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105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字數:6923   加入書籤

A+A-


    目前聚居在秦府附近的這個村落還沒有官方的名字,不過他們自稱為“秦家村”。

    一般來說叫x家村的一般都是同一個姓氏,或者至少姓同一個姓氏的人在村落裏占絕對的多數。不過這個由肖恒顧工、收留而成的村落姓氏很雜,老家也是各不相同,甚至連能夠稱為同鄉的人都不多

    估計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這個儼然規模不小的村落也就以秦為姓,自稱為秦家村了。

    整個村裏的老人不多,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能夠跟著逃荒隊伍逃出這麽老遠的,要麽是因為家族興旺男丁眾多,以至於一路上都有照應,又或是身體健康腿腳利索。

    無論是哪一種,能夠活著來到臨安府並且被肖恒所收留,這可都是天大的幸運,而肖恒自然也不會辜負這份幸運,所以他就按照後世社區裏麵的設施蓋了個活動中心。

    這活動中心裏麵配備了不少棋牌遊戲,還有那種後市老年人能玩出花來的各種運動器械,而且就連最新的桌球和乒乓球給這活動中心送來一份說實話若不是小孩子平時工作學習太忙,這活動中心搞不好會被小孩子占領也說不定。

    不過肖恒雖然安排了這麽多文體設施,可那些鍛煉器械基本沒什麽人動,棋牌也隻是玩玩牌九,就連肖恒“發明”的撲克也是沒人玩的。

    而乒乓球和桌球那裏就更差了些,桌球好歹還偶爾有人來打,乒乓球幹脆碰都沒人願意碰!這可是跟肖恒印象中的老年人的愛好完全不同——除了廣場舞之外,難道不是乒乓球最受歡迎嗎?

    那麽既然各種設施都不喜歡玩,那麽這群老頭老太太湊在這裏做什麽呢?

    很簡單,就是聊天。

    當肖恒來到村裏的活動中西時,除了三三兩兩下象棋、玩牌九的之外,村裏的其他老人基本分成了兩派,一邊都是老頭子一邊都是老太太,老頭子們坐在樹下談天論地指點江山,老太太們坐在牆根家長裏短雞毛蒜皮。

    好一副和諧的樣子。

    當肖恒進來的時候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不過終究還是有那麽幾個老人看到了肖恒,就有些激動的站了起來,雖然看樣子想湊過來卻又礙於身份有些不太敢。

    肖恒見狀索性坐過去,握住老人的手拽著他坐下,自己也蹲下來麵帶笑容的問道:“老人家,現在的生活怎麽樣啊?這活動中心有沒有什麽不滿意的地方?”

    “好,好得很啊!沒有不滿意的,哪還有不滿意的!”老人抿了抿嘴唇,樂得露出了僅存的兩顆大門牙。

    肖恒見狀微微愣了愣,隨後暗自打開手機裏麵的程序,新建了個“假牙”的提醒事項。

    隨後肖恒微微的頓了頓,又在“假牙”後麵加上了“花鏡”兩個字。

    當然這個年代的老人基本上很少有識字的,所以倒也用不上花鏡來看報紙但這老花鏡以現在的技術條件來做的話還是很簡單的,所以連帶著也該提上日程了。

    像這種生活中能夠用到的東西其實還有很多,隻是這個時代的人不知道有,而肖恒不親自去看的話又很難想到別看隻是個簡簡單單的假牙,做出來之後可是能改善許多人的生活品質呢!吃的好了也能讓這些老人的營養均衡一些,搞不好還能多活幾年呢!

    肖恒在這邊想著假牙的事,那邊的老頭還在嘟囔個不停:

    “這輩子都沒過上這麽好的日子啊!不愁吃不愁穿,也不用幹活我們這叫什麽來著?”老頭說到一半微微頓了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頤養天年。”李二狗在後麵適時的提醒道。

