一場混亂的刀兵。不管董卓是成功還是失敗,一場戰鬥是免不了的,那些因為戰爭被誤傷的人還少麽?

    所謂的身份,地位。在那一些殺紅了眼睛的士兵的眼睛中,不值一提!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