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08 絕對火力

字數:7545   加入書籤

A+A-




    節08

    加特林機槍最初被發明出來的時候是手搖式的,射速能達到每分鍾發,剛剛發明出來的時候簡直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隻可惜這樣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隨著管退式的馬克沁機槍以及導氣式的哈其開斯機槍的發明,手搖式的加特林很快就被送到倉庫中落灰去了……

    畢竟這玩意說是機槍但操作起來卻需要4個人,而且由於自重過大的關係,還要架在“炮車”上,無論使用上的便利性還是引以為傲的射速,都被新發明的機槍所完爆。

    不過到了現代,使用電機取代了手搖作為動力之後,使用馬克沁機槍原理的各種機槍、機炮開始大放異彩。

    例如美國的134、火神,中國的1130等都是使用了類似加特林結構的新一代的多管機槍、機炮。

    目前王鐵錘正在裝配的就是以134米尼崗為原型設計製造的,不過除了將槍管口徑換成了6毫米外並無任何改進。

    畢竟在後世的戰爭條件下762毫米都被證明威力過剩了,那麽在肖恒所麵臨的這個時代,762口徑絕對是浪費。

    不過肖恒也沒有太激進的選擇556或者58毫米口徑,而是選擇了6毫米這個既不算太高,威力也足夠的口徑。

    之所以選擇這個口徑,是為了以後可能會裝備的突擊步槍做的通用化準備。

    通用性高的彈藥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補給的複雜程度。

    而考慮到這個時代的戰爭多半還是以遠距離的傳統作戰為主,762毫米雖然威力過剩了,但556這種超過兩三百米威力就急劇下降的武器也明顯不適合肖恒所麵臨的戰爭形式。

    至於58毫米彈藥,放在突擊步槍上倒是夠了,但若是放在機槍上就顯得火力不足了。

    畢竟除了打人之外還要考慮對敵方船隻的壓製,如果無法輕鬆撕碎木船、木盾之類的防具的話反而起不到壓製的作用。

    經過幾番測試之後,綜合考慮了成本、威力以及通用性後,這才定型為6毫米口徑。

    完整的多管機槍擁有6個槍管,一台電機,使用不可散式金屬彈鏈供彈,每條彈鏈擁有500發,最大射速估計在每分鍾3000發以上……至於具體多少還要等王鐵錘裝配好了之後再進行測試。

    此時的王鐵錘一臉認真,時不時的就掏出遊標卡尺量一量。

    肖恒見他忙的仔細,也就沒打擾他,坐在一邊靜靜的看著他。

    當王鐵錘把最後一個零件裝上去之後這才鬆了口氣,摸了摸額頭上的汗珠衝著肖恒笑道“公子,完工了!”

    “辛苦了,稍微歇一會吧……剛剛我看到電氣實驗室那邊還在進行最後的測試。”

    肖恒笑道。

    剛剛路過電氣實驗室的時候他就看到了那幫學生正在做電機的測試工作,而這一型號的電機完全是這些學生們自己主導、設計並且測試定型的……

    雖然參考了之前肖恒拿出來的那些資料圖紙,但能在此基礎上完全研發出一款新式的電機,這本身就說明他們已經吃透了有刷電機的結構和原理。

    王鐵錘見到肖恒湊到那多管機槍麵前,就殷勤的問道“公子,您看如何?”

    “不錯,真的很不錯……這工藝已經相當好了。”肖恒豎起了大拇指。

    這多管機槍無論是槍管還是其他配件,基本上已經克服了手工的那種毛糙感,看上去已經跟後世普通的工業品差不多了。

    在這連“標準件”的概念都沒有的時代中,看到這麽個完完整整的帶著工業氣息的成品,讓肖恒真是大為欣慰。

    對於這挺6米尼崗,肖恒隻給出了圖紙和數據,今天還是他第一次見到實物。

    肖恒和王鐵錘圍著這個半成品嘀咕了半天,電氣實驗室那邊終於完成了最後的測試,將一個西瓜大小的電機搬了過來。

    肖恒看他們搬著費力,等他們放到地上之後自己也上去搬了一下,結果差點沒抬動!

