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生不逢時】

字數:5521   加入書籤

A+A-




    水煮胖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誌軍是二八年生人,那個時候天朝的悲慘溢於言表。

    風雨飄搖,同年“皇姑屯事件”爆發。

    東瀛人冒天下之大不韙刺殺奉係軍閥張作霖,震驚中外。

    他的父母看在眼中,從小就希望他當兵。

    所以這個名字,取得也很有講究。

    挑著“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叢軍行給他取的名字。

    他受父母影響也有誌於此。

    隻是吧,人生境遇奇怪就奇怪在這裏。

    作為軍人,他有個非常大的劣勢,就是長得太帥

    入伍後直接就被文工團的領導看中他的外形,成了文藝兵。

    雖然是前線文工團,能上前線。

    但扛槍打仗是沒他事了。

    盡管如此,他依然是有著軍人身份為傲。

    他又是大膽之人,一直引以為憾。

    把軍人的敢打敢幹看得很重。

    換到今天的劇組裏,就成了黃建中在樹下擔心受怕。

    從誌軍感覺自己在上戰場,在樹上大大方方,好不快活。

    監視器離拍攝場地很近,就在樹的腳下。

    像監視器的尺寸,早年基本上都是跟著電視的電視機走的。

    所以監視器上的內容基本上就是觀眾看到的視角。

    這樣有一個好處,導演可以現場看到成品情況。

    不過後來就不行了,電視機越來越大,現場不可能放這麽大的監視器。

    不是大場麵戲,幾位副導演不用指揮現場,所以都站在監視器後麵看著。

    黃建中坐在一根小板凳上,注意力都集中在畫麵上。

    鏡頭緩緩推進。

    “停下,跟焦,馬上虛一次焦。”沈星浩馬上指揮手下的掌機操作。

    站在機器旁邊的掌機和跟焦員馬上依著操作。

    這就是央視劇組和《武林外史》劇組不一樣的地方了。

    《武林外史》很少有這樣的操作,都是直來直去的定焦。

    這種虛焦一般都是為了表示人物狀態的不穩定。

    比如受傷後虛弱,睡夢後驚起,喝醉後醒來。

    掌機和跟焦操作後。

    畫麵開始變得模糊,然後又緩緩清晰。

    這是在模仿人從睡夢中醒來的情況。

    這場戲講的就是令狐衝喝醉後,看到樹上的曲洋。

    “好了,這個鏡頭過了,換下一個,攝影組的人快點。”

    黃建中趕緊催促眾人,他沒法不急。

    樹上還騎著一個猴和一個老頭呢

    第一個鏡頭很簡單,下一個鏡頭就很麻煩了。

    是一個移動鏡頭,依從誌軍的視角,從樹上緩緩往下,最後落在日月神教追殺他的人身上。

    要是場地夠大。

    這裏應該會用搖臂或者吊車用威亞把攝製組的人吊上去。

    吊威亞大家都知道。

    所謂搖臂,又叫炮車。

    也是一種拍攝工具,簡單來說一根長條,利用杠杆原理在中間架一個支點。

    攝影人員坐在前端。

    後端有人按住,再加上磚作為配重器。

    把前端的人送到高處拍攝演員。

    額,這種機器還挺考驗攝影人員膽識的。

    大型搖臂有時候會到人送到七八米的高度。

    和吊威亞不同,搖臂上的人身上還沒有保護繩,所以要格外小心。

    不過,今天這處離公路邊實在太遠。

    劇組選擇就地取材,用頂上的樹枝做支點,替代調車。

    同樣的吊威亞,把攝影師掛在空中。

    下麵一堆人通過鋼絲控製攝影人員的移動。

    攝製組的人安排完了。

    還有群眾演員,這畢竟是個中型場麵戲。

    郭縉宇感覺忙活起來,“化妝,群眾演員好了嗎?”

    群眾演員一個一個都出來了,他們穿著鬥篷,頭上戴著日月神教的製式帽子。

    手上拿的也是日月神教的武器。

    這種武器,劍鞘上纏著麻繩。

    這幫人,除了帶頭的人算大配以外,剩下的都是附近找來的居民,當然不可能看劇本。

    見演員都出來了,郭縉宇講戲道“《笑傲江湖》你們都看過吧,這場戲你們是日月神教的人,追殺曲洋。隻要表現出魔教的凶惡和囂張就行。”

    “待會兒領頭的說完台詞,你們跟著吆喝”

    趁郭縉宇講戲的功夫,李一白也開始挨個檢查這些人的服裝和配劍有沒有問題。

    這種群戲很容易穿幫,也不太容易被觀眾發現。

    隻是做影視這個東西。

    小細節不改,人就會養成惰性,逐漸成為大的錯誤。

    他從第一個開始檢查起,發現服裝有褶皺的馬上弄平,帽子。

    馬上就發現不對,一個群眾演員不知道為什麽拿著嵩山派的武器。

    “道具組的,拿把日月神教的武器過來,有人武器沒對。”他趕緊叫旁邊等著的人上來。

    這場戲,劇組裏裏外外圍了幾十人,裏麵就包括道具。

    “來了來了,”

    道具組那邊發現出了紕漏,趕緊過來換。

    “好了,準備正式開拍。”

    武行帶頭,和場記拉著鋼絲控製掌鏡人員向預定方向移動。

    畫麵上,先是出現曲洋一個人坐在樹上。

    鏡頭移動,遠處出現日月神教眾人的身影。

    隨著鏡頭移動,日月神教的人也衝了過來,拔出武器。

    最後定格在日月神教眾人身上。

    領頭的人右手拿劍,左手舉起劍鞘道“曲洋,跟我們去見聖姑。”

    “好,這個鏡頭也過了。”黃建中道。

    不過接下來的事情嘛,就有些出乎從誌軍意料了。

    拍完這個鏡頭,黃建中大聲道“好了,從老師,你可以下來了”

    從誌軍???

    他說“這場戲不是還有很多台詞嗎?我還沒坐夠呢。”

    這老爺子估計也是被逼的太狠了,在家兒女也不會給他這樣上樹玩的機會

    拍戲嘛,有時候就是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

    黃建中馬上叫道具組的人抬過來一個東西。

    這玩意從外形上看,就是一顆樹。

    顏色和從誌軍位置上的那顆差不多。

    不過高度嘛一米來高。

    劇組也不可能真讓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一直坐在大叔上拍完整場戲。

    黃建中道“剩下的戲,咱們就在這寶貝上拍。”

    “從老師,您趕緊下來吧,真不怕危險啊,您不怕我們還怕呢。”

    武行的人把又把繩子丟上去,從誌軍套好之後慢悠悠下來,一邊還說著。

    “那也太不過癮了”

    先發後改。

    ,報送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鍾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