    “對對對!就是這個詞!那幾個小姑娘說過”老人再次咧開了嘴,露出了他那孤苦伶仃的門牙。

    老人說的小姑娘其實是仙雲台戲班子裏的那些姑娘們,自從演出降到一周一次之後,那些年雖小的姑娘就直接進了正常的班級,隻有在演出前才出來跟大家合練一天。

    而那些年歲比較大的,已經超出了“兒童”範疇的姑娘,雖然也需要學習但上的班基本類似成人的掃盲班了,而且不演出的時候也要被安排工作當然這些工作也都是有報酬的。

    其中像照顧老人這種,就是這些大姑娘們輪換在做這些姑娘基本都經曆了外界的人情冷暖,看盡了世間百態,而做這種類似義工的工作有助於讓她們重新燃起對他人的信任和對未來的信心。

    至少現在她們不用去做那些以色娛人的事,而這份義工的工作則告訴他們,等她們老了也能像現在這些老人一樣頤養天年。

    一個團體的凝聚力就是在這樣一點一滴的細節之中聚攏起來的,正所謂胸不平何以平天下,乳不聚何以聚人心

    啊咧?

    好像有什麽奇怪的東西混進來了?

    肖恒搖了搖頭,把滿腦子的“嗶”甩出去不得不說,最近秦幼萱的衣品有點向大唐風格偏移,搞得肖恒每天都在流鼻血。

    當然,肖恒麵前的老人並不知道肖恒的思緒都已經飛到“嗶”上了,自己還在那一個勁的憶苦思甜。

    “好,你們滿意就好。”肖恒清空了思緒,和藹的問道,“請問哪位是李二狗的爺爺?”

    “你是說李老三吧?他不就在那嘛!下象棋的那個就是——穿青色褂子的那個!”老爺子答道。

    “謝謝我先找他有些事要問。”肖恒禮貌的笑了笑,鬆開了老人的手。

    等他站起來之後輕輕的拍了拍臉頰清醒清醒這男人啊,憋的時間長了腦子裏的東西就容易為往那方麵偏移。

    不過還沒等肖恒過去,按個穿著青色褂子並且精神健碩的老人就自己走了過來。

    “見過公子。”老人率先施禮,肖恒慌忙的回禮而且禮數還用錯了,畢竟古人見麵那叫一個等級分明,遇到什麽人該用什麽禮肖恒可記不住那麽多。

    不過這也從側麵的體現出“禮數周全”還挺有技術含量的。

    “老人家客氣客氣今日我來找你倒是有些事情想要請教。”肖恒低聲說。

    “公子問就是了,定不會有半點虛言。”老頭挺幹脆的一個性格,倒是讓肖恒心生好感。

    “最近我們在考慮冬季蔬菜供應的事情”肖恒拽著那老人走到一邊,然後就將之前的問題跟他講了一遍。

    李老頭可是伺候地的老手了,一聽就知道肖恒要問的不是多少菜夠吃,而是更細致的需要多少田地、需要怎麽配合不同蔬菜的成熟期來分配地力。

    其實這個問題跟肖恒在花房裏麵的問題差不多,哪種蔬菜需要生長多久、怎麽讓各種蔬菜輪番成熟等等,這可都是需要老莊稼漢來統一規劃的。

    “嗯不知公子要保證多少人的供應?”李老漢沒有貿貿然的回答,而是先問下肖恒的條件。

    “唔,差不多”肖恒在心裏默算了一下,“一千人吧。”

    “什麽!?一千人!?”李老漢大吃一驚,“公子,這可不是在開玩笑一千人!秦府所有的地加一起都供不起這麽多人!!”

    一塊地有多少產出李老頭心中多少有數,而一千人的確不是這麽點土地所能供應得上的。

    之前肖恒招兵的時候就招了接近250戶,每戶至少3、4人!再加上後來陸續招工的還有府裏的下人、戲班子的那麽多人,再加上肖恒在臨安裏的關係戶這林林總總的算下來說1000人都算少了!

    “那你覺得能供應多少人?”肖恒低聲問道。

    “公子問這做什麽?現在蔬菜瓜果正是便宜的時候,若是想省點錢我們這些老頭子不吃就好了那麽點地想要供應這麽多人根本不夠!”李老漢有些不解的問道。

    “呃,這個嘛”肖恒撓了撓鼻子,“是這樣的李二狗!”

    “到!”李二狗在一邊正聽得入神,猛的被叫了名字立即下意識的立正站好。

    “給你爺爺講一講日光溫室的事!”肖恒命令道。

    “是!”李二狗進了個禮就準備開口。

    “還有”肖恒話一出口,李二狗立即又重新回到了立正的姿勢,“還有說的簡單扼要些,明白了嗎?”

