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35 新武器(為JackieZXW加更)

字數:7838   加入書籤

A+A-


    當肖恒找到王鐵錘的時候,他正捏著根鉛筆對著作業本皺眉頭。

    “呦?寫作業呢?”肖恒笑道。

    “嗯”看到肖恒進來王鐵錘不由得精神一震,拿起作業本問道:“這個小明和小紅迎麵跑,小明的時速是”

    王鐵錘話沒說完,就見肖恒身後又進來一個黑臉大漢,拿著鉛筆和課本嘴裏正問著問題的王鐵錘頓覺有些尷尬。

    “拿來我看看。”肖恒一把拽走了王鐵錘的課本,一邊看題一邊教育道,“題不會做不丟人,不會做還不懂裝懂才丟人,自己努努力好好學會了不就完了嗎?”

    肖恒一邊說一邊看著題不由得差點笑出聲。

    當然不是這題目有什麽問題,而是因為肖恒忽然想起網上另一道與這題類似的。

    那道題是前麵的條件也是小明小紅相向而行,兩個人以各自不同的速度接近,然後一個大卡車過來把小明撞了最後求的是小明心裏陰影麵積。

    “你這樣,再這樣”肖恒指導了一番之後,王鐵錘就開始坐在那算了起來。

    肖恒回頭一看關鱗正在旁邊發呆,從桌上拿起根鉛筆遞給他:“反正閑著也沒事,你也算算唄?成績不好就多學多練,爭取早日小學畢業。”

    關鱗:“”

    王鐵錘從旁邊投來了同情的目光。

    等兩人算完了講了講解題思路之後,肖恒就給兩人正式介紹了一下。

    其實王鐵錘早就知道有關鱗這麽一號人,隻是並不熟悉而已。但是對於關鱗來說,王鐵錘卻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可以說肖恒建立起來的工業體係中到處都有王鐵錘的個人印記,而讓關鱗印象最深的那些鉚裝工人們,其頂頭上司正是王鐵錘。

    給兩邊介紹完了之後,肖恒問關鱗道:“如果現在有一種火炮,其射速大概在每分鍾15發左右,彈丸重量跟12磅炮差不多你認為它能替代現有的前膛炮嗎?”

    聽聞這番話後,關鱗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稍微思考了一會這才問道:“它的射程如何?”

    “射程和準確率肯定比現有火炮高。”肖恒答道。

    “那彈藥種類呢?都是實心彈?”關鱗追問。

    “種類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實心彈和霰彈。”肖恒想了想說。

    “這樣啊”關鱗低頭思考了一下,在腦海中模擬了一下這樣的武器在海戰中的作用。

    “代替24磅炮應該沒什麽問題,不過可能無法替代32磅炮。”關鱗想了很久終於給出了他心中的答案。

    “因為彈丸威力太低了嗎?”

    “是的。”關鱗點頭。

    對於32磅炮,關鱗印象最深的就是用32磅炮轟開熱蘭遮城堡的時刻沉重的彈丸敲擊在城堡的牆上,再將其擊破的暗中感覺簡直不要太爽。

    問完了關鱗之後,肖恒看著王鐵錘說:“你覺得我們現在最大能造多大口徑的炮管?”

    王鐵錘想了想:“內徑100以內應該沒問題。”

    “100啊”肖恒想了想,這個內徑基本上就相當於後世105炮了,而105炮的彈丸差不多就有15公斤左右,如果不考慮發射藥的話已經跟32磅炮的彈丸重量差不多了,隻是不知道威力如何。

    在一邊老老實實聽講的關鱗總算知道現在是在幹什麽了——這是要研發一種新型火炮了!而且看上去似乎無論是威力還是射速都要比前膛火炮強得多。

    關鱗越聽越是心癢癢,趁著肖恒他們兩個對話的間隙,不由得主動問道:“這100毫米炮的威力大概有多大?”

    “應該跟32磅炮差不多吧?不過肯定比24磅炮強。”肖恒推測道。

    畢竟100炮是後裝炮,雖然彈丸重量稍微弱了一些,但畢竟倍徑在這擺著呢!炮口初速肯定要比前膛炮高得多,炮彈威力應該不會相差太遠才是。

    “這麽強?射速也跟你們那個75炮一樣嗎?”關鱗眼睛一亮,“如果有這樣的炮艦,我們的運輸船都能稱霸海上了!!”

    32磅炮的射速大概在每分鍾1到15發,24磅炮也不過是每分鍾2到3發? 如果按照75炮的射速來看的話? 一門100炮就相當於7、8門32磅炮了!艦艏炮和艉樓炮加起來那就相當於16門32磅炮!

