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大計劃
字數:4037 加入書籤
坦克團成立了自己的生物工程實驗室,這裏的實驗室設備比較簡陋,並不能做複雜的基因實驗,更多的用途是為了正在進行的微生物外殼工程提供服務:檢測微生物的狀態,驗證各項計劃的可行性,監控它們的生存環境等等。
裕小富這天來參觀實驗室。
實驗室剛剛開啟的項目就是利用目標區域的水土,模仿當地環境,驗證整個項目開工的可行性。
在一個像沙盤一樣的微型山體之中,一個巴掌大的湖泊模樣的小水坑裏,飄動著一個烏龜殼一樣的東西,那就是大量的變種珊瑚類微生物集中在一起形成的外殼。
沙盤的上方是一台顯微鏡,裕小富看了一會兒顯微鏡,又抬頭看了看沙盤內部的龜殼,震驚的問:“我看它們隻繁殖了一次,為什麽長出來的有一厘米?”
“繁殖了一次沒錯,但它不是外麵的一圈在繁殖生長,而是所有的微生物都在同時向著一個方向繁殖生長,外麵經過激素刺激的微生物繁殖的快一些,內部的稍稍慢一點,但是整體的成長速度就顯得十分壯觀了。”
裕小富又問:“現在是十幾厘米,十幾米的時候也有這樣的速度?”
專家點點頭,很自信的說道:“我們可能遇到的難題,就在於周圍的環境和礦物質是否適合微生物生長繁殖,如果環境合適,其他的問題都是小問題。”
這種珊瑚蟲近親的微生物,產生的堅硬物質就是最終需要的生物骨骼外殼,其實它不是骨骼,而是一層堅硬的細胞壁,所以從外麵看上去凹凸不平,有一些不規則的紋路,不是很光滑。
如果把它用於飛機外殼,這種凹凸不平的表麵似乎會影響飛行性能,但是,如果是太空飛機或者飛船,在沒有空氣摩擦的太空中,別說是夠不夠光滑的外表,哪怕它不是流線型,都不會影響飛行速度。
“我怎麽感覺自己在打造一個蟲族基地。”裕小富笑著說道。
站在旁邊的專家年齡不大,聽了裕小富的話後秒懂,笑著接了一句:“咱們的飛船還不是真正的蟲族士兵,而是蟲族和人族科技的雜交品種。”
“我不管什麽族,隻要能暴兵,暴出來的兵還是聽我的,那就可以了。”
“大人放心!不光是飛船聽你指揮,基地裏麵的每一個微生物都會聽你的指揮。”
這一次參觀之後,親眼看到了這些微生物神奇的能力後,讓裕小富對自己未來的計劃更有信心了。
微生物外殼工程有裕小富親自負責,而靜靜也沒閑著,他正帶著幾個參謀做攻防演習。
攻擊的目標有兩個,一個是在羅門母星上的敵對勢力,另一個則是外太空的某些資源星。
對於敵對勢力的大本營,坦克團打算執行斬首戰術,利用少量兵力像外科手術一般做精準襲擊。
而對於羅門星係的資源星,難度就比較大了,一來他們沒有相關經驗,二來備選的目標有四個之多,但坦克團實際兵力最多隻能控製一個。
裕小富看了一下參謀處他們的模擬演習,關於奪取和占領資源星的方案把他也搞得一頭霧水,實在是靜靜他們挑出來的四個資源星,他都眼饞的緊。
坦克團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之後再次活躍起來,在外界看來,他們隻是正常的進行戰術演練,而實際上,坦克團內部已經開啟了三項計劃。
第一項計劃:斬首計劃。
整個坦克團內部抽調組成了十個行動小組,每個小組都被要求在半個月內有單獨完成斬首行動的能力。
第二項計劃:兵工廠建設。
隨著微生物外殼試驗的順利進行,保護傘的專家團已經拿出了建設軍工基地的詳細方案,首先要做的就是移動湖泊,在目標區域引來隕石湖的湖水。
第三項計劃:奪取資源星。
這是建立在前兩項計劃的基礎上,為坦克團奪取至少一顆資源星,為坦克團的地下兵工廠源源不斷的提供生產原料,擴大坦克團的兵力,為下階段生產戰艦做準備。
第一項計劃很順利,十個行動小組的訓練已經進行了一半,在最近的一次模擬演習中,已經有兩個小組達到了參謀處預設的戰術要求。
第二項計劃卻遇到了一點問題,湖泊水引流的速度實在太慢,後來發現是山體之中存在的裂縫太多,比專家們預計的多出很多,造成了隕石湖的水在引流過程中大量流失,專家團設計了一個補救措施。
用小型機器人在水流通道內部查找岩石裂縫,並一道一道裂縫的進行修補,但是坦克團缺少大量的這種小型工程機器人,修補裂縫的速度讓與裕小富有些著急。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這個時候,裕小富知道了他的下一個任務:
“任務二十六:兵力翻倍。”
“任務要求:利用各種條件,全力生產,在一個月內增加至少一千個空中作戰單位。”
“任務獎勵:完成任務獲得獎勵十個基礎屬性點和十個功能屬性點。”
“失敗懲罰:所有基礎屬性扣除一點。”
上一個還是“十五個基礎屬性點和十五個功能屬性點”,這次變成了兩個“十”,從這個就角度看,似乎任務難度降低很多,但裕小富沒有半點輕鬆的感覺。
坦克團的會議室內,裕小富沉著臉,先給會議定了一個調子:加快兵工基地的建設速度。
看到專家們不解的臉色,裕小富想了想,給出了一個解釋:“我們拿到了確切情報,有人要對我們動手,時間大概在一個月之後,所以我們的目標其實不是加快基地的建設,而是在一個月內生產出一批足以應付危局的空中力量。”
這下專家們真是傻眼了,一個月內完成一個軍工基地的建設已經是驚人的速度了,還要完成生產任務,那簡直就是不可能中的不可能!
“這個根本沒辦法呀!”
“我們絕對是無能為力啊!”
“一個月怎麽可能嘛!”
專家們一下子炸開了鍋。
如果有哪位專家來一句“臣妾做不到”,或許裕小富還會笑一下,但是這些話隻會讓他頭疼。
裕小富拍了一下桌子,問道:“一個五米長的飛機或者飛船的外殼,需要多久能夠生長出來?”
專家門小聲討論了一下,領頭的專家最後回答道:“按照實驗的數據大概3到4天。”
“如果我要一千個空中作戰單位,就以基地的設計規模,我們需要多久能夠完成?”
這次沒用討論,領頭專家直接回答道:“如果材料充足,以最快的速度,大概十天左右吧。”
“那就很清楚了,我們還有20天的時間,這幾天大家都想一想,後麵哪一個步驟能夠提前準備,就像原材料和配件,我們不僅要節省整個項目的時間,還要加快第一批兵力的出廠時間,我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克服困難,共同度過這次難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