    “謔……這玩意這麽沉?”肖恒有些吃驚,不過轉念一想這電機裏麵又是銅、又是鐵的,能不沉嗎?

    “它有多重?”肖恒問道。

    “連電池在內,一共大約153千克。”一個看上去頗有些靦腆的男同學答道。

    “……”

    聞言肖恒不由得暗自搖頭……

    光是電機和電池加起來就有30多斤了,再加上同樣差不多30斤的多管機槍……

    ……這還沒算彈鏈的重量呢!

    如此沉重的武器難怪很快就被淘汰了……可以想象沒進入機械化時代的時候,人們是如何推著這門一款笨重的機槍到處救火的。

    但好在肖恒他們目前勉強算是進入了機械化時代,無論是在船上還是在煤氣車上,安裝一門這樣的大殺器足以完全替代沙了。

    畢竟,使用手槍彈的沙並不適合遠距離作戰,隻有戰壕或是室內情景才是它發揮威力的地方。

    之前之所以一直使用它,還是因為肖恒他們當時並沒有可替代的武器……而當多管機槍出現了之後,肖恒所擁有的選擇可就多了起來。

    由於設計的時候就考慮確定了接口標準,所以電機與機槍的組裝非常簡單,將齒輪卡住之後隻要擰上幾個螺栓,整個武器就算是組裝好了。

    肖恒試著按了一下開關,隨著電機的聲音整個槍管結構跟著旋轉起來。

    “嗚——”加特林機槍最初被發明出來的時候是手搖式的,射速能達到每分鍾發,剛剛發明出來的時候簡直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隻可惜這樣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隨著管退式的馬克沁機槍以及導氣式的哈其開斯機槍的發明,手搖式的加特林很快就被送到倉庫中落灰去了……

    畢竟這玩意說是機槍但操作起來卻需要4個人,而且由於自重過大的關係,還要架在“炮車”上,無論使用上的便利性還是引以為傲的射速,都被新發明的機槍所完爆。

    不過到了現代,使用電機取代了手搖作為動力之後,使用馬克沁機槍原理的各種機槍、機炮開始大放異彩。

    例如美國的134、火神,中國的1130等都是使用了類似加特林結構的新一代的多管機槍、機炮。

    目前王鐵錘正在裝配的就是以134米尼崗為原型設計製造的,不過除了將槍管口徑換成了6毫米外並無任何改進。

    畢竟在後世的戰爭條件下762毫米都被證明威力過剩了,那麽在肖恒所麵臨的這個時代,762口徑絕對是浪費。

    不過肖恒也沒有太激進的選擇556或者58毫米口徑,而是選擇了6毫米這個既不算太高,威力也足夠的口徑。

    之所以選擇這個口徑,是為了以後可能會裝備的突擊步槍做的通用化準備。

    通用性高的彈藥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補給的複雜程度。

    而考慮到這個時代的戰爭多半還是以遠距離的傳統作戰為主,762毫米雖然威力過剩了,但556這種超過兩三百米威力就急劇下降的武器也明顯不適合肖恒所麵臨的戰爭形式。

    至於58毫米彈藥,放在突擊步槍上倒是夠了,但若是放在機槍上就顯得火力不足了。

    畢竟除了打人之外還要考慮對敵方船隻的壓製,如果無法輕鬆撕碎木船、木盾之類的防具的話反而起不到壓製的作用。

    經過幾番測試之後,綜合考慮了成本、威力以及通用性後,這才定型為6毫米口徑。

    完整的多管機槍擁有6個槍管,一台電機,使用不可散式金屬彈鏈供彈,每條彈鏈擁有500發,最大射速估計在每分鍾3000發以上……至於具體多少還要等王鐵錘裝配好了之後再進行測試。

    此時的王鐵錘一臉認真,時不時的就掏出遊標卡尺量一量。

    肖恒見他忙的仔細,也就沒打擾他,坐在一邊靜靜的看著他。

    當王鐵錘把最後一個零件裝上去之後這才鬆了口氣,摸了摸額頭上的汗珠衝著肖恒笑道“公子,完工了!”