    這樣的威力稱霸海上應該沒什麽問題。

    “100炮的射速不可能跟75炮一樣的!能有75炮的一半就不錯了。”肖恒打斷了關鱗的臆想。

    關鱗沉吟了一下,依然覺得這樣的火炮很強:“即便隻有一半的射速那也相當於8門32磅炮了? 我敢肯定海上沒有那艘船是它的對手!”

    肖恒想了想覺得也是這樣? 如果新艦艇都安裝了新式的100炮,那麽普通的運輸艦也能當戰艦來使用了。

    “鐵匠鋪現在擴建得怎麽樣了?如果開始生產100炮的話要多久?75炮呢?”肖恒再次詢問王鐵錘。

    “75炮的炮管現在一星期能生產兩根? 100炮的話估計一星期一根。”王鐵錘想了想又補充道,“在不影響其他生產的情況下? 產量得減半。”

    “那就先造一根100炮的炮管。”肖恒拍板道? 你明天就去安排。

    “好。”王鐵錘點點頭。

    “之前那根75炮的炮管現在在哪?”肖恒問道。

    “在後院倉庫鎖著呢。”王鐵錘答道。

    “走,咱們去看看順便做一下測繪。”

    王鐵錘聞言精神一震:“準備定型了?”

    “是,準備定型了。”肖恒點點頭。

    “那液壓部分的技術突破了?”王鐵錘驚喜道。

    “不,還沒有”肖恒搖搖頭? “這方麵我來想辦法? 得先確定規格之後再說。”

    之前在這根炮管造出來之後,肖恒就跟王鐵錘考慮過了要對75炮進行定型,肖恒也找了一些網上的圖紙。

    管退炮之所以射速快主要是利用炮管的後座來抵消發射所產生的力,而液壓係統則是炮管能夠複位的關鍵。

    老電影中那種炮管夾在中間,另外有兩根管子一上一下固定在炮管上的就是管退炮。

    那兩根夾在炮管上的鐵管就是液壓係統? 其中下麵的那個是阻尼器或者叫緩衝器。

    這個阻尼器的結構類似打氣筒,但是打氣筒活塞的兩邊都灌滿油脂並且封死。這樣的結構由於液壓的壓力? 內部的活塞其實是無法來回運動的,所以要在活塞上打一些小孔。

    當活塞運動的時候? 油脂就在小孔中流動卻又不會立刻響應,這樣液壓就會提供巨大的阻力。

    火炮開炮的時候? 液壓阻尼器會在運動中吸收大量的能量以卸掉火炮的後坐力。

    除了阻尼器之外? 管退火炮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是複進機。

    複進機的結構可以理解為兩個連在一起的一次性注射器? 如果兩個注射器之間灌滿了水,則壓下一個另一個就會彈起。而如果兩個注射器之間灌滿了空氣,由於空氣可壓縮的關係這個係統就形成了一個空氣彈簧。

    而複進機的內部就相當於將這兩個係統結合起來,管子裏既灌入了空氣又灌入了液體,而液體和空氣則由一個活塞來隔開。

    這樣當火炮後座的時候,活塞會將液體壓到另一個管子裏,由於液體不可壓縮的關係另一個管子裏的活塞會被推動著前進,這樣就把管子底部的空氣給壓縮了。

    當火炮完成發射之後,高壓空氣會將力重新傳導到活塞,最後推著炮管複位所以這個係統才叫做複進機。

    這樣的結構之中最重要的部分當然就是氣密性,所以肖恒已經決定了,等火炮定型之後立即從現代訂購一批密封件。

    有了這批密封件之後,管退火炮才能實現。

    除了火炮之外,新式槍械也必須提上日程了。

    “你覺得咱們的無縫鋼管能做槍管用嗎?”肖恒問道。

    “拉伸過的估計不行,不過管壁做厚一點才能承受住爆炸但太厚了又太重了,估計拿不動。”王鐵錘答道。

    他們目前的無縫鋼管是將鋼坯打孔然後一點點拉長、拉細的,本來是做水管使用的但是如果加工精度再高點,並且不進行拉伸的話,這樣的鋼管從外表看已經跟肖恒從現代購買的那批差不多了。

    “我覺得可以做薄的我們可以用身管自緊技術。”肖恒提醒道。

    “啊?!”王鐵錘微微一愣,然後他才反應過來肖恒說的是製造75炮炮管的時候曾經使用過的那種技術。

    “這也不是不行。”王鐵錘眼睛一亮。

    經過特殊的熱處理之後,火炮的身管強度有了極大的提升,王鐵錘還記得最後他們是如何喪心病狂地虐待那根炮管的,然而事實證明以黑火藥的威力根本無法破壞那根強悍的炮管。

    如果將這樣的技術運用到槍管上盡管他們目前沒辦法製造出堪比現代鋼材質量的無縫鋼管,但材料不足技術來湊啊!

