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字數:3281 加入書籤
就要遁走的成矣眼神一凝,目光穿透重重密林,看到了在他元神真人特有的威壓下已經不能支撐的帝縈。
成矣也稍稍有些奇怪的感覺,在其記憶之中,他的元神界域似乎並不能維持如此大的廣度與時間,現在卻感覺輕鬆非常,而且得心應手的程度也比開始時要好了數倍不止。
難道是因為自己的半年閉關,因而修為實力大進的原因?
成矣心中充滿了疑惑,但這種疑惑很快便被狂喜所取代。
因為對於一個已經步入元神真人境界的修士來講,他所經曆過的事情完全可以用曾經滄海難為水來形容,世間已經沒有什麽事情能夠比修為境界增長可以讓他興奮的事情了,而現在忽然發現自己修為境界大進,不論過程如何,的確是應該值得高興的一件事。
比成矣更加疑惑的則是剛剛被發現形跡的帝縈。
帝縈想不明白為什麽區區一個元神真人竟然能如此輕易發現她的行蹤,更想不明白對方怎麽可能給她如此大的壓力,這是不符合常理的。
唯一一個可能解釋這個情況的原因,就是這方虛幻真實的天地已經開啟了眸中機製,因為他們這些外人進入而緊急開啟的機製。
但是這個解釋卻是帝縈不願意看到的,如此一來,就預示著她想要完成計劃的話,所麵臨的困難與險阻要比之前預計的大了數倍不止,還有極大的概率造成計劃失敗的結局,而這一結局是她不能承受的。
成矣頗有些興致地看了帝縈幾眼,低聲自言自語道:“一個想要憑借一己之力前去為宋國除害的小家夥嗎,區區凝丹三轉的散修?嘿嘿,對上北麵的一千餘個以秘法激發過的軍士倒是可以取勝,但若是對上這些軍士身後的隱藏的修士的話,你可能就會有危險了呢。”
不能認清自己的小丫頭,想做超過自身能力太多的事情是要吃虧的,是不自量力,還是說有同伴在後麵跟隨?”成矣笑了一聲,而後張開神識,瞬間在數十裏範圍內一掃而過。
恩?
成矣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因為在他神識全力發動之際,原本在他眼中不值一提的帝縈似乎並非一個小小的凝丹三轉修士那麽簡單。
成矣眉頭緊皺,不遠處的帝縈帶給他了不小的警惕與壓力,這絕非是一個還未碎丹化神的修士能夠造成的,難道對方一直隱藏了修為境界,而沒有被他發現?
成矣深吸口氣,平靜了一下心神,徑直朝著帝縈飛了過去,不管怎麽說,這是出現在滄瀾派勢力範圍內的大修士,他沒有遇到便罷了,現在既然遇到了,無論如何也要和對方接觸一下。
如果她隻是路過,那樣最好,如果她是來這裏搞事情的…………
成矣嘴角泛起一絲冷笑,他還從未見到過能夠在滄瀾派眼皮子底下搞出事情,還能安然無恙的元神境界修士。
帝縈幽幽歎息,對麵滄瀾派的修士已經過來,她似乎躲不過去了。
…………………………………………………………………………
此時此刻,距離尚遠的石川忽然停下了自己跟蹤的腳步。
一道驚天動地的威壓從半空中一閃而過,隨之而來的便是天地元氣的劇烈波動,以及肆無忌憚的神識波動。
更讓石川訝然的是,遠處傳來的陣陣殺意,似乎引動著他識海內從未探及過的最深處生出了層層波瀾,而且這波瀾似乎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石川微微一愣,當即斂息屏氣,化作一尊石雕般,將自己和周圍的山石融為一體,靜靜感覺著遠處那激烈的修士對決。
沒過多長時間,又是兩道驚天動地的威壓從半空中一閃而過,石川剛剛直起的身體又不由自主地跌落地麵,直到過了許久,他再也感覺不到有任何動靜,才小心從地下鑽出。
石川先是奔到遠處等了半天,發覺天地間的元氣波動早已恢複正常,才開始謹慎地慢慢靠近帝縈與成矣交戰的地點。
戰場中心的破壞欲狼藉向石川顯示著方才一戰的巨大影響,石川心中不停感歎,不知道他何時才能擁有與方才兩人一戰的境界與實力,感歎歸感歎,石川的動作可是不慢,不多時就找到了額頭破了一個大洞,猶自死不瞑目的成矣的屍體。
這個人不認識,不過從衣著上看應該是滄瀾派的高層人物,至少也應該是一峰首座或者是主峰上的長老級修士,帶著一點驚訝與疑惑,石川輕輕合上成矣到死都沒有閉上的雙眼,口中說一邊說著得罪,一邊極為細致的在成矣的身上身邊搜了一圈。
呃,沒有絲毫收獲,更沒有他渴望得到的任何線索。
暗歎一聲,石川知道此人身上的物品肯定是被與他作戰的那人取走,沒有辦法之下他隻好在附近再找找看能否有什麽有用的線索。
片刻之後,石川依舊兩手空空,並沒有任何的發現,他不敢在此地再呆下去,隻得帶著深深的遺憾離開。
剛剛走出不過幾十裏路,石川忽然間頭痛欲裂,一個跟頭便翻到在了地上,緊緊捏住自己的眉心不住抽搐。
倏然間,一道冰冷肅殺卻又恢弘浩大的聲音在石川腦海中轟然響起。
天發殺機,移星倒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複,天人合德,萬變定基!”
天發殺機,天發殺機,天發殺機……
石川猛地愣住,他不記得自己學過這樣充滿邪性與冰冷的道法,但卻又有一種熟悉至極的感覺,盡管他強行鎮定心神,但那道聲音依然一字一句出現在他的腦海之中。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德,萬變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煉,謂之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