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陳琛可是老千層餅了

字數:10114   加入書籤

A+A-


    郭縕很不幸地和陳琛他們同流合汙了。

    成為了劉備集團的一員。

    而劉備在和智囊團們討論之後,覺得張遼很有坐鎮一方的潛質,所以讓他去雁門曆練曆練。

    一切都按照陳琛所想的方向前進。

    這日子,真的順心舒服啊!

    但是距離太原千裏之外的潁川,有人可沒有這麽舒服的感受,他隻覺得失望。

    此季節的潁川,倒是頗冷。

    颯颯的東風卷著地上從塵土與散落的枝葉,蕩起了迷塵。

    潁川也有雪,不大,淺淺的。

    一襲白袍飄揚在空中,順著馬兒前進的方向,趙雲遠遠地眺望著,帶著一股愁思。

    他看的是洛陽的方向。

    趙雲千裏迢迢奔赴潁川,卻隻得到了一個不算好的消息。

    那幾位研究命學之道的教授都已經不在書院裏任教了。

    他們大多在中平元年,潁川黃巾初定的時候,就去了洛陽定居了。

    至於在洛陽哪裏,潁川書院的人也是不知的,不過趙雲從一個叫做“荀彧”的年輕人嘴裏聽說了接走他們的人。

    陳琛。

    名滿洛陽卻曇花一現的長生公子,如今已是不知去向。

    似乎這條線索又在潁川斷了。

    可是趙雲並不願意放棄,因為這是他能夠抓得住的唯一的線索。

    隻要還能看得見希望,他就一定會去尋找,一定會去抓住那個機會,付出再多他都願意。

    趙雲一直持著一個心態生活著。

    特別是知道了妹妹身體的情況之後。

    趙雲更是對於生死的感悟有所深入。

    在保守著自己的信念的基礎上,能多活一天是一天,好好活著比什麽都重要。

    這也是他為什麽會如此努力地想要為妹妹搶回活下去的機會。

    因為對於如今的他來說,如果不是必要的話,活下來才是對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情。

    忠、義、勇。

    在他沒有真正遇到自己心目中的那個人之前,他並沒有太多的想法。

    “希望雨兒能夠撐得住。”

    趙雲勒馬朝著通向洛陽的官道奔去,能夠越早找到那個陳琛,雨兒的病就越有希望解決。

    等著我。

    趙雲緊緊地持著韁繩,宛若他那顆高懸著的心一般。

    一騎絕塵去,白馬入洛陽。

    陳琛自然是不知道有這麽一個兄弟在滿世界跑圖地找自己,而且還是自己心心念念想要拐來的人,他現在反而是在和自己沒有計劃拐過來的人閑聊。

    一個是簡雍,一個是郭縕。

    簡雍是之前陳琛以為劉備早就收了的,沒想到自己才是劉備的第一個謀主,後麵忙活起來,有好高騖遠,眼裏總是隻有郭嘉、荀攸、荀彧他們這些天縱奇才,反而對於一些名氣沒有那麽大的人不怎麽上心。

    但是這次真正坐下來慢慢談,陳琛才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些問題。

    在演義、史書裏麵留名了且有重要表現的,實力不會太差。

    沒有在故事裏有著濃墨重彩的一麵的人,也並非就沒有足夠的才華與實力去支撐他們做出一番事業來。

    他們或許隻是沒有遇到好的時代。

    沒有好的機遇,也沒有好的運氣。

    所以他們並沒有機會讓後人傳頌,就如簡雍、郭縕。

    他們兩人也還是也有所記載,隻不過存在感低而已。

    簡雍是陪伴劉備前期的唯一謀士,而郭縕則是以郭淮父親的身份記載的。

    但是當真正聊起思想和政治,陳琛才發現這兩位的眼光也並不差,而且也有各自擅長的部分,如同簡雍更適合經濟和外交,而郭縕則是更擅長軍事部分,這樣陳琛心裏就有了想法,該把簡雍放哪裏去了。

    在詳細地告訴了簡雍和郭縕關於赤色太原計劃的前半段方案。

    “憲和兄可願赴太原南部,將原本草創的經濟區真正統合起來?”

    “願意倒是願意。”

    麵對陳琛,簡雍沒有拿捏架子,畢竟他也和劉備私下有交流過,知道如今劉備的地位,前期主要是靠誰的,自然就不會不當回事。

    而陳琛對待自己似乎也很正常,就如現在願意直接讓自己去接手自己擅長的部分,而不是把權力抓在手裏。

    但是他確實對於陳琛的計劃裏有些地方並不理解。

    “隻不過這經濟區是為何意,我該怎麽做?”