    “明白!”李二狗工工整整的敬了個禮,然後一本正經的來到自己爺爺麵前,大聲的將日觀溫室的效用給他講了一遍。

    等李二狗講完,李老漢看著李二狗轉身、離開,來到肖恒身後重新立正的過程

    “二狗也出息了這些孩子一個個調皮搗蛋的,到了公子手裏都變得規規矩矩的了。”李老漢並沒有先說意見,而是感歎了一番。

    “李大爺,那地的事?”肖恒提醒了一句。

    “公子啊公子,我們肖公子你可知道那冬天裏的黃瓜要多少錢一根?十貫啊!!整整十貫一根!!那是咱們老百姓能吃得起的嗎!?”李老漢恨鐵不成鋼道,“公子你心善體恤下人我們都懂,可這蔬菜就免了吧。與其搞那個什麽勞什子日光溫室,不如挖幾個地窖,囤一些過冬的蔬菜更好”

    是啊!

    肖恒聞言眼前一亮。

    他的思維完全跟著後世走,後世有什麽他就像在這個時代搞什麽但其實以目前的情況來講,根本不用一步到位,隻要多囤積一些瓜果蔬菜,等到了冬季不是一樣的嗎?

    在解放前不,甚至是在九幾年之前,中國人不也都是這麽過來的嗎?

    當然地處熱帶的南方暫且不提況且南宋時期的南方的冬季也很冷,而臨安附近每年都會下雪,甚至都有西湖封凍的記錄!

    要知道西湖這麽大的水域要封凍那室外氣溫可得連續低於0度很久才能做到而根據後世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牽頭搞的“古代氣溫重建”工程也說明了這一點。

    在同步公布的氣溫數值模擬上可以看到,不僅是中國,歐洲在同期也曾有過大降溫,而亞洲這邊雖然氣溫降幅沒那麽大,但此時的氣溫依然遠低於平均水平。

    可以說宋末時期的大降溫基本上就是明寒潮的前奏不過這個跨越了幾百年的氣象變化,對於生活在當時的人們來說其實是感受不到的。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日光溫室的事情當然也得解決,肖恒就稍微谘詢了一下一個日光溫室大概能供應多少人的食用。

    “若按公子所言,一個這個什麽日光溫室大概能供應10戶人家當然這是頓頓不落的情況。”老人家利用自己的經驗大概的估算了一下。

    “10戶這麽少!?”肖恒有些驚了。

    “少?不少了!普通人家這麽點地可出不了這麽多菜。”老人家搖搖頭道。

    “看來這冬季裏的青菜的確金貴啊”肖恒苦笑道。

    雖然一個日光溫室的建造費用並不高,但奈何就算肖恒將秦府的所有耕地都建成溫室也無法供應上千人的規模。

    其實從這一點就能現象得出現代人的生活是多麽的奢侈了

    不過話說回來冬日裏那些相對廉價的蔬菜歸根結底還是技術進步所取得的成果——不然若是沒有塑料薄膜這一神器的話,想要在冬日裏吃上蔬菜可就得付出更大的代價了。

    肖恒又仔細的谘詢了一下各種蔬菜應該如何配比著種植之後,終於心滿意足的帶著李二狗離開了。

    回頭看了看那老年人活動中心,肖恒不由得有些感歎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果然誠不欺我。事實證明盡管這些老人已經沒有什麽勞動能力了,但他們的經驗就是一個巨大的知識寶庫,甚至連他們自己都沒意識到這一點。

    尤其是農業方麵,畢竟耕作經驗這種東西可是沒辦法上網查的。

    拜別了李老漢後,肖恒和李二狗很快的趕回了溫室那邊這次肖恒準備再建八個日光溫室。

    這一方麵是為了擴大蔬菜生產,但另一方麵也是在為棉花育種做準備因為通過老人家的估算,兩個溫室的育種空間很有可能導致來年的棉花種子不夠使用的。

    與此同時,“水晶宮”也在兩位小姐和小蝶的“盯梢”下漸漸完工了,而施工隊伍立即就被肖恒調去建造新的日光溫室了。

    隻是這一日,有個意想不到的人敲響了秦府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