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平的娘家
字數:3427 加入書籤
一、書平的娘家
書平這一輩子最恨兩個人,一個是她的親生母親嶽何氏,生養了她,也毀了她的夢想,還有一個是田禮,解救了她又把她推進了深淵,人的命運就是這麽難以捉摸。當書平成為一個富甲一方的女老板時,也難以跨越曾經被傷害的記憶,每每獨處,想起往昔種種仍然覺得痛徹心扉。
嶽何氏伶牙俐齒,在解放前的那個年代是個厲害的美人,雖出身貧苦,但是看中了根正苗紅的教書先生。那個年代敬重文化人,所以教書先生簡直是個美差,又吃皇糧,革命底子又好,加上老嶽長相俊朗,就這樣郎才女貌的兩人走在了一起。
嶽何氏攀上了金龜婿,當時也惹得衆人羨慕,但是結婚前幾年她卻一直沒有懷孕,無奈先抱養了一個女兒,取名大囡,視如己出。抱養大囡沒幾年,嶽何氏居然懷上了,生下來的孩子就是書平。老嶽頗有浪漫主義情懷,看著這個自己和愛人的第一個結晶,一定得取個好名字表達美好希望,想來想去決定叫嶽書平,意思是希望她將來像自己一樣多讀書,做個文化人,一輩子平平安安。因為有大囡在先,書平論排行變成老二。
有了書平後,嶽何氏相繼生了兩個女兒文玉和長英,後來又生了個男孩佑生。老嶽和妻子想不到人到中年竟然能再添上一男丁,自然對這個最小的男孩子千嬌百寵,有需要幹的活都交給了書平和其他姐妹幾個。
書平從小憨厚,少言寡語,沒有大姐的伶俐,沒有三妹的機靈,沒有小妹的聰明,幹活從不計較苦與累,都默默的做了,沒有一句怨言。由於憨厚粗笨,很不會討母親的歡心,但是書平卻如老嶽最初期待一樣很喜歡看書學習。上學後每年要交給學校幾個雞蛋才能換來教科書、筆、本,嶽何氏比較節儉,錢交給學校便覺得心痛,索性有時候不給。書平隻好去找父親要,老嶽就把自己好不容易攢的私房錢偷偷拿給書平,有時候被發現了,父女倆都難逃被罵一頓。
這樣書平堅持讀了下去,家務活農活一樣不落。每天早上起來,上山拾來滿滿一大簍柴禾,背回家放院裏再去田間地頭采豬草,采滿一大筐回家後,再幫著嶽何氏燒火做飯。飯好了,胡嚕胡嚕喝完,拿起書包趕緊去學校。
但是那個年代吃不飽是常事,書平有時候喝完一碗粥還覺得餓,想拿著大碗再盛一次。嶽何氏一眼瞪了過來,先拿起勺子在粥盆底攪了幾下,盛起來一勺,再澄掉湯水,倒在小兒子碗裏,然後把勺子再次放回鍋裏攪動,使上下濃度一致。
書平不夠機靈,沒有看出母親的眼色,自顧自的又盛起一大碗,一口灌下去,覺得有點飽了,趕緊起身拿起書包就沖出門,再晚點去上學可就遲到了。等她把雞往院子裏哄了哄然後關好院門之後,嶽何氏的罵聲也從身後隨之傳來:
“死丫頭,把家裏口糧都讓你吃了得了。”
勺子摔在粥盆裏一聲脆響,嚇得文玉、長英一哆嗦,乖乖的放下筷子不敢再盛。老嶽突嚕了一碗,一言不發,這些瑣事他從來不理。佑生吃了一碗幹貨還不夠飽,伸出空碗示意。嶽何氏趕緊放下自己的碗筷,左手端起粥盆稍微傾斜,右手用勺子澄出更多的米粒。沒幾下已經隻剩有一碗的湯水了,看了一眼老嶽,他已經放下了碗筷,嶽何氏就把沒有幾粒米的湯水重新倒在自己碗裏,一大口喝下,然後抹抹嘴感慨:
“唉,又喝了一肚子水。”
在那個困難的年代,生活的窮鄉僻壤的山溝裏,家家都掀不起鍋,唯有幾畝田地聊以存活。老嶽在教書的間隙幫著做農活,盡管如此,嶽何氏仍然因生活的壓力而牢騷不斷。