    簡雍對於陳琛所提出的將南邊那些郡縣統籌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功能區的想法,有些不明白。

    “從行政意義上,那些郡縣還是歸屬太原郡直屬,但是從功能意義上來說,那一塊地方就是給你準備的經濟部門,你可以把它當做是一家客棧,而各個郡縣是在客棧裏接客的大小花魁們,你就是客棧的老板。”

    “憲和,你可是我們太原的排麵啊!”

    陳琛挑了挑眉,朝著簡雍使了使“你懂得”的眼色。

    簡雍舔了下嘴唇,打了小嗝,癟了癟嘴,這比喻可真是別開生麵啊。

    “懂了。”

    簡雍明白了陳琛給自己分配的任務,就是在經濟區當個頭頭,然後左右逢源,當個門麵。

    太原藏兵於山,藏兵於民,需要太原南麵的經濟區來塑造一個形象。

    至於別人信不信這個形象。

    那重要嗎?

    “小陳先生倒是有趣。”

    郭縕在一旁笑著,因為如今智囊團裏有兩個郭,郭縕自然就成了老郭,郭嘉就成了小郭。

    不過兩郭還沒有見過麵,因為郭嘉還在禁足,慘得很,天天挨打,天天被捆綁暴揍。

    據說他被郭母已經揍得比以前腫了一圈。

    “隻是我覺得小陳公子的軍事計劃。”

    郭縕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思考了一會,用了一個比較客氣的詞。

    “似乎是比較樸素?”

    “這些基本戰略性思想都沒有什麽太大問題,而且有些很有創造性,讓我眼前一開,但是在軍事布局上,似乎有些太過於樸素了。”

    郭縕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他不是在否定陳琛的軍事思想,甚至他還覺得陳琛那十二字方針挺讚的,給他提供了一種王道新思路。

    就是這排兵布局上,實在是看起來很粗糙,說是新手呢,有些地方的布置別有用意,還算可以,說是老手呢,實在是兵力太過於集中,防護薄弱的部分太多。

    郭縕所指的是太原郡的各部隊的分布位置。

    大概跟陳琛描述了一下自己發現的問題,郭縕便更好奇,像荀攸、劉備他們的談吐中,他覺得他們在這方麵應該也不差,為什麽沒有指出這些問題?

    難道?

    “哦,是嗎?”

    陳琛對於郭縕指出來的問題可沒有什麽研究,他之前的安排就是什麽軍駐守哪一塊,但是並沒有製作詳細的分布,隻給了大概的方位。

    如今郭縕說來,似乎確實有問題。

    “那我演示一下。”

    郭縕拿過地圖,指著地圖上的各軍布局,開始向陳琛表達自己的觀點。

    “防禦體係沒有形成有機結合的縱橫鏈鎖,隻有獨立區分開的部分,比如北馬場,所選定駐軍的位置在西北處,這樣雖然可以作為前站保衛馬場,但是卻讓這北馬場駐軍的地方,距離其他駐軍處太遠。”

    郭縕的指節敲在了地圖上,發出了悶響。

    “如果敵人從西北來,輕騎快馬直接繞過北馬場,就能夠在晉陽和北馬場中間馳騁,並且對北馬場形成合圍之勢。”

    “北馬場無險可守,拿下不需要太多時間,而北馬場被拿下,就會成為敵人肆掠太原的前哨戰。”

    “到時候攻守易位,地方隨時可以直搗晉陽和陽曲。”

    其實軍事布置的事情,陳琛懂得並不算多。

    他覺得自己在這方麵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天賦。

    哪怕是在潁川書院的時候,他的軍事相關課都是靠取巧而得甲,實戰課完全靠天賦的無腦平推。

    無腦平推並不是一種特有的風格。

    而是真的不是很懂軍事的人,能夠做出來的最好的選擇。

    玩奇謀巧計,別說是郭嘉了,陳琛估計連關羽、張飛都玩不贏。

    種花家的接班人的共性,就是把複雜事情簡單化,耗費那麽多腦細胞去想一個不如別人隨便想的計策,不如直接不用大腦思考的平推。

    “原來如此!”

    陳琛聽了郭縕的解釋,頓時明悟,發出了感慨。

    這倒是讓身邊一直泡茶聽著的荀攸吃了一驚。

    “琛哥兒之前的安排並不是有意為之?”

    荀攸手裏的茶壺倒出來的水灑到了地上,他確實驚到了。

    “不是啊!”

    “我還以為你有後手,特地如此安排的呢!”

    陳琛看著吃驚的荀攸和在一旁想笑沒笑的郭縕,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他在第一層。

    郭縕看他在第一層。

    荀攸、劉備看他在第二層。

    但是因為平時其他方麵的表現,他在第五層。

    之前事實也告訴了荀攸和劉備,陳琛不止在第二層,結果變現為第五層,所以他們覺得陳琛在第十層。

    而雁門之戰大捷之後,他們覺得陳琛一直都深不可測。

    覺得。

    其實他在一千層!

