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 將與梁溪行

字數:3771   加入書籤

A+A-




    清都仙緣!
    幼蕖是個隨遇而安的性子,既來之則安之。
    她來路上便想明白了,任務已經落下來了,抱怨也沒用,更不可能推脫,接著就是。而且,麻煩事總要有人去做,對自己何嚐不是一種鍛煉。
    此時見到梁溪絳英在此,她心更定了。
    無他,梁溪此人,能幹又肯擔當,精明而不世故,從不做損人利己之事,向來謀求共贏共進。
    任務雖然不是自己擅長,可有這樣的同伴,幼蕖也沒什麽擔心了。
    梁溪絳英見到幼蕖到來,紋絲未動,卻悄悄對幼蕖眨了下眼,俏皮之色流露。
    “玉台峰李幼蕖見過掌門!”
    幼蕖規規矩矩行了一禮,眼觀鼻鼻觀心,隻作什麽都未見,什麽都不知。
    “李幼蕖,梁溪絳英,吾喚汝二人前來,正為一事。”
    善施真君舍了麵上文章,直接開言
    “吾上清山弟子馮星兒在外落入魔門之手,特召汝二人前去解救。”
    梁溪絳英挑了挑眉,帶笑問道
    “馮星兒?這名字我卻是不熟,不知是哪個峰頭的?”
    她出身高貴,膽子也比別人大。這樣的問話當然直接,若是別人來問,多半會被當做明知故問,可她神情半帶天真半見直率,倒令善施真君不生惱意,隻溫和道
    “梁溪,你在內門眠龍穀,往來都是少年俊彥,自然不識得外門弟子。這個馮星兒,是外門馬頭峰弟子,跟隨姚惠外出,不慎陷落。雖是外門,卻同屬我上清山,自然要救。”
    幼蕖心裏佩服,梁溪絳英表明她連馮星兒是誰都不知道,自然也讓人覺得她對相關流言也不清楚,掌門心裏自然會舒服得多。
    梁溪絳英嘴角彎了彎
    “掌門真君,梁溪雖整日關在眠龍穀埋頭修煉,卻也知內門外門都是上清山,絕無輕視外門弟子的意思。此去解救,定然盡心盡力。”
    善施真君一笑,又道
    “這就好!難怪幾位真君都誇你懂事!此外,與那馮星兒關押在一處的,尚有一位洪姓少年,他是個凡人,但身份特殊,不宜留在魔窟,你們順便一起帶回來罷!若事不可行,及時退回,莫要勉強,莫要再有傷亡損失!”
    幼蕖心裏“嗬嗬”了一下,暗道原來姓“洪”,這凡人少年這才是任務重點罷!掌門用了個“順便”,真是用得巧!
    梁溪一臉茫然狀,似是有些想不通,不過又很聽話的樣子,愣了一下,就乖巧地一口應了
    “好!弟子知道了。”
    真真一個無辜懂事的好弟子。
    幼蕖心頭好笑,連她都知道凝暉峰的秘事了,梁溪能不知曉?
    隻是這懵懂天真,還不得不裝一裝,總不能在掌門麵前表現出賢伉儷之事吾已盡曉罷!
    她也跟著梁溪後頭麵無異色地應了。
    善施真君習慣性地欲要歎氣,半口氣還沒出來就趕緊止住了,又捋捋長須,轉向對幼蕖道
    “李幼蕖,紅葉真人誇你習劍進展甚快,連當年善信真君的‘問心三劍’都練得純熟,吾心甚慰!吾知你劍速奇快,又機變靈慧,經西北一場曆練,更是擅於化險為安。故此行點你同往,
    “你與梁溪皆是我上清出色弟子,吾擇你二人,自是考量再三,看重你二人心性與能力。隻望爾等精誠合作,莫起分歧,圓滿完成任務。”
    幼蕖甚少見到掌門流露情緒,此時見他一如尋常的穩重裏透出點難得的軟溫悵然來,心裏暗道上清山的掌門人,其實也有心緒波動的時候啊!管他剛強如金剛不壞之身,亦是有軟肋的。
    梁溪俏皮一笑
    “掌門放心,我梁溪雖是傲氣,這同門中卻也有服氣的人,李幼蕖李師妹正是我服氣之人。她樣樣出色又不恃才傲物,厚道又通透,我最喜與這樣的人結交,定然會相處融洽,合作無間。
    “若真有分歧,李師妹脾氣又好、見識又高,我們好商好量地解決了就是。”
    被人當麵誇得花團錦簇,幼蕖臉上發熱,低聲道
    “梁溪師姐謬讚了,幼蕖哪有這般好?承蒙掌門看重,幼蕖定當與師姐齊心協力,完成宗門所托。”
    善施真君見她赧然自謙,不似梁溪那般將場麵話講得遊刃有餘,別有一股少年弟子的青澀氣,想起她那同樣耿直本色的師父淩砄,心裏一歎,成見漸消,倒是對她增了兩分好感。
    神情更溫煦了幾分
    “此去一路小心,多帶些防身器物,估算寬鬆些,去慶餘堂找溫長老直接取就是。”
    “是!掌門放心!”
    梁溪絳英與幼蕖齊齊躬身應答。
    退出元覽殿,梁溪拉著幼蕖便去慶餘堂,喜孜孜地道是趁機可小發一筆財,幼蕖有些哭笑不得
    “梁溪師姐,掌門雖是那般說,我們也用不著這麽急啊!且不說我們手頭也不缺,還怕拿不到物資不成?難道還怕掌門反悔?”
    她在宗門慶典前後與梁溪有共事之誼,關係日近,說話也比從前隨意了。
    她是覺得自己青梗劍與青雲障已經夠用了,還有二哥給她的許多奇巧小物件、金鍾峰嚴春師兄的饋贈等,足夠應付此次行程了。宗門配的通用性物資,還未必合用。
    梁溪更是出了名的豪富。
    上清山弟子中,梁溪絳英因為家世不凡,兼之師長厚愛,其私囊豐厚程度,若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沒想到她對宗門配給,依然很放在眼裏。
    梁溪絳英卻是振振有詞
    “我們有,是我們的。難道還要我們自個兒貼補宗門不成?這是給宗門辦事,為掌門出力,有正當理由能多拿些物資,自然要多拿。這樣小發財的機會幹嘛放過!我可不嫌腰包鼓!”
    該取則取。
    幼蕖頓覺有道理,是自己落了俗套了,她從善如流,立馬接口
    “你說得有道理!那我們去找溫長老!”
    不差錢卻愛財的,她在上清山見到兩個。
    一個是袁喜夏,和同門交易摳摳索索、錙銖必較。一個是梁溪絳英,該取的一點也不放過。
    隻是袁喜夏為人清高,愛財又不肯認。
    梁溪卻不避諱,口頭上說得明明白白,多了些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