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蘇通文的商界浮沉
字數:2982 加入書籤
蘇通文坐上火車的時候,還有些戰戰兢兢,雖然椅子著很舒適,但是第一次乘坐火車的緊張感還是讓他覺得有些別扭,他不時的轉過頭朝後麵的車廂眺望,那裏有他這次前往青州的全部貨物,他總是有些放心不下,生怕這火車跑起來後把那些東西丟了,那可是他全部的身家,如若丟了,不亞於丟了性命。
火車漸漸開動,窗外的景物開始緩緩的向後倒退,蘇通文緊張的握住了座椅旁的扶手,他的目光投過窗戶,思緒漸漸回到了從前....
.....
蘇通文,祖籍青州吳橋鎮人,今年四十有二,已到不惑之年,二十歲時,蘇通文跟隨桐鄉一起去棣州做了一位布匹商人,靠倒賣布匹為生,當時棣州還是後周的天下,後周太祖郭威滅北漢後在後周施行仁政,天下自五代動亂後總算是得到了一絲安寧。
但是後周太祖郭威雖崇尚節儉,仁愛百姓,是個好皇帝,但是他卻提倡農業,鼓勵全民農耕,商人在後周仍然不好做,蘇通文記得那時他也是吃了上頓擔心下頓,既要擔心經商的風險,還要擔憂攔頭的稅收。
其實自古商人就很難做,曆代王朝幾乎都製訂了抑商、辱商、賤商的政策與法律,將商人列入市籍,視同賤民。秦朝曾將一大批有市籍的商人以及父母、祖父母為市籍的商人後代,發配戍邊;漢朝立國,“高祖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孫,亦不得仕宦為吏”;唐朝“禁工商不得乘馬”;“工商雜色之流”,“必不可超授官秩,與朝賢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等等。
蘇通文其實也是多次後悔走上了商人這條道路,他家境本是殷實,父親給他起名通文,實則是希望他日後能博覽群書,通曉文理,當上一名官員。
可是年輕的蘇通文卻不想按照父親的意願去生活,他悄悄帶了一筆家中錢財,跑去棣州同友人經商,風裏來雨裏去,錢雖然掙了些,但是卻愈發感到商人的地位實在是低下。
那年正巧是蘇通文二十四歲時,他原本打算放棄經商,回家再讀幾年書,看看能否再考取一個功名,但是一場陳橋兵變瞬間讓後周政權消亡,新帝趙匡胤登基,改變了局勢。
趙匡胤是一位大明君,不僅愛民如子,更是百無禁忌,宋朝立國,他即頒發一係列“恤商”法令,寬待商人,鼓勵商業,詔令:“榜商稅則例於務門,無得擅改更增損及創收。”又如詔令:“自今除商旅貨幣外,其販夫販婦細碎交易,並不得收其算。”(細碎交易不得收稅)並嚴禁官吏勒索、刁難商賈,官吏如果“滯留商人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財物,贓重者,徒一年”。
這些撫慰商人的政策還不僅僅如此。“工商之家不得預於仕”的禁令也被突破,“國家開貢舉之門,廣搜羅之路……如工商、雜類人等,有奇才異行,卓然不群者,亦許解送”,這就直接宣布了商人也有獲得了從政的權利。
在後來商法的製訂過程中,商人還被政府邀為座上賓,參與修法。宋國朝中,陳恕為三司使,他在製訂茶法時,就邀請了茶商數十人協商討論、“各條利害”。當時的爭論很激烈,茶商提出的方案,是茶的商業利益盡歸商人,商人“取利太深”;官方的方案是國家專營茶葉,利歸官府,商人“滅裂無取”。最後朝廷采納了折中的方案,“公私皆濟”,一時間天下嘩然,眾多商人紛紛如雨後春筍般湧出。
從那時起,蘇通文才真正感受到了商業的魅力,歧視愈來愈少,所賺財物亦是越來越多,蘇通文竟然做成了棣州有名的布匹商人,還在棣州開了兩家布莊,專門倒賣布匹。
而後十多年時間裏,蘇通文沉浮商海,有了一大筆身價,也算是出入有綾羅,履絲曳彩,羞具、屋室過於侯王。
但是月有盈晴圓缺,人有禍兮旦福。
蘇通文龐大的家財漸漸被人給盯上了,棣州知州府的公子很快便察覺到了蘇通文這個沒有任何後台,卻又非常有錢的商人。
無論在什麽社會,光有錢卻沒有實力的商人,不是什麽富家翁,都隻不過是一隻待宰的肥豬而已!
可惜那個時候的蘇通文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不愛結交權貴,不喜攀權附會,隻想著一門心思的做好自己的生意,這直接為後來他大禍臨頭埋了伏筆。
很快,蘇通文勾結外敵,刺探棣州軍情的罪名就落實了下來,直到被鋃鐺關進大獄,蘇通文都不知道究竟是誰想害他。
他這十來年做生意無不客客氣氣,口碑在眾多商人中算是極好的,也沒有一個仇家,但不知道為何,居然有人告發他四通外敵,而且據說證據確鑿。
獄中的蘇通文無論怎樣哀求,都沒有一人同情他,反倒是最後一名獄卒實在看不下去了,才偷偷告訴他,其實是知州府的衙內看上了他的家產,如果他要想要保全性命,隻能把家財全部散盡,或許還能留一絲生機。
聽到獄卒的話,蘇通文頓覺五雷轟頂,十多年的辛勞,最終卻被一衙內覬覦就需拱手讓人才能活命,不禁悲從中來。
但是現已身在獄中,苟活而已,哪敢再奢求家財。
於是蘇通文便寫了一封家財還債的契書,蓋了手印,按了大章,托獄卒給棣州知州的衙內送去。
棣州知州的衙內在看到家產轉移的契書之後,心情大好,再又得知蘇通文老實巴交,不敢造次後,大手一揮,宣布了放人,但命蘇通文三日之內必須攜家眷從府上離開,且家中的貴重物品不可帶走一絲一毫。
蘇通文這才苟且偷生的撿到了一條命。
從獄中出來,蘇通文先是趕忙把家眷接來出來,然後收拾了一下細軟,帶著一點微薄的錢財就離開了宅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