    “而且我們還可以在頂錐上下點功夫。”肖恒說道。

    “下什麽功夫?”王鐵錘奇怪道。

    目前他們所使用的身管自緊技術,是使用一個略大於口徑的頂錐通入燒紅的炮管內,而頂錐之中帶有噴水裝置,先將炮管內壁冷卻再將管壁擠壓成型,最終在炮管內壁形成預製內應力。

    “我們在頂錐上做個幾個螺旋的凸起這樣在通入槍管的時候就能壓出膛線來了。”肖恒解釋道。

    “咦!?”王鐵錘一愣,隨後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來,“妙啊!公子這想法太妙了!”

    “你也覺得能行?”肖恒也笑道。

    “不錯!應該沒什麽問題。”不過王鐵錘很快又皺起了眉頭,“不過這樣的頂錐可就難造了,想要在槍管裏噴水就要給頂錐鑽孔,可鑽了孔又有強度問題”

    “為什麽要給頂錐鑽孔。”肖恒笑道,“咱們從內部噴水,然後再用頂錐不就完了。”

    “這也是哈!我鑽牛角尖了。”王鐵錘笑道。

    “回頭先試製幾根槍管試試關於連發我也有點想法。”肖恒拿過王鐵錘的作業本,翻到空白的部分開始畫草圖。

    槍管問題解決之後,要解決的就是連射問題了。

    現代槍械的連射很簡單,因為現代槍械所使用的都是銅殼彈,然而現在肖恒他們所使用的卻是紙殼彈。

    其實銅殼彈也不是造不出來,而是用不起。

    目前的大宋本質上還是銅本位,用銅殼彈那可就是字麵意義上的燒錢了!

    而且在沒有大規模的冶煉工業支持下大量使用銅殼根本就是不現實的,也是無法持續的,所以肖恒他們隻能使用紙殼彈。

    那麽紙殼彈如何連發呢?

    肖恒也不用思考太久,後世之中就有現成的解決方案——轉輪。無論是轉輪手槍還是轉輪步槍,後世都已經出現過了。

    在肖恒的曆史中,最初美國人與印第安人的戰爭是處於劣勢的,因為印第安人也有步槍,而印第安人的弓箭手射速甚至碾壓美國殖民者的來複槍。直到後來美國殖民者就是靠著大量裝備轉輪手槍這才扭轉頹勢的。

    同時轉輪槍械也是最可靠的連發武器——因為它不會卡殼,即便有一發子彈沒有打響,隻要再扣一次扳機就能跳過去。

    不過轉輪類的槍械也有它的壞處,那就是氣密性太差。在開槍的時候火藥氣體會從轉輪與槍管之間泄露出去,從而大大降低了彈頭的初速。

    如果按照傳統轉輪步槍的射擊,那槍械的射程可就真的不如弓箭了。

    肖恒的想法是犧牲轉輪的快速擊發能力來改善氣密性,因為轉輪所帶來的填裝優勢本身就能提高射速,稍微削減一些來換取射程和威力,肖恒認為還是值得的。

    作業本上,肖恒的草圖一點點的變得清晰,而隨著他的解釋王鐵錘也在不斷的點頭。

    肖恒的設計參考了後世射擊運動員常用的杠杆式氣槍。

    運動員在射擊時要搬動槍械右側得杠杆來壓縮氣體並且露出槍膛,然後將一顆彈丸從開口處塞入槍管,再合上杠杆並且帶上槍膛。

    而肖恒的設計是拉動杠杆的時候,轉輪與槍管脫離接觸,然後繼續拉動杠杆來撥動轉輪。最後當杠杆合上的時候轉輪前移,然後死死地壓在槍管上鎖死。

    直到杠杆鎖死之後扳機才能重新激發。

    這樣的設計必然會降低射速,但氣密性和連射的問題都解決了,是目前肖恒所能想到的最佳方案。

    ps:其實早就想加更,然而每天都徘徊在斷更邊緣。前兩天jakiex老板的巨額打賞刺激我了總這麽鹹魚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ps2: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寫這本書真是自討苦吃,每一章都要查閱大量的資料為了這次加更我連續肝了三天。

    ps3:正文4100字,後麵的廢話為上傳後再修改,不占用收費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