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字數:3087   加入書籤

A+A-




    小嶽並未說話,隻是拿眼一直盯著石川看,神色間十分堅定。

    小嶽,你可懂得五行生克之理?”

    額,不懂。”

    鬼麵下的麵孔露出一絲莫名詭異的笑容,石川續道:“自我修行止步後,心中有極大不甘,想我自四十多歲開始修煉,曆經二十載通竅,而後又過三十載,築基有成,自此壽元延至兩百歲,築基後百十年間苦修不輟,終在壽元將盡前成功破境凝丹,雖知自身所修功法有極大隱患,卻想著金丹初成便還可以至少接續三百年壽元,總能找到解決之道,可歎光陰虛度,兩百年來卻是無奈尋法不得,古人有雲,三十未娶,不應更娶,四十未仕,不應更仕,我想來是無望再進一步了……十幾年前我偶然間發現有絕脈者的記載,方才我也說過,絕脈的特點就是竅穴阻隔重重,其實還有一點就是堅韌,絕脈外壁之堅韌是其他任何靈脈都比不了的。”

    於是我就有了這樣一個想法,以絕脈堅韌不俱的特性看看能不能容得下道書所講逆轉後造成的破壞,隻要容得下就有法子可想,我自己是用不成了,你卻可以一試。”

    其實石川所言根本就是隨口找的借口,根本不是他的真實經曆,但對於小嶽這樣一個毛頭小子來說,真實到底是什麽卻是很無所謂的事情,至少在他跨入修途抵達元神真人境界前都無所謂。

    石川原本也想再將三才殺道功法交給小嶽,但仔細思忖了一番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一來畢竟他將殺道功法放出的已經夠多,也不差這窮鄉僻壤的一個小子;二來小嶽身上的靈脈特質其實更加適合那門功法,即便是石川修行許久都無法精深的生逆五行訣。

    在這方天地之中,石川還從未聽到過五行宗存在的痕跡,那麽,他現在將五行宗內的一部高深功法流傳出去,是不是也會引起相應的變化呢。

    石川對此也很期待。

    小嶽聽得此言,隻覺心中鬱結一掃而空,按照石川說法,自己正是絕脈體質,豈不是能依石川所講之法修行?

    正待說話,石川卻是一擺手道:“此法隻是我幾十年來苦思後所想到的一種可能罷了,其間有何隱患或不妥之處未經實驗,我自己也不知成還是不成,不過,我倒覺得不試為妙,若成了倒還好,如若不成,便是你身上經脈俱毀,從此變為一個廢人,講的難聽一點,小嶽你跟我修行,也隻是實驗品一般,你還能接受的了嗎。”

    小嶽就像是一個在沙漠中跋涉幹渴了數日的行人,眼見得眼前有杯冰水,哪怕是有毒也要先喝下去再說。小嶽頓首再拜道:“仙長,小子願試,還望仙長教我。”

    石川見此,沉吟許久後肅容道:“我可問你,山中無歲月,世上已千年,修行一道,實乃有去無回的一條險途,一旦踏上此路,就意味著一去之下要與父母親人永訣,你可知曉?”

    小的自幼父母雙亡,在此世上早已是孑然一身,無親人至交,惟存一片向道之心。”

    我可問你,世間一切修行者看似神通廣大,風光無限,卻要時刻忍受漫漫修行中的無邊寂寞與枯寂,心誌不堅者便會心魔纏身,不得解脫,你可知曉?”

    小的雖年少,卻已嚐盡人間苦寒,自認心性還算堅韌,隻要能踏上修行之路,任他如何寂寞苦楚亦是不懼。”

    我可問你,修行一道,乃是逆天而行,與天地自然爭那一線生機,與滾滾時間長河爭那一線生機,與其他修行中人爭那一線生機,一著棋錯便會萬劫不複,神魂不存,你可知曉?”

    小的若能踏上修途,必勇往直前,此乃我平生大願,哪怕途中粉身碎骨,永世不得超生亦不能擋。”

    你且起來罷。”

    還望仙長答應,就是不能得傳仙長道法,能容小子服侍左右,為仙長整居掃榻也是小子的福氣。”說完小嶽並不起身,以頭觸地,碰碰連磕了幾個響頭。

    石川久久默然,半晌後才長歎一聲道:“你我也算是有緣,既是如此,我便收你為徒,咱們定了師徒名分。你起來吧。”

    小嶽如聞仙音,喜極而泣道:“多謝仙長成全。”

    石川喃喃道:“道祖在上,莫非這便是天意如此?我遍尋不得之事難道要應在此子身上,若此法可成,我便是即刻撒手而去亦無憾矣。”

    小嶽心頭火熱,道一聲師父,就要行端茶拜師之禮,卻被石川止住,以極其鄭重的語氣道:“你記住了,為師所得道書名為《生逆五行訣》,此法出我口,入你耳,絕對不能再從你口中道出”。

    小嶽借機翻身跪倒,磕了三個響頭,決然道:“還請師父放心,弟子縱使性命不在,亦不會泄露分毫。”

    似是了卻一樁心事,石川開懷笑道:“拜師之禮不急,你我既定下師徒名分,索性就叫上馬老大與青冥子一夥兒,大家好好喝上一頓,也好熱鬧一些。”

    小嶽直起身子,“那我這就跟他們說去,徒弟剛得了幾兩黃金,正好擺下這拜師宴。”說罷便出門尋人去了。

    這邊小嶽剛剛出門,石川又從身上取出那小小的碧玉葫蘆,拿手輕輕摩挲,又陷入沉思。

    昨夜收服蜃蟲一事實在是蹊蹺無比,他識海內可是有著蜃蟲的進化體幻蝶的存在,不說別的,就算是憑他自己一人,隻要布下陣來,降服一隻靈智未開,連自身神通都無法圓轉應用的幼蟲想必是手到擒來之事,叫上青冥子與馬老大諸人亦隻是想省點力氣,同時更好第偽裝自己罷了。

    幾人功夫反應倒是出乎預料,頗為不凡,尤其是小嶽與青冥子兩人,符出手時機把握的恰到好處,還有幾個刀客,配合的也是不錯,九人一齊出手,湊齊天罡之數的三十六道符已經封死了蜃蟲的一應逃走線路,再加上自己催動聚靈陣,巨量的天地元氣壓縮困住蜃蟲,它便是吞噬元氣的本領再強上一倍也是無計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