    “辛苦了,稍微歇一會吧……剛剛我看到電氣實驗室那邊還在進行最後的測試。”

    肖恒笑道。

    剛剛路過電氣實驗室的時候他就看到了那幫學生正在做電機的測試工作,而這一型號的電機完全是這些學生們自己主導、設計並且測試定型的……

    雖然參考了之前肖恒拿出來的那些資料圖紙,但能在此基礎上完全研發出一款新式的電機,這本身就說明他們已經吃透了有刷電機的結構和原理。

    王鐵錘見到肖恒湊到那多管機槍麵前,就殷勤的問道“公子,您看如何?”

    “不錯,真的很不錯……這工藝已經相當好了。”肖恒豎起了大拇指。

    這多管機槍無論是槍管還是其他配件,基本上已經克服了手工的那種毛糙感,看上去已經跟後世普通的工業品差不多了。

    在這連“標準件”的概念都沒有的時代中,看到這麽個完完整整的帶著工業氣息的成品,讓肖恒真是大為欣慰。

    對於這挺6米尼崗,肖恒隻給出了圖紙和數據,今天還是他第一次見到實物。

    肖恒和王鐵錘圍著這個半成品嘀咕了半天,電氣實驗室那邊終於完成了最後的測試,將一個西瓜大小的電機搬了過來。

    肖恒看他們搬著費力,等他們放到地上之後自己也上去搬了一下,結果差點沒抬動!

    “謔……這玩意這麽沉?”肖恒有些吃驚,不過轉念一想這電機裏麵又是銅、又是鐵的,能不沉嗎?

    “它有多重?”肖恒問道。

    “連電池在內,一共大約153千克。”一個看上去頗有些靦腆的男同學答道。

    “……”

    聞言肖恒不由得暗自搖頭……

    光是電機和電池加起來就有30多斤了,再加上同樣差不多30斤的多管機槍……

    ……這還沒算彈鏈的重量呢!

    如此沉重的武器難怪很快就被淘汰了……可以想象沒進入機械化時代的時候,人們是如何推著這門一款笨重的機槍到處救火的。

    但好在肖恒他們目前勉強算是進入了機械化時代,無論是在船上還是在煤氣車上,安裝一門這樣的大殺器足以完全替代沙了。

    畢竟,使用手槍彈的沙並不適合遠距離作戰,隻有戰壕或是室內情景才是它發揮威力的地方。

    之前之所以一直使用它,還是因為肖恒他們當時並沒有可替代的武器……而當多管機槍出現了之後,肖恒所擁有的選擇可就多了起來。

    由於設計的時候就考慮確定了接口標準,所以電機與機槍的組裝非常簡單,將齒輪卡住之後隻要擰上幾個螺栓,整個武器就算是組裝好了。

    肖恒試著按了一下開關,隨著電機的聲音整個槍管結構跟著旋轉起來。

    對於這挺6米尼崗,肖恒隻給出了圖紙和數據,今天還是他第一次見到實物。

    肖恒和王鐵錘圍著這個半成品嘀咕了半天,電氣實驗室那邊終於完成了最後的測試,將一個西瓜大小的電機搬了過來。

    肖恒看他們搬著費力,等他們放到地上之後自己也上去搬了一下,結果差點沒抬動!

    “謔……這玩意這麽沉?”肖恒有些吃驚,不過轉念一想這電機裏麵又是銅、又是鐵的,能不沉嗎?

    “它有多重?”肖恒問道。

    “連電池在內,一共大約153千克。”一個看上去頗有些靦腆的男同學答道。

    “……”

    聞言肖恒不由得暗自搖頭……

    光是電機和電池加起來就有30多斤了,再加上同樣差不多30斤的多管機槍……

    ……這還沒算彈鏈的重量呢!

    如此沉重的武器難怪很快就被淘汰了……可以想象沒進入機械化時代的時候,人們是如何推著這門一款笨重的機槍到處救火的。

    但好在肖恒他們目前勉強算是進入了機械化時代,無論是在船上還是在煤氣車上,安裝一門這樣的大殺器足以完全替代沙了。

    畢竟,使用手槍彈的沙並不適合遠距離作戰,隻有戰壕或是室內情景才是它發揮威力的地方。

    之前之所以一直使用它,還是因為肖恒他們當時並沒有可替代的武器……而當多管機槍出現了之後,肖恒所擁有的選擇

    恭州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