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改編和劇情】
字數:5268 加入書籤
轉載請注明出處
站在張記中的角度,他的顧慮很有道理。
他是製片人,需要考慮觀眾的接受程度。
目前的情況是,整部劇節奏偏慢。
他認為這種浪漫情緒的武俠劇拍出來穩穩地會罵聲一片,事實也的確如此。
但黃建中其實為人很傲氣,有自己的思路,而且很討厭別人幹擾他的思路。
聽到這話,他很想脫口而出一句那是你的事,不歸我管。
但轉念又想錢還在人家手裏,兩人還有這麽長的日子要待,就這麽吵下去也不是這麽回事。
還是解釋道“老張,我知道你說得對,我也理解你的難處,可全墉老爺子說話的時候你也在場,你應該知道他的要求。”
“你容我想想。””他覺得這個理由雖然很強,但還是說服不了張記中。
跺來跺去,繼續妥協道“這樣吧,咱們盡量把江湖的血雨腥風拍得更殘酷一些,這樣和整部劇的美術風格產生對比,側麵給令狐衝歸隱山野一個更遠的深意境。”
張記中對這個說法還是不滿意。
不過他聽到黃建中三句話不離意境二字就知道說服不了這人了
像黃建中這樣從大型國有製片廠爬上來的導演。
特別固執,拍影視作品總是離不開藝術追求這幾個字。
這種性格有好的方麵,也有不好的地方。
好的方麵在於有自己的準則操守,且拍戲是在認真的對待。
不會刻意迎合,做一些完全沒有底線,不符合現實的作品。
倒不是迎合觀眾有什麽錯,畢竟電視劇是大眾藝術。
所有人平時工作很累,看電視劇和電影就是圖一樂。
但如果幾乎所有影視工作這都在迎合觀眾,那就要出大問題。
遠的不說,想想年這段時間的電視劇市場。
再對比2019年的低潮,就知道了
當然,這類導演的缺點也很明顯。
就是有的地方會過於自嗨,不夠接地氣,忘記觀眾的接受程度。
沒有說陳大導的意思,這哥們是純粹的自嗨,一點都不了解現實。
當演員導師,調教演員是一把好手。
當導演嘛,不喜歡和你講故事,就喜歡和你講道理。
好為人師,且肚子裏還沒啥貨
他的作品大概都是先想好了一個道理,然後再為這個道理編一個故事。
到頭來就一個結果
這個道理不一定是正確的,這個故事也不一定精彩~
陳凱哥的事暫且不談。
張記中見黃導意誌堅定,也不想再深究這個問題。
路線問題,吵不出結果,觀眾說了算。
他說“行吧,我們不說這個問題了。”
“美術風格咱們就這麽定下來了,宋老師操刀,沒問題。”
宋老師就是這部劇的美術知道,叫宋紅榮,是北電的教授。
主要是做電影美術的,80年的《垂簾聽政》和《火燒圓明園》他都是美術指導。
嗯,這兩部戲如果不太熟的話。
梁佳輝就是因為在內地拍了這兩部作品才被呆灣封殺。
呆灣又是香江電影的主要市場。
所以梁佳輝最後無戲可拍,隻能去擺地攤混口飯吃。
劇組要說的地方多了去了。
美術風格的事,張記中雖然不完全讚同,但還可以商量。
他真正在意的是劇本問題。
有些頭疼,問道““黃導,那主角和劇本呢?”
“你這麽改,是不是有點不尊重原著了?”
央視版《笑傲江湖》的改動主要集中在任盈盈的提前出場。
原著中她在十七章才正式亮相。
黃建中對這件事也有自己的看法,但剛才張記中也順了他的意。
隻能解釋說“張導,你也是拍過《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人,你應該知道電視劇和文學作品不同。”
“你想想,如果是一個沒有看過原著小說的人,他們看了十集還沒看到女主角出場會怎麽想,會不會一頭霧水,電視劇這樣拍現實嗎?”
這話到不是誇張,全墉作品的影響力雖然廣泛,但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區愛看書的人中間。
而天朝不僅僅有城市,還有廣大農村。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拚夕夕為什麽能夠頂著狗東和阿裏建立如此大的基業,靠的就是農村市場。
所以黃建中的說法也算不上錯。
張記中覺得他說得有道理,他認可道“女主角提前出場也可以。”
黃建中正露出笑容。
“但是”
張記中又說話了
眾所周知,但是之前說的話都是在放屁。
他接下裏是一片連珠炮似的發問,語氣雖然輕,但內容非常犀利
“為什麽是令狐衝去福建臥底?”
“如果是他,他看到青城派的人欺負小師妹會不會出手?”
“梅花紅的情節是為了什麽?”
“這些情節會不會導致人物性格崩塌?”
“還有每一集的銜接,根本不流暢,到底是怎麽回事?”
“”
這些問題直指編劇,而且說的話和李一白不謀而合。
劇本問題是重中之重,黃健中低頭看了看桌子。
這上麵有幾個劇本,是找手底下的人提出的修改意見。
他分別找到張記中說的問題的修改方案。
良久,抬頭道“這個問題是我的疏忽,我下麵也有人提出來了,我向你道歉。”
黃建中今年已經快六十了。
說話有些口音,不分,但語速不滿,精神飽滿。
他雖然有些傲氣和固執,
並不是聽不進話的人。
犯下錯誤,不屑抵賴,直接改正。
這個問題也怪不得他,主要是編劇的問題。
換位思考,一部影視作品,看的人不需要廢什麽腦子。
創作就不一樣了。
方方麵麵都離不開導演,他作為創作的主要負責人。
不僅僅要考慮劇本,還得考慮其他東西,一字一句,一針一線都是他要負責的。
正常情況下,從籌備開始到拍攝結束,導演每天睡覺的時間都不會超過六個小時。
剩下的時間都在做事,有時候腦子漿糊了也很正常。
道完歉,他向張記中道“那我們現在挨個討論一下你說的問題。”
說著又低下頭,把正在翻看的劇本合上,看了看劇本扉頁上的名字。
對旁邊的郭縉宇低語了一會兒。
郭縉宇道“小李,你過來一下。”
李一白聽到郭縉宇叫自己的名字,知道事情在朝著他希望的方向發展。
,報送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鍾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