    原來我是一個老千層餅啊!

    “改,這件事就交給老郭你了,由你和公明一起來負責安排太原的防禦機製。”

    陳琛發誓自己不能再當一個老千層餅,不然有可能會出事的。

    現在想一想,真的讓人心驚膽戰的,如果當真如同郭縕所說那樣,那匈奴入侵直奔晉陽,哪怕收攏再快,晉陽周邊的縣城、鄉村,也都會遭殃。

    畢竟匈奴輕騎的奔襲速度並不慢。

    這些有重軍駐守的地方沒有問題,但是因為兵力過分集中,會導致無法阻礙輕騎馳騁,形成不了足夠強度和覆蓋範圍的防禦體係,會過於被動。

    “好的。”

    郭縕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公明他知道,是宴會上那個沉穩有度,認真嚴謹的男子,他相信這種將領隻要不自負,就是好將。

    應該能夠好好合作。

    “話說。”

    陳琛無奈地看著智囊團的各位。

    “我想法多了些,但是並不是什麽都懂的,所以有時候會出不少問題和錯誤。”

    “大家千萬別覺得我是個老千層餅就不指出我的問題。”

    “大家如果能夠指出我的問題,我才能更好地學習。”

    “在座的各位可都比我強,我能從你們身上學到不少,可別吝嗇教導教導我哦。”

    陳琛覺得自己有些“一言堂”的風氣得改一改,不然這對今後的發展可不好。

    隻不過他的這番話,換來的倒是一堆稀奇古怪的回複。

    “什麽是千層餅?”

    “先生淨會開這些自黑的玩笑。”

    “琛哥兒又來了?才智勝我十倍論?”

    “嗬嗬,你來幹活,我教你?”

    這

    陳琛明白了自己為什麽是老千層餅了。

    因為有些東西,自己是真的菜,但是這群人從劉備開始,就沒有一個人知道自己是真的菜的。

    現在自己說自己菜,他們還覺得自己是在虛偽。

    被吹噓是很爽,但是陳琛很蛋疼的是。

    他已經考慮到甩鍋的問題了,如果自己全能全知的形象被塑造了起來,那想必很多事情都會找上門來。

    這樣就沒有辦法順理成章地推給別人幹活了。

    比起把自己塑造成諸葛亮那種全能全知、親力親為的能臣形象。

    陳琛更願意成為一個神學家。

    偶爾開口說上那麽一句:“沒有未來的未來,不是大漢百姓想要的未來。”

    再套用一些哲學思想,去到處忽悠人。

    就跟他老爹整天忽悠別的教授。

    什麽命理學、什麽印術學亂七八糟的東西。

    反正陳琛這麽多年是沒有見過自家老爹做出過什麽實質性的研究成果,反倒是星星沒少看。

    懶得跟這些混蛋扯太多,陳琛去拉著徐晃過來,聽了他們的軍事規劃安排。

    陳琛旁聽的時候也忍不住提出了一些自己從前世的軍製得來的靈感,最終才形成了完整的太原防衛體係。

    當然,陳琛的意見又讓剛剛有些相信陳琛不懂軍事布局的郭縕也開始懷疑起這個人的情況。

    這家夥到底是懂還是不懂?

    嗬嗬,果然老千層餅了。

    應該隻有磚家才能夠掌控這種懂與不懂的界限吧?

    由郭縕主導,智囊團補充,徐晃主持的防禦體係,大概就是將軍力虛實結合,北馬場南移,軍鎮靠晉陽。

    以徐晃在晉陽城裏施行的功能結合小組的方法,組配部隊。

    以屯為基本單位,以蜂窩格的區分形式覆蓋了太原核心地區周邊範圍。

    平時安排屯田、軍訓結合,每旬進行一次大操練。

    而每一個屯以屯長作為主將,在蜂窩格的中心建造屯所,覆蓋照顧屯所周邊的百姓。

    這樣將軍隊分散到民間,而每一屯受到單一侵襲的時候,周邊的多個屯所趕來支援的時間相等。

    而如果是敵軍大規模入侵的話,將以七屯作為一個新蜂窩格的形式聚攏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效的抵抗防禦網絡。

    安排完了這個製度,徐晃和郭縕就結伴去軍營做細節調整和準備了。

    他們兩,倒是王八看綠豆,看對眼了。

    都是劉備集團文武體係老大哥一般的存在。

    重點是在老。

    又在軍事布局上的,嚴謹治軍,紀律至上的觀點上有著一致的看法。

    這討論布局的時候,一來二去的,就說得合得很。

    而陳琛在政務廳裏思考一個問題。

    這樣的安排,將在太原直接形成了後世戰旗式遊戲的布局,那直接將地圖修改成戰旗式的蜂窩格形式,將會提供很大的便利。

    隻不過

    感覺現實越來越像遊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