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節七星巨棺

字數:2017   加入書籤

A+A-




    王公子看著其中一個靠中間位置,有些傾斜著的巨大的木頭棺材,突然驚奇的大聲說:“大家快點過來看,快看這具棺材的底部,真是太神奇了。這裏居然有一個七星北鬥棺!真是太出人意料之外了,真是太令人匪夷所思了,太令人驚歎不已,不知道裏麵有什麽玄機沒有啊?我們趕緊打開棺蓋看個究竟才是,我都急不可待,翹首以待了。“

    我們趕緊興致勃勃的跑過去,大家一鼓作氣,合力把那具有些傾斜的棺材扶正,左看右看也沒有發現該七星墓有特別顯眼的地方,為什麽他的木棺底部會刻上北鬥七星呢?真是讓人費解不已呀,因為在我們中國的古代,北鬥七星擁有神聖的地位,古代人們崇拜信仰星辰,中國的道儒兩教都強調對漫天星辰的祭祀,所以我暗暗的猜想墓內的男子,很可能是一名崇拜天象的人,因此才在棺底刻上北鬥七星,以表達他對日月星辰的崇敬。

    沒有想到更為奇異的是,當我們打開七星巨棺的外槨後,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外槨又內有一副紅柳木製作的內棺槨,真是層層疊疊呀,棺中又套棺,我們繼續興致勃勃的打開了值周,在紅柳木槨之內又是一副十分堅硬的木質板製作比較精致的內棺。而且內棺的兩側,都用兩個木質的精致無比,能工巧匠精心打造的燕尾鎖,將棺蓋和棺槽進行凹狀鎖扣。

    我們終於曆經千辛萬苦,困難重重的打開了棺蓋,千尋百覓終於可以看見墓主人的廬山真麵目了,真是興奮不已呀。這可是距今3600年曆史,不,2600年的樓蘭七星巨棺呀。

    棺材裏麵的隨葬器物不多,僅有鋸齒形刻本和骨珠、骨錐、木雕人像,還有少許的金、玉器等陪葬品,隻見一具保存完整的人直仰著身,身體伸直,頭向東、腳向西的靜悄悄的躺在棺材之中,栩栩如生,如同活著一般,他是一名年紀較大的男性,瘦高之人,皮包骨頭之態,仙風道骨,慈眉善目,肌膚微微有些下陷,不過還有彈力,頭上的白發與眉毛清晰可辨,一件帶有土黃色服飾保存完好,他的長長的白色頭發用發簪盤在後腦勺,真像是得道之人。而且我們仔仔細細看了幾遍,發現這個古墓中人的樣貌更像是中原人的模樣,與眾不同。而太陽墓中的其他人,眼窩較深,鼻梁高且挺,具有明顯的西域人特色,大同小異,而這個七星墓中的人,眼眶狹長,鼻骨較小,具有明顯的中原人特征,十有八九就是中原人。

    王公子若有所思的說:“我看這個北鬥七星墓地與眾不同,難不成他就是太陽墓的設計師嗎?我覺得還是有這種可能性的,萬事皆有可能的嘛。”

    胡嬌嬌肯定的信誓旦旦的說:“對,完全正確,王公子,你說得沒錯,因為唯有他的棺材是有七星北鬥的,可見這個人明顯精通天文地理,如此厲害之人,優秀之人一定就是這座太陽墓的設計師了。”

    不過當我們正當仔細看的時候,那保存完好的屍體突然變成了無比猙獰的白骨,臉上的肉也凹陷下去,最後隻剩下白森森的頭蓋骨,可惜,被氧化了,嚇我們一跳,真是太可惜了,破壞了古跡,真是太得不償失了。

    我們再一看內棺底板上居然也有外麵一模一樣的一個北鬥七星的圖案,有7個直徑約2厘米的小孔,按照北鬥七星的勺子狀排列,小孔之間還有線條相連。由於棺槨在搬動時發生翻滾,原始的存放狀態已經破壞,放置在棺內的古金幣散落四處,金光閃閃,流光溢彩,一共有七枚,可能放置在排列成北鬥七星的七個小孔內,分別寫著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璿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瑤光宮破軍星君。

    小飛津津有味的說起來:“這北鬥七星在中國的古代可是很厲害的,很神明的星座了,因為北鬥七星是由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組成的。古代中國人民把這七星聯係起來想象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瑤光組成為鬥柄,古曰杓。北鬥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道教稱北鬥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鬥七宮,所以在民間北鬥七星有兩層含義,一是北鬥七星能指引死者升天,二是構成北鬥七星的7個孔6條支線象征著人世間的七情六欲,人死之後,人的七情六欲也跟著升天。這具北鬥七星棺材真是耐人尋味,讓人浮想聯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