書平有時候學業繁重,吃完晚飯後就偷偷學習,家裏的那一點煤油因此很快用完,嶽何氏對此很不滿,經常大罵。書平早早學會了忍辱,對於母親的謾罵一言不發。反之嶽何氏卻對書平不理不睬的態度更為氣憤,覺得女兒似乎故意向自己挑釁,也許她說一句話自己就沒有氣了,可是卻偏偏用沉默跟自己對抗。於是嶽何氏逐漸發現了書平更多讓自己不滿的地方,勞作很累的時候不由自主的就想拿她出氣。
後來條件好了用上了蠟燭,直到後來有了電燈,書平每晚的作業仍然要在嶽何氏的罵聲中完成。大概由於家庭條件不好,文玉、長英上完小學就綴學了,最小的佑生也上到了初中就不讀了。唯有書平因為成績好,堅持到了高中,為此,她更努力的做雜活,討好母親;更加的沉默,不敢多說一句話。
嶽何氏卻時常和老嶽嘮叨:“他爸,你說二丫頭是不是我們倆生的?不知道她整天在想什麽,我不管罵她、說她啥,都從來不還口,我真想掰開她的嘴,看看她到底長舌頭了沒有?”
“她脾氣不和你一樣嗎?都拗的可以!”
“我什麽時候像她那樣?非板板她的脾氣不可!我就不信了!”
“那是咱孩子,你還能怎麽地?”
“越是咱自己的孩子,越得嚴格,棍棒底下出孝子,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從小都吃過這樣的苦!你不也是嗎?”
“你怎麽都有理!”老嶽不想跟妻子爭辯。
嶽何氏養著雞鴨豬等牲畜,經常需要孩子們上山挖野草喂牲畜。那時候化肥還沒有普及,莊家的肥料需要使用牲畜的糞便,糧食也很少,除了人吃還要喂牲畜。
地裏的農活不少,家裏的家務也挺多,嶽何氏一個人經常忙不過來,幸好孩子多,都可以幫做,刨茬子、犁地、播種、除草、施肥等農活大人孩子一起幹;起牲畜糞便做肥料、打場曬糧食,大人們去幹,小孩子可以幫忙撿豆子、撐口袋;喂豬大人可以指導配方,孩子填火燒開,拎著桶去喂;平時大孩子可以上山拾柴禾、砍樹枝,小孩子可以采豬草。這樣的分配下,基本上一年到頭,每個人都有的忙,也體現了人多力量大的好處,因此,老嶽家的日子在當地還算是過得不錯的。
盡管如此,嶽何氏仍然不喜歡書平上學,覺得家裏就她一個吃閑飯的,不怎麽幫襯著家裏,反倒成天總往外頭送錢,今天買書,明天又買本,後天不定買啥。但是由於書平學習成績突出,老嶽特別向嶽何氏求情打報告,讓書平該上學時上學,學校的課一節都別耽誤。
大點的孩子隻剩了大囡,幾個小點的孩子仍比較貪玩,重活累活還使喚不了,老嶽又經常不在家,漸漸地,嶽何氏感覺有很多地方棘手,當書平上高中後,嶽何氏又再次提出讓書平輟學。老嶽這次仍然沒有同意,問道:“你還記得她為什麽叫書平嗎?我們當初是希望她多讀書,所以名字帶個‘書’字,丫頭不正符合咱的期望嗎?”老嶽動之以情,想盡了辦法爭取。
嶽何氏嗤之以鼻:“那都什麽時候的事了,再說咱家這麽多孩子,不是隻有她一個,不能隻顧著她,佑生長大就不能出人頭地了嗎?現在的時代還得靠男孩子,她一個丫頭能有啥出息?”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101nov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