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信不信捶死你?
字數:4148 加入書籤
剛剛還因為站了兩三個小時而略顯疲憊的人群立刻又精神一振,一排擔架就跟子彈立刻又上了膛一樣,被家屬們高高地舉起來向前擠。
人群中的大喇叭又喊了起來。
“請蘇總出來跟我們說話!”
蘇晴晴本來也是要解決這個問題的,老躲在集團裏也不是個事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相反,要是蘇晴晴一直躲在集團裏不出來,這些人到最後肯定是要衝進來鬧事的,那損失可就大了去了。
況且,蘇晴晴也不相信,自己就是出去了,這幫能還能把自己吃了?
這麽一想,蘇晴晴便深呼吸了口氣,叫劉英勇把沙發搬開,走出去和群眾溝通。
看到這麽個絕色美女從集團裏走了出來,很多吃瓜群眾都流露出了愛慕的神色。
原來一直聲討的那個“黑心企業家”長得這麽漂亮?
!很多男性的吃瓜群眾有點不好意思起哄了,畢竟對漂亮,尤其是漂亮到了一種極點的女人,很多男人不免總是會產生一種憐香惜玉的心態。
那些記者們倒是沒什麽,他們經常搞采訪什麽的,蘇晴晴長什麽樣子他們再熟悉不過。
然而帶頭鬧事的最前麵的一層人群的攻勢還是一點兒都不減,一個個說的唾液橫飛。
“蘇總,你看看,你看看我表哥,”一個嘴上還粘著一個茶葉蛋蛋殼碎片的碎發男人首先跳了出來,指著擔架上一個看上去受傷昏迷的男人,“到現在還沒醒過來,醫生說了,這次爆炸差點把我表哥炸成植物人,我姨媽聽說我表哥被炸了,高血壓又犯了,現在也在醫院裏躺著,你說說,這賬怎麽算吧!”
蘇晴晴用餘光打量了一下擔架上躺著,一動不動的男人。
這人看上去好像是昏迷著還沒醒,事實上,蘇晴晴不是傻子,心裏有數得很,這人應該沒什麽大礙,這成是裝的。
就是想要錢唄。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看你有錢跟你浪。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大公司出了事情,反而不如人家小公司容易應對,因為大公司要顧及的東西太多。
聲譽,社會影響,以及股東利益,企業規劃這些東西小企業不一定在乎,說實話,知道小企業的本來也沒多少人,而蘇晴晴就不得不考慮這些東西了。
所以哪怕是明知道對方訛錢,蘇晴晴也絕對不可能直接就給人家一口拒絕了。
對方大概也是料定了蘇晴晴不敢不答應賠錢,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得意得不行。
當然,出於商人天生的精明,雖然蘇晴晴已經決定破財消災,但是也並沒有很快就一口答應,而是裝出一副非常猶豫不決的神色,過了好半天才像是下定了決心一樣,看著人群,尤其是那些拿著攝像機還有小本子的記著們,鄭重承諾道:“好,既然是我們集團的員工,而且是在集團出的事,我們集團就一定會負責到底。”
“負責到底?
!哼!”
另一個看上去年齡較大的一個傷者家屬在一旁陰陽怪氣地冷笑道,“蘇總,您也別給我們這些勞苦大眾玩虛的,負責到底是負責到什麽程度?
嗯?
我兒子今年才二十六歲,在你們集團工廠打工,連媳婦兒還沒娶,這一爆炸把我兒子身體又炸壞了,你能嫁給我兒子?
!”
“你!”
聽到這種話,蘇晴晴心頭頓時升起了一種無名之火。
這是來要賠償的還是來找事的?
!不僅是蘇晴晴受不了這種話,身後趙夢琪還有許唯美等都是對這人怒目而視。
劉英勇最為激動,直接衝上去一把揪住了該人的衣領,臉色通紅地大吼道:“老東西,你再敢對我們蘇總瞎說信不信我捶死你?
!”
中老年男人五十多歲,腎氣本來就有點不足,剛剛說讓蘇晴晴嫁給兒子純粹是一句裝逼的話,根本沒過腦子。
被人高馬大,長得魁梧彪悍的劉英勇這麽揪住,狠狠地瞪著,不僅有點害怕,艱難地咽了口口水,結結巴巴威脅劉英勇道:“你,你要幹嘛?
給,給我鬆開!”
“老子就是不鬆,你能怎麽滴?
!”
劉英勇牛脾氣也犯了,毫不示弱,不僅不鬆手,還把中老年男人揪得鞋底離開地麵有個半公分了。
“住手!”
在後麵的蘇晴晴立刻嗬斥住了劉英勇,蹙著眉頭道,“把人家放下!”
雖然蘇晴晴也很想打這個男人一頓,但是身為統帥全局的蘇氏集團總裁,蘇晴晴還是很明白,一切都要以大局為重,要是把這個人打了,那些傷者家屬還有媒體絕對會添油加醋再次炒作一番。
所以還是得忍。
“老東西,你少給我倚老賣老,要不是看在我們蘇總的麵子上,我t一拳捶死你!”
劉英勇狠狠地咬著牙關,看著慫得跟一隻老狗熊一樣男人,攥得青筋暴起的拳頭恨不得一下子就輪上去。
過了老半天,劉英勇才一把推開老男人,悻悻地退了回來。
被鬆開的中老年人被一下子推倒在後麵幾個人身上,慶幸撿回一條命的同時,立刻對著身後的其它傷者家屬煽動了起來。
“大家看啊,他們公司不僅不想負責,居然還鼓動保安打人啊!!!”
人群聞訊,再一次謾罵了起來,髒話滿天飛,簡直不能聽。
聽到這些帶著濃濃攻擊意味的超級髒話,蘇晴晴臉色逐漸變差。
說真的要不是情況不允許,蘇晴晴真想直接走人。
最外圍賣礦泉水已經各種飲料還有茶葉蛋玉米烤紅薯的小販們看到這個場景最高興。
為什麽呢?
因為人群這麽一吵一鬧,這個水份還有體力消耗就會變大,他們的銷量就會成倍增長。
看滿地都是飲料瓶還有各種瓜子堅果的殼,後麵的小販們樂得開了花。
就連拾荒的大爺們也一個個在人堆裏擠著撿瓶子。
不過也有不開心的。
比如那些記者。
雖說事情鬧得越大,可采訪的點也就越多,但是人群嘰嘰喳喳吵吵罵罵的,也不利於他們提問蘇晴晴和傷者家屬。
最後,還是最先說話的那個傷者表哥發了話,當了一次“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