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節喀納斯湖(5)

字數:3351   加入書籤

A+A-




    我們又興致勃勃的聊了很久,吃著水果,喝著奶酒,推杯助盞,談笑風生,直到三更半夜,夜深人靜,萬籟俱寂的時候,大家這才如夢方醒的睡眼惺忪的各自匆匆忙忙洗漱一番,精疲力盡的去睡了,不過我和小飛兩個夜貓子還是聊得興致勃勃,激動的睡不著,於是我們繼續閑聊,小飛眉飛色舞的對我說道:“不過這湖怪百分之百是有的,很多人都有看到,因為這喀納斯湖又大又深,裏麵的東西都長得特別大,這裏的人都見慣不驚了,聽說,一個村民曾在湖裏捉到一條大魚,切成小塊之後40匹馬也沒馱完。比如在2003年9月27日晚中俄邊境發生強烈地震。晚7時左右,距地震發生還有半小時。坐在小艇上的巴紮爾別克正準備返回湖區,同行的有管理局資源林政科副科長賽離克、林政派出所幹警康南北,還有一位工作人員和船長。小艇行至湖區二道灣的時候,湖怪出現了!在前方約200米處,連續兩次出現了不明黑色龐物躍出水麵的奇觀。一次是垂直鑽出水麵,其頭部離水麵約有10米落差;另一次是橫向躍出,身長足有5到6米。間隔也就在幾十秒內。突見奇景的幾個人都呆了,加之也很恐慌,於是掉轉船頭沿湖一邊迅速返回碼頭。半小時後,距哈納斯湖百公裏左右的中俄邊境發生7.9級地震。在哈納斯工作已三年的巴紮爾別克說,以前對有沒有湖怪也是半信半疑,這還是他頭一次看見湖怪,隻可惜當時是在工作,手邊沒有照相機或是攝像機。還有許多專家也成立專家組,專門對喀納斯湖進行科技攻關,1980年,由自治區多家科研單位組成的哈納斯綜合考察隊成立,雖然尋找水怪並沒有寫進日程安排,但這正是每一個考察隊員心中的渴望。負責陸地動植物調研的隊員們,陸續發現了一些罕見的動物品種,比如阿勒泰林蛙、胎生蜥蜴、白化熊。而白化熊並不是人們熟知的北極熊,而是一種特殊的變異品種。所以這件事情突然給考察隊員們一個啟示:在哈納斯湖底是否也有一種普通的水生動物,經過特殊環境的異化,而變得巨大凶猛了呢?比如是不是大紅魚的變異呢?”

    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魚,難道是紅色的,所以叫大紅魚,於是好奇的問起小飛,小飛倒是對答如流,如同百度百科一般:“這魚又叫哲羅鮭,又名哲羅魚,屬鮭形目,鮭科,鮭亞科,哲羅魚屬。俗稱:者羅魚、折羅魚、哲綠魚(東北),是新疆才有的大紅魚。英文名:Taimen , Huchen 。瀕危等級:易危。體長,略側扁,呈圓筒形。頭部平扁,吻尖,口裂大,端位。上頜骨明顯、遊離,向後延伸達眼後緣之後。上下頜、犁骨和舌上均有向內傾斜的銳齒。鱗極細小,橢圓形,鱗上環片排列極為清晰,無幅射溝,側線鱗193-242枚,側線完全。脂鰭較發達。背部青褐色,腹部銀白。頭部、體側有多數密集如粟粒狀的暗黑色小十字形斑點。產卵期雌雄體全顯示出青銅色,腹鰭及尾鰭下葉為橙紅色,雄魚更為明顯。幽門盲囊205-219。哲羅鮭為冷水性的純淡水凶猛食性魚類。終年絕大部分時間棲息在低溫(15℃以下)、水流湍急的溪流裏。冬季因受水位的影響,在結冰前逐漸向大江或附近較深的水體裏移動,尋找適於越冬的場所。春季開江後,即溯河向溪流作生殖洄遊,8月以後向幹流移動。黑龍江沿江一帶漁民有“細鱗、哲羅,七上八下”的諺語,這是指細鱗魚和哲羅魚的洄遊規律。性成熟需5齡,體長達40-50厘米。生殖期於5月中旬開始,水溫在5-10℃左右,親魚集群於水流湍急、底質為砂礫的小河川裏產卵,親魚的產卵方式與大麻哈魚相同。親魚有埋卵和護巢的習性。產卵後大量死亡,尤以雄魚為更多。仔魚喜潛伏在砂礫空隙之間,不常遊動。哲羅魚非常貪食,是淡水魚中最凶猛的魚種之一。覓食時間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後,由深水遊至淺水岸邊捕食其它魚類和水中活動的蛇、蛙、鼠類和水鳥等,其它時間多潛伏在溪流兩岸有蔭蔽的水底。一年四季均索食,夏季水溫稍高時,食欲差些,甚至有停食現象;冬季不停止攝食,僅生殖期停止攝食。哲羅鮭多分布於我國境內的黑龍江、圖門江、額爾齊斯河等水係。國外分布於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勒拿河到伯朝拉河,東歐的伏爾加河與烏拉爾河上遊等河流。哲羅鮭的生長速度較快,並以相等的速度發展,屬於大型經濟魚類。一般個體在3公斤以上,大者可達50公斤,長在1米以上。肉味鮮美、細嫩,為富有營養的魚類,也是高寒地區的特產,在產區內為珍貴的食品。哲羅鮭的資源量無詳細報導,但據《黑龍江省漁業資源》(1985)記載,在黑龍江,哲羅鮭的數量較過去顯著減少,全省漁獲物中幾乎不占比重。主要由於繁殖期過度捕撈,使補充群體大為減少,以及環境汙染破壞生存的環境條件等造成資源量顯著下降。目前尚未製定有效的保護措施。”

    小飛洋洋灑灑的說了半天,滔滔不絕,如數家珍,我還以為他記憶力超群,原來他又趁我不注意,又在專心致誌的看手機,照本宣科了。我不以為然的說:“還說你多厲害,倒背如流,沒有想到居然也是照著手機念,不過你不要亂七八糟說一大堆廢話了,老是喋喋不休的說那大紅魚,有什麽意思呀,你不會說那湖怪就是吃這些大紅魚長大的吧,所以湖怪從來不缺食物,因為有著這些源源不絕,密密麻麻的大紅魚,你還是說湖怪吧,我知道這紅魚也是魚了,它也有魚眼睛,魚頭,魚尾巴了。哲羅鮭係魚綱、鯡形目、鮭科,是北方一種珍稀的冷水型食肉魚類,生性凶猛、機警,長年隱沒在水中,繁殖季節魚體呈紅褐色,所以也有大紅魚之稱。有關研究表明,哲羅鮭成年體最大的重量約在2至3噸之間,幼魚以小魚為食,大魚常吞食浮遊水麵的野鴨等野生水禽,也吃湖中的水獺、大水鼠。”

    小飛興高采烈的說:“哈哈,被你看出來了,好吧,看你這麽心急如焚的樣子,我就不囉裏囉唆的說半天廢話了,我還是繼續直奔重點而去吧,免得待會紫月小姐一生氣,後果很嚴重,話說那神秘的喀納斯湖怪頻頻現身,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尋覓“湖怪”蹤影,也引起新疆科研人員的興趣。新疆生態學會理事長、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國映認為,湖怪可能是哲羅鮭。這一說法他在20年前親眼目睹湖怪現身時就已認定。他分析認為,在喀納斯湖中生活的隻有8種魚,而其中隻有江魚雪和哲羅鮭可能長到1米以上,但江魚雪一般生活在水底,而哲羅鮭會浮出水麵。袁國映曾經到過喀納斯10次之多,其中有兩次看到過湖怪。第一次是在1985年7月,當時他與新疆大學生物係教授向禮陔各自率領一支考察隊進駐喀納斯湖區,對喀納斯湖進行綜合考察。一天上午,天很藍,陽光也很燦爛。袁國映通過高倍望遠鏡看到湖麵上約有大大小小50多條魚出現,他用隨身攜帶的照相機拍下了照片。去年5月,他也曾目睹過湖怪。新疆大學生命科學院退休教授黃人鑫則認為,喀納斯是否有湖怪不值得炒作,所謂的湖怪就是大紅魚,而喀納斯湖屬北冰洋水係的高山湖,大紅魚有可能生長得比較大,但到底有多大誰也不能亂說。黃人鑫還告訴記者,21世紀科技的發展使人類對許多未知事物都有了相當多的認識和理解,應該說是無怪可說了,他希望大家能夠關注更多更有意義的事情。不過魚類學家曾經認為巨型哲羅鮭已經在世界上滅絕,沒想到在喀納斯湖中竟然發現了它們的蹤跡。但是這些喀納斯湖怪到底是什麽?還是沒有定論,這引來不少探險隊的探秘活動。一項耗資150萬元的喀納斯湖怪揭秘活動已經進行,但喀由於潛水作業尚未通過專家論證,再加上湖水混濁,水下能見度低,水溫低,這項活動成行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也不能聽專家的一家之言,因為沒有證據就沒有發言權。”

    我歎了口氣的說:“是呀,看來在這個神秘無比,寒冷刺骨的水深無比的喀納斯湖泊下確實波瀾壯闊,波濤洶湧,看似平靜,實際上底下暗流浮動呢,那些詭譎,幽靈般的巨大身影時隱時現,攪動了這裏寧靜的生活,吸引了我們的興趣,它究竟是史前巨獸遺留的後代?還是某種掠食性極強的巨型魚類?還是佑護湖邊生命的神靈?抑或是人們潛意識中一個美麗的幻影?這喀納斯湖怪到底是什麽生物呢,看來隻有以後科技繼續發展下去,真真切切的能下水一探究竟之時,才能見分曉